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灣村[山西省晉中市祁縣西六支鄉河灣村]

河灣村[山西省晉中市祁縣西六支鄉河灣村]

祁縣西六支鄉河灣村,位於縣城以東7.5公里處,北依省道東夏線以及南同蒲鐵路線,地處平川,交以及南同蒲鐵路線,地處平川,交通便利。

村情概況

此地氣候類型為風濕帶大陸性季風乾旱氣候,年均溫10.4攝氏度,平均降雨量454毫米,全年無霜期170天左右,土壤肥沃,水源豐富,農業生產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全村總面積4670.85畝,耕地總面積205公頃。現在農村共有386戶,總人口1416人,勞動力人數543。農村經濟總收入3157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5965元。

(一)農業收入達371萬元 種植業中,全村糧食種植總面積為4032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078畝,玉米種植面積1876畝。總產量168萬公斤。養殖業中,全村飼養牛289頭,豬810頭,羊300隻,雞4900隻。牧業總收入達402萬元。全村肉類總產量153噸,奶類總產量656噸,禽蛋類總產量587噸。

(二)工業總收入達1370萬元 全村共有民營企業三家,包括華興玻璃器皿有限公司、東麟化工廠、恆源飼料有限公司。

(三)建築業收入達300萬元 全村共有四個總工程管理員,大部分在祁縣範圍內建築房舍,也有個別的去附近的縣市包工程。

(四)運輸業收入達610萬元 全村共有七輛大型運輸車輛,主要以運輸煤炭、焦炭為主。通過運輸調度站尋找僱主,進行遠距離,大貨量的運輸。

(五)商飲業收入達100萬元 全村共有商業店鋪六家,主要以經營日常用品與副食、菸酒為主,從縣城批發市場進貨,滿足全村人民的日常消費。

近年來,村黨支部、村委會本著“招商引資強村,二三產業富村,文明和諧興村”的發展思路,軋制工作,使全村經濟得到迅猛發展。

羅貫中故里

有關《三國演義》的作者--- 羅貫中---的籍貫,是學術界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之一。關於這個學術爭論,大約有十餘種觀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觀點四種:(1)山西太原人;(2)浙江杭州人;(3)江西吉安人;(4)山東東平人。

關於這個爭論,只是忠實地為同好提供祁縣現存的,關於羅貫中文物遺存的實景照片,以及相關信息。所以請關心這一學術爭論的同好平靜待之。

河灣村[山西省晉中市祁縣西六支鄉河灣村] 河灣村[山西省晉中市祁縣西六支鄉河灣村]

在祁縣西六支鄉河灣村,保留著一座始建於元代的羅氏宗祠,以及一片“羅氏先塋”墓葬地,該墓地現已不再沿用,而該村的居民絕大多數都姓“羅”。這些也許不足以說明問題,因為“羅姓”畢竟是大姓,現已隸屬於祁縣文物局的“羅氏宗祠”位於河灣村“貫中街”南側一條深胡同內,坐南朝北,一進院落。祠堂小巧玲瓏,現存的主要建築有:照壁、門樓、南廂和正堂。建築精緻且保存完好,占地面積約150㎡。2003年1月被批准公布為:晉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門樓為雙柱單坡頂,檐下無斗栱,雙柱間設木透雕花牙子雀替。門楣橫枋上殘留墨書題記一行,因年久殘破,已無法識讀,但殘留字跡清晰。門樓頂部的鴟吻和嘲鳳作雲朵狀,甚是罕見。

祠堂院內正南建有正堂,面闊三間(實為兩間),進深四椽(實為一間),堂前建廊,單檐硬山頂。前檐下共鋪斗栱五朵,明間補一朵,均單跳四鋪作:櫨斗較大而泥道栱短小,栱眼殘留彩繪痕跡。華栱上的橫栱(如果僅是替木,則斗栱為偷心造)刻作捲雲狀承撩檐枋。正堂前壁裝隔扇門及精細直欞窗。頂部磚雕脊飾、鴟吻均為原裝保留。

正堂內後壁及左右山牆滿布壁畫,畫幅完整,色彩鮮亮:後壁上為素繪花鳥風景條屏八幅;左右山牆上為道教題材的彩繪。畫作時代不明,有資料說壁畫為元代作品,但是其畫風與著名的永樂宮元代壁畫相去甚遠。

僅憑精美的壁畫也不足為證。堂中的梁架上,留存墨書扶梁簽五條,其中就有一條為頗具傳奇的“羅貫中扶梁簽”,內容是“本村扶梁功德主:祖羅雲貴、主母陳氏;父五訓、謙母劉氏;己身貫中、妻盧氏;學盛、妻王氏施銀五錢。”

在正堂外左右兩側的風道中,各有一座方磚拼砌的影壁,為左“福”右“壽”圖案。院中一顆平川稀有的木瓜樹已枯死,虬枝參天,被一直保留了下來。這也是一個間接的證據:昌源河改道以前曾流經村莊。這就是“河灣村”、“貫中街”等名稱的來歷。

在正對羅氏宗祠前約50m處的街口,建有一座高約4m,寬約3m,頂部已殘的磚雕照壁。照壁正中為方磚拼砌的一米見方的“福”字,四角處砌四隻巨大的蝙蝠,也取“福”與“蝠”諧音之義

羅貫中墓封土堆,呈南北向橢圓型,大約5㎡。墓前一顆桃樹,墓後一顆杏樹,沒有墓碑和其他石刻構件。  這條大街一直叫“貫中街”,是昌源河故道的範圍,不知上溯到何時,羅貫中的名字即據此而來。除此以外,村裡的羅姓人家尚存家譜、神祇、硯台等諸多與羅貫中相關的文物。更主要的是:這些文物上明確無誤地刻寫有“羅本”“羅貫中”“貫中”“湖海”等名字!以上文物均經過山西省和國家文物部門的專家鑑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