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老窩鎮河狀村張氏,明朝永樂三年,由山西洪洞縣遷居於此,自公元1406年至2012年,歷經了606年歷史。
在漫長的歲月中,始祖張禮,明初進士,出任陝西華州知州,明永樂年間奉皇命帶領大批移民到漯河地區定居,張禮與表親侯氏定居河狀,其中張氏繁衍了11個莊6000餘口族眾,使張氏成為望族,此乃先祖之功。特別值得追念的是先祖“世務耕讀,書香綿遠”的族訓,就是教育後輩不管做什麼工作不要忘了讀書。後輩在族訓的教導下,也確實有成名者。如九世祖張問政,他一生從事教育,雖早故,但夫人劉氏繼承夫志,教育三個兒子苦讀,通過老夫人的嚴教,三子皆中進士。長子鳳翳,字圖南,順治戊子科進士,康熙寅子考授知縣,來任蘇州,後升至戶部侍郎,封奉直大夫;次子鳳翮,字翔伯,順治壬辰科進士,先授廣東惠州府興寧知縣,後升至江南鎮江府同知,遞誥贈文林郎翰林院大學士;三子鳳翥,字伍珍,順治年間進士,仕浙江嘉興府石門知縣。三者都是為官清正廉明、除惡揚善、為國盡忠盡孝的人。皇帝念三子為官有功,特賜其母誥服——欽賜一品服。
不但三兄弟讀書成名,後代讀書成名者也比比皆是,象十二世若維父子高中舉人,其他候選知縣者有之,歷代如此,綿延不絕也。
河狀張氏後輩念祖德宗功,便修祠祭頌。張氏祠始修建於清朝雍正年間,祠址在現祠西南隅,因地域湫溢,仰止公、裴一公審議改遷現址。當大悲堂建成,二公積勞成疾,仙駕西遊。隔數年,裴一公之長子繼承父志,日夜籌資操勞,修建抱廈昭穆室,幾十年的努力才把張氏祠建成。張氏祠的建成來之不易,但卻在文革中被大肆破壞,莊嚴巍峨的張氏祠,只剩下現今的悲堂抱廈,在建築上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