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2畝,山地72畝,人均耕地1.06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605畝;荒山荒地183畝,其他面積64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7戶飲用井水,有1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1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7公里。 全村建有小水窖3口。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30.61%;畜牧業收入3.10萬元,占總收入的31.6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3頭,肉牛3頭,肉羊18頭);林業收入0.1萬元,占總收入的1.02%;第二、三產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30.61%;工資性收入0.6萬元,占總收入的6.12%。農民人均純收入838.2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6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在省內務工3人,到省外務工3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玉米、馬鈴薯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8戶,共鄉村人口68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32人。其中農業人口68人,勞動力41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68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3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2公里。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村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姑海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公里,距離中學27公;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人,其中小學生6人,中學生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狀況、資金使用情況等。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人,黨員中男黨員2人。該村黨小組2001年被評為鎮級先進基層黨小組;2000年被評為優秀先進集體等等。該村未設有團支部(設在村委會),團員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缺水,基礎設施差,沒有支柱產業。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爭取解決飲用水困難和出行不便的交通問題;
2、調整產業結構,培育一些新型產業,比如:種植核桃、板粟等經濟林果,種植藥材、反季節蔬菜等經濟作物;
3、農業種植和畜牧業養殖要組織村民學習培訓,改變傳統的種養觀念,按照科學的種養方法發展特色農業和養殖業;
4、組織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經濟收入;
5、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和規劃,做好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