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訪古記

《河朔訪古記》是中國元代記錄和考訂古代遺蹟、 碑刻的著作。至正二十三年(1363)成書。為入仕中國的色目人葛邏祿乃賢所撰。共16卷。是作者在黃河流域和北方各地考察古代城郭、宮苑、寺觀、陵墓,搜求古代名碑,結合文獻考訂後寫成。明初曾收入《永樂大典》, 後即不傳。清代修《四庫全書》時從大典中輯出130餘條, 編成3卷; 現存132條。該書突破宋以後金石學家閉門考訂銘刻文字的學風,注重實地調查,是中國考古學史上比較重要的著作。

作者簡介

葛邏祿乃賢(清人譯作郭羅洛納新,生卒年不詳),字易之。色目人。其先世居金山之西(今阿爾泰山西巴爾喀什湖一帶),元初來中原為官。乃賢先居住在南陽,後定居浙江鄞縣,曾任浙東東湖書院山長,後被推薦為翰林,擔任國史院編修官,擅長詩詞,著有《金石集》等。

書籍簡介

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年),作者從浙江出發,渡過淮河,在黃河流域和北方各地尋訪古蹟。歷盡齊、魯、陳、蔡、晉、魏、燕、、趙的古遺址。憑弔山川人物,蒐集文獻故事,考訂金宋疆場,尤其注重對古代城廓、宮苑、寺觀、陵墓等遺蹟的考察,搜求古刻名碑,並結合實地調查,尋訪故老舊家的流風遺俗,核驗圖籍地誌等文獻,加以考訂,終於在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編就《河朔訪古記》一書。此書突破了自宋代以來金石學家專門局限於考訂銘刻文字的學風,而是十分注重考古遺蹟的實地調查,是中國考古學史上一部較重要的著作。

明初修《永樂大典》時,此書已佚而不傳,只有零星記載。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一百三十餘條,厘定為三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錄為二卷),由武英殿聚珍版印行。現存本子中屬常山郡的六十條輯為上卷,屬魏郡的四十三條輯為中卷,屬河南郡的二十九條輯為下卷。共一百三十二條(《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雲共輯一百三十四條)。書中並無序中所言編者“感觸興懷、慷慨激烈”而寫成的詩篇。除《四庫全書》外,《守山閣叢書·史部》也收了《河朔訪古記》,為金山錢熙祚(錫之)的校本。

四庫提要記載

《河朔訪古記》·二卷(永樂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明焦竑《國史經籍志》著錄,亦不雲誰作。考元劉仁本《羽庭集》有是書序曰:“今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葛邏祿乃賢易之,自其先世徙居鄞。至正五年,挈行李,出浙渡淮,溯大河而濟。歷齊、魯、陳、蔡、晉、魏、燕、趙之墟,弔古山川、城郭、邱陵、宮室、王霸人物、衣冠文獻、陳跡故事,暨近代金宋戰爭疆場更變者。或得於圖經地誌,或聞諸故老舊家,流風遺俗,一皆考訂。夜還旅邸,筆之於書。又以其感觸興懷,慷慨激烈,成詩歌者繼之,總而名曰《河朔訪古記》,凡一十六卷”云云。則此書實為納新作,焦氏考之未審。序稱十六卷,焦氏作十二卷,亦誤也。納新族出西北郭囉祿,因以為氏。郭囉洛者,以《欽定西域圖志》考之,即今塔爾巴哈台也。元時色目諸人,散處天下,故納新寓居南陽,後移於鄞縣。初闢為浙東東湖書院山長,以薦授翰林編修官,出參桑戩失里軍事,卒于軍。所著《金台集》,尚有刊本,惟此書久軼。今散見《永樂大典》中者,惟一百三十四條,所紀皆在真定、河南境內,而其餘不存。又仁本所稱繼以詩歌者,亦不復可見。然據今所存諸條,其山川古蹟,多向來地誌所未詳。而金石遺文,言之尤悉,皆可以為考證之助。謹匯而編之,核其道里疆界,各以類從。真定路為一卷,河南路為一卷,仍錄劉仁本原序冠之。雖殘闕之餘,十存一二,而崖略宛在,條理可尋,講輿地之學者猶可多所取資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