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崖鎮

河崖鎮

河崖鎮位於高密市區東北部, 總面積53.32平方公里,轄39個行政村,總人口27515人。1995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2280萬元,比上年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2227元, 比上年增加397元。1995年,榮獲“全省學前教育先進集體”和“濰坊市體育先進鄉鎮”稱號。 河崖鎮注重農業內部結構調整,以蔬菜生產為主的高產高效農業有了大的突破。出口蔬菜品種數量不斷增多。

經濟概況

出口蔬菜品種數量不斷增多,是高密市重要的蔬菜生產和加工出口基地,主要出口品種有保鮮蒜苔、芋頭、綠菜花和速凍青刀豆、芋籽、圓葉菠菜等16個品種。到1995年底,全鎮已發展各類蔬菜2萬畝,形成一條18公里長的蔬菜經濟帶,沿線由28個村共同開發,整個生產不斷向集約化、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酵素菌技術的推廣套用,又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和養殖業的發展增強了後勁。1995年,全鎮蔬菜總收入占農業總收入的40%。該鎮骨幹企業有冷藏廠、華利食品有限公司和甜玉米加工廠三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其產品銷往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台灣省、香港等地。1995年出口各類蔬菜5000多噸,創匯3500萬元,實現利稅300萬元。

河崖鎮1996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8700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 比上年增長37%;農村經濟總收入60021萬元,比上年增長47.3%;人均存款1553元, 比上年增加90元; 花生總產18萬公斤, 比上年減少77.5%;糧食總產2907萬公斤,比上年減少31%;大牲畜存欄0.88萬頭,比上年增長22.7%;豬存欄0.44萬頭,比上年增長5%;肉類生產391.8萬公斤,比上年增長22.3%;蔬菜總產11184萬公斤,比上年增長40%;鄉鎮企業總產值26002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349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6%、36.4%。1996年底,農村用電量達到345.29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6.6%。1996年底,全鎮總人口為27205人,比上年增加307人,其中農業人口26059人,非農業人口1146人,人口出生率為10.7‰,自然增長率為2.7‰。 農村經濟繁榮,瓜菜生產持續發展。1996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71億元,比上年增長26%。 1986年以來, 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 重點抓了瓜菜生產。1996年,瓜菜總產達到1.12億公斤,成為高密市最大的瓜菜基地。瓜菜產業已發展成為全鎮第一大主導產業,以瓜菜生產逐步走上產業化道路。 鎮村企業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外向型經濟迅速發展。已建成鎮辦合資企業2處, 直接利用外資50多萬美元。同時,認真做好企業與農業產業化結合的文章,走龍型企業發展之路。1996年,僅龍頭企業就完成銷售收入6500萬元,實現利稅550萬元。個體私營經濟蓬勃發展,全鎮已初步形成製鞋、橡膠、建築建材、木器加工、花卉栽培等五大生產群體。1996年,全鎮個體私營經濟實現利稅3800萬元。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1986年以來,逐步完善城鎮規劃,堅持“高水平、高標準、高起點和超前性”的建設原則,初步建成了點線相連、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小城鎮體系。特別是隨著鎮區中心大街拓寬及配套工程的完成,整個小城鎮建設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鎮區面積擴大到3平方公里,形成了沿公路達5公里長的三產長廊。 瓜菜產業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農戶壯龍頭的格局,也帶動了畜牧養殖業和果品產業的發展。在畜牧養殖方面,引導扶持了養殖業向規範化、區域化、專業化方向發展。1996年,肉雞和蛋雞存養量達到30多萬隻,規模養殖大戶發展到500多戶, 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就地轉化增值能力。為大力推廣酵素菌技術,鎮上專門建起酵素菌飼料添加劑廠,年生產銷售酵素菌飼料添加劑40多噸,使全鎮80%的養殖戶用上酵素菌飼料添加劑,取得明顯效果。河崖鎮是著名的“瓜菜之鄉”,是高密市委、市政府確定的“膠河沿岸十萬畝蔬菜帶”重點鄉鎮之一。1986年以來,鎮(鄉)黨委、政府按照“發展瓜菜鎮,闊步奔富裕”和瓜菜生產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增效益的總體思路,全面實施了以瓜菜為重點的農業產業化戰略,逐步調整了農業內部結構,糧經比例由1986年的9.5∶0.5調整為1996年底的5∶5,瓜菜生產也由最初的以大田瓜菜為主逐步轉向以各式大棚和出口創匯蔬菜為主,瓜菜品種向多樣化和名、 優、 稀、特、新發展;瓜菜生產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畝均收入由1986年的幾百元猛增到現在的高達2萬元。 到1996年底,全鎮各類瓜菜品種已達24個; 各類瓜菜總面積已達2.5萬餘畝,其中各式大棚發展到0.65萬畝,出口創匯蔬菜0.7萬畝。 1996年,全鎮瓜菜收入1.12億元,僅瓜菜一項,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千元以上,占全年人均收入的45%。

河崖鎮為增強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能力,先後與日本北大貿易株式會社達成了年創匯230萬美元的2500噸速凍蔬菜長期開發協定,基本保證了濰坊華利食品有限公司的速凍加工生產滿負荷運轉;與日本富士高連帶株式會社共同投資51萬美元,興辦了“山東高密富連京食品有限公司”。其中:中方以廠地、廠房、配套設施折價投資25萬美元,日方投資26萬美元,年可出口各類蔬菜3000噸, 創匯250萬美元。另外掛靠外廠,聯合出口,與煙臺龍大公司、大連糧油進出口公司、經貿部北京南光有限公司、煙臺外貿冷藏廠等搞了橫向聯合,實現間接出口。與平度、膠州等地的冷藏廠聯合,由他們提供貨源和加工生產,由龍頭企業組織出口,增加了出口蔬菜數量。再是開發了真空包裝系列產品和蔬菜淨化配裝上市,進一步拓寬了國內外市場。1996年,龍頭企業完成產值4750萬元。通過壯龍頭、擴基地、強服務和靠科技,瓜菜生產已形成區域化、規模化。全鎮已建成一條40華里長的瓜菜經濟開發帶,沿線28個村的近5000個農戶進區參與開發,擁有“千畝大棚”、“千畝大蒜”等成方連片的蔬菜生產基地。國內較為先進的多膜覆蓋、延續栽培和激素套用等十多項實用技術已在全鎮瓜菜種植中普遍採用,酵素菌技術的大力推廣套用,使全鎮無公害瓜菜生產迅速推廣,為瓜菜產業展現了廣闊前景。先後試驗和引進了十幾個瓜菜新品種,形成了具有河崖特色的瓜菜品種體系。

1994年5月,河崖鎮按照農工商一體化經營的要求進行規範動作,積極參與產供銷各個環節的活動,通過高效的服務獲得收益,自我積累,自我壯大,反過來又憑藉增強了的實力加強對農業的服務和保護,把個體小生產納入了社會化大生產的軌道,促進了家庭個體經營活動與社會化生產整體效應的和諧統一。到1996年底,公司固定資產由原來的720萬元, 發展到現在的1500多萬元;入社入股農戶由2100戶發展到3500戶,占全鎮總戶數的48.6%; 入股資金達78萬元。公司的發展壯大,為有效地組織農民進入市場,促進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按照“綜合治理,配套開發”的原則,進一步強化了“路、林、水”三項基本功建設,為農業產業化的實施增強了後勁。道路建設,重點抓了村內主要街道、出村路、環鎮路、蔬菜生產路的砂石硬化和養護。1996年,修整街道18公里,新硬化砂石路面15公里。林業生產,以完善農田林網、村莊綠化、發展經濟林為主,新栽植樹木10.5萬株,成活率和保存率均達到90%以上。 水利建設大打了以打井挖水為重點的總體戰。1996年,新打機井150眼, 修復舊井210眼,擴大水澆面積3500畝,投資90萬元完成了800畝蔬菜微噴一期工程。另外,按照“小塊成方,區域種植,邊角造林,林路配套,綜合開發” 的原則,大搞了“308”國道兩側的農田基本建設。1996年,全鎮投工10萬個,搬動土石30萬方,新挖溝渠93條,挖樹坑7萬個,新修和復修生產路8條,挖方塘2個,建橋涵2座。

社會事業

1996年8月,鎮黨委為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全鎮組織實施“塑形象工程”,使“團結拼搏、敬業奉獻、文明向上、永不滿足”的河崖精神大發揚,在全市引起積極反應。 鎮黨委、政府針對農民“口袋肥、腦殼空”的實際,為加快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步伐,提高幹部民眾的整體素質,把黨員、公僕、河崖人三大形象特點歸結為“奉獻、爭先、正氣、遵紀”、“公道、廉潔、實幹、開拓”、“勤儉、誠信、守法、尚文”。並在全鎮範圍內開展了“八大系列”活動,即“大清潔、科技讀書、獻孝心、除舊習、美在農家、手拉手、文明集市、添光彩”活動。活動中,採取典型帶動戰略,對每項活動都樹標評優,用身邊人、身邊事,引導人、教育人,從而調動了幹部民眾的參與與實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河崖鎮有初級中學2處,國小16處,在校學生4797人,教職工254人。1986年以來,圍繞素質教育這一目標,加大投資,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鎮中心國小和鎮第一初級中學先後達到省級規範化學校標準,在全市農村鄉鎮中首屈一指。教師的政治、業務素質明顯提高,全鎮中國小校長全部獲得合格證書,教師基本功和學歷達標率都有顯著提高。學校管理走上規範化,鎮第一初級中學和中心國小被山東省教委授予“全省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有2處幼稚園躋身全市一類幼稚園所。被山東省教委授予“全省學前教育先進鄉鎮”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