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縣於今石阡縣境西部(今河壩鎮),屬象郡。
漢代,屬夜郎國、牂牁郡地。
梁武帝天監年間,置建昌縣,侯景叛亂後,僑置夜郎郡,隸武州。
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置石阡府,分轄龍泉縣及石阡、苗民、葛彰葛商3個長官司。屬石阡府葛彰葛商長官司。
康熙二年,廢葛彰葛商長官司。屬石阡府直轄。
1950年2月8日,石阡縣人民政府成立,隨即將民國時期18鄉鎮劃為3個區分轄。置河壩場鄉。
2016年1月1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6〕27號批准撤銷 河壩場鄉 建制設定河壩鎮 。
行政區劃
截止2016年1月,全鎮轄15個行政村,分別為和平村,普興村,雙橋村,印屯村,金岩村,坪中村,瓮坪村,王坪村,連山村,高屯村,美星村,小江村,深溪村,中宅村,黎家坪村。
鎮政府駐地和平村。
地理環境
全鎮地勢周高中低,山地多,平地少,最高海拔1306米,最低海拔485米。全年日照多,冰凍少,春冬涼爽,夏秋炎熱,最高氣溫40℃,最低氣溫0℃,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全年無霜期320—360天。
境內山區面積占全鎮總面積的66.8%,河流3條,其中烏江沿西北邊境流過,餘慶河(樂回江)流經境內入烏江。有地熱泉一處,小型水電發電站1座。水資源也十分豐富,河中漁類種類很多,有娃娃魚、角角魚、鰱魚近十種。
305省道久(長)銅(仁)公路由南向北橫貫而過。
境內有樂洄江、小江、烏江三條河流,河道全長46.2公里,流域面積468.7平方公里樂洄江河發源於餘慶縣龍溪鎮方竹水庫,流經紅岩、猴子岩、花山、樂洄江、和平村、普興村、雙橋村、印屯村、小江村、深溪村、中宅村、水口,在縣內河閃渡進入鳳岡縣和思南縣。
經濟發展
2010年完成財政收入844.7887萬元(含上級補助收入),比上年增長24.4%,全鄉實現農業生產總值7061萬元,同比增長11%;招商引資已完成任務750萬元,同比增長5%;財政收入已完成844.7887萬元(含上級補助收入),同比增長24.4%;鄉鎮企業總產值完成826萬元,同比增長7%;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00餘萬元,同比增長30%;信用社存、貸款餘額分別為4155萬元、4573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4%、43.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48元,同比增長8%。
2010年末人均純收入2689元,農民人均產糧643公斤。全鎮通公路里程達約110公里,鎮域內省道里程12公里。鄉道49公里,村組道120公里。河壩至永和公路16公里已建成通車,河壩繞道本庄、獅柳至高王72公里,鄉域內河壩至高王公路16.5公里已建成通車,可縮短路程65公里。境內公路網路已初具雛形。農網改造、程控電話,移動、聯通通訊,加密電視已為民所用。
2016年G354石阡香樹園至河壩公路改擴建工程(二級路)開始招標啟動。已由銅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 銅發改交通[2015]389號檔案 批准建設,項目業主為貴州省銅仁公路管理局,建設資金來自中央補助資金補助及地方政府自籌,項目出資比例為中央補助資金補助65%;地方政府自籌35%,招標人為貴州省銅仁公路管理局。路線起於石阡縣香樹園,沿S305老路布線、途徑馬腳沖、龍井、兩岔河、本庄、印把山、河壩,訖於S305石阡縣與餘慶交界處。線路設計全長88.4公里;全線共新建橋樑3328延米/13座,其中特大橋1176延米/1座、大橋1995延米/9座、中橋134延米/2座、小橋23延米/1座。共設涵洞325道,隧道496米/1條。設爬坡車道2700米/3處,避險車道800米/4處,設定交通工程及安全設施88.4公里;全線採用二級公路標準建設(特殊困難地段適當降低技術指標),設計行車速度為4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為8.5米(其中本庄鎮過境段K55.3~K59.6、河壩鎮集鎮過境段K79.2~K82.5路基設計寬度為12米);設計車輛荷載為公路-Ⅰ級,路面類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
農村經濟,農作物以水稻、玉米、油菜、紅苕、洋芋為主。經濟作物以烤菸和水果為主。
烏江沿西北邊境流過,其支流樂回江流經境內,兩岸盛產稻穀、玉米、油菜、甘蔗、西瓜和柑橘、柚子、桃李等糧食和經濟作物,是享有盛名的“魚米之鄉”和“泉都~柚鄉”。特色經濟表現尤為突出的是“飛龍牌泡辣椒”。
旅遊資源
河壩鎮素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之說。鎮中心為餘慶河(樂回江)沖積平地,周圍群山環繞,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68.5%。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全年日照多,冰凍少,春冬涼爽,夏秋炎熱,平均氣溫18.8℃。境內資源獨特、氣候宜人、山川秀麗、人傑地靈、環境優美。
河壩鎮森林面積17萬畝,全鎮森林覆蓋率68.5%。主要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經濟林木有金錢柑、碰柑、白橘、七香柑、沙田柚、文旦柚、關溪蜜柚、玉環柚、春見、密桃、四川李、空心李、金錢橘、油桐、油茶、板粟、核桃、軟籽石榴等,珍稀樹種有桂花、桫欏、油杉、翠柏、金錢松、水松、刺五加、八角蓮、核桃、板栗、楠木、紅豆杉、銀杏、樟木、櫸木等20餘種。
素有“水果之鄉”之美譽。
鎮域內有地熱資源一處(小江河),流量70升/秒,水溫39.6℃。
境內有煤、鐵、鉛鋅、重晶石、鋅、銻、硫磺、磷、大理石等多種礦產資源。其中煤層儲量約為240萬噸左右,重晶石儲量約為3000萬餘噸,大理石1500萬餘噸,多為露天礦。
旅遊景點有著名的大浪溝喀斯特龍洞、白號軍戰鬥遺址“印把山”、古夜郎遺址“泗寨屯”、省級小龍河濕地公園峽谷風光、花山水庫風光、千年古墓群、高王溶洞群、中宅鰱魚洞、小江熱水河、南壁高峰火金山、童拜觀音山、飛鳳朝陽鳳凰山等10餘處自然風景區,景區內儲藏著大量的“鴛鴦鳥”、“獼猴”和珍惜動植物,是人們最佳的休閒養生、旅遊觀光的慢生活體驗區。
旅遊景點
1、大浪溝喀斯特龍洞:
大浪溝喀斯特龍洞位於河壩鎮和平村,距鎮政府所在地800米。正對著鎮中心街道,是老河壩人傳統耕地區。龍洞在大浪溝的深處,分別有兩個洞口,位於山的上部和下部,一上一下機相灌輸,龍洞就隱藏在這座山的山體之中。由下洞口進入有一個很小的向上走廊,大約幾米便會到達龍洞的大廳。龍洞大廳裡面沒有任何亮光,空氣自然流通,手電筒射不到頂,洞內地下水池,石鐘乳和石筍千奇百怪,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高約80米,寬約40米。由於從入口走廊進入大廳會經過一個卡口,據村里老人說是以前土匪的大本營。後來收復河壩,還在這裡進行過激烈的戰鬥。村里耕地的農民曾經還撿到過戰爭時期的土製手榴彈。
2、小龍河濕地公園:
位於河壩鎮境內,是2014年經省林業廳批准的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是石阡縣最大的天然濕地,也是石阡餘慶鳳岡三縣地帶極其難得的一片綠洲,鑲嵌在烏江河流域的一顆璀璨明珠,石阡縣最大的後花園,是石阡縣城西部生態環境區。
景岸線長達12公里的濕地走廊及20000畝原始濕地。景區內有白鸛、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等國家一級保護鳥10餘種;鴛鴦、天鵝、小鷗、灰鶴、鵜、姬田雞、鸚鵡、黑䴉、蒼鷹等國家二級保護鳥20種;有獼猴、水獺、岩羊、穿山甲等10餘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團魚、鰱魚、角角魚、黃花魚、甲魚、鯉魚、七香魚等10餘種水生脊椎動物。小龍河自然風光秀麗,群山環繞,山水相連,山倒映著水,水鑲嵌山,氣勢磅礴,幅員遼闊,舉目遠眺,展現在眼前的是無邊的翡翠世界,令人陶醉的綠色,世外桃園的人居環境。
3、 花山水庫風光:
位於河壩鎮和平村龍孔組,庫區全長15公里。上流水域沿自餘慶縣方竹電站,下流水域至龍孔組猴子岩。庫區在懸崖陡壁的峽谷之中,數百米高筆直的懸崖一壁又一壁連線,景色美麗壯觀。庫區兩岸成片茂密的森林連線,吸引著不少珍惜動物彌足。庫區下壩的花山電站已建成的彩虹式水渡橋橫跨東西兩岸,構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連線數千畝大壩的河面上建成的龍鳳大橋和普興橋,成為河壩集鎮和雷公寨新村的“連心橋”。進入庫區穿越千畝精品水果園區,讓人流連忘返,心曠神怡,駐足觀看。
4、印把山白號軍戰鬥遺址:
位於河壩鎮印屯村印橋西南面,距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S305省道公路從山腳下穿過,餘慶河(樂回江)河流繞山腳潺潺流淌。主峰高500餘米,底部周長5000餘米,呈橢圓形,橢圓圈有規律逐漸收縮向上。山峰頂有一道寬10米的裂縫將山頂的岩石分為大小不均的兩部分,山頂的岩石就是印的把。較大的山頂長有16米,寬有4米,較小的山頂長有8米,寬有4米,呈“印章”形狀。相傳為夜郎國滅亡後,國王將皇印跌落在牂牁江里,隨著時間的流逝,河水的沖刷,地形的演變,形成一座別具一格的山峰,當地民眾把這座山起名為印把山。
山峰四周懸崖,峰中留有一人上下通行的“小洞”,如洞門關上,下面任何人都不可能上去,白號軍借用這特殊地理環境來對抗敵人侵犯保護生命安全的古戰場。相傳很多年前,在思南縣鑲大印,每次鑲出來的印記都與“印把山”形狀完全相似,於是思南人四處查找印記的來源,得知是河壩的印把山的影子印到了思南,思南縣人尋找法師取道,念經誦佛顯靈,祈禱神靈保佑,多生貴子做官人。孔子說:“仁者樂山,知者樂水”。觀印把山就可以讓你感受到古夜郎文化在當地民間的傳承,游印把山讓你的心情像山一樣穩健沉著,像水一樣奔赴流暢。
5、 月亮洞:
位於河壩鎮普興村雷公寨組。該洞分上、中、下三層,洞垂直深度100餘米,上洞寬8餘米,中洞寬50餘米,下洞寬12米,成“葫蘆型”結構狀。洞內鐘乳石林立成群,有石磨、石碓、石筍等景觀,琳琅滿目,景象萬千。上洞口小狹長,有著“一人把關,萬夫莫開”戰備地形;下洞深不可測,有暗河和地下湖,潛山蜿蜒而來,迂迴曲折,神秘幽深;中洞空間寬廣,能容納200餘人開展各類會事活動。在戰亂時期,當地村民在洞內儲備各種生活物資和作戰用具,抵禦外來入侵,以避戰亂而求得生存,當地民眾稱其為“月亮洞”而得名。
6、高王溶洞群:
高王溶洞群位於河壩鎮高屯村徐家營山嶺,距河壩鎮政府所在地11公里,被當地村民喻為“地下皇宮”、 “地質博物館”、“人間仙景”。溶洞群共為5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景觀奇凡的小溶洞構成,洞內洞洞相連,洞門層層把守,窗簾有序布局,景致十分狀觀,令人讚嘆不已。每個溶洞內石鐘乳和石筍連線成片,形成高高的石筍牆,形態各異、高低不同,有石鐘乳、石柱、石瀑、石塔、石晶花、石幔、石窗簾、石菩薩、石觀音、石將軍、石箭、石刀、石寶座等成千上萬種形態,處處栩栩如生,目不暇接。洞內冬暖夏涼,長期積澱岩漿滴水落在石筍上猶如遠古傳來的打擊樂器,聲聲入耳,清聆動聽。
7、白岩屯:
白岩屯位於河壩鎮雙橋村張家坪組,沿305省道公路靠西行300米處,屯高100餘米,屯寬200餘米,像白虎一樣屹立在山上。屯上數十畝土地建有堅固的“卡門”和“城牆”,是古代人們用來防禦敵人入侵的古戰場。“卡門”最高5米,最低3米,均為巨大條形狀石塊堆砌而成,堅固而穩定;“城牆”周長10餘公里,城高1.8—2.0米,每相距2米處留一“瞭望口”和“射擊口”,形成攻克敵人的有利戰略地位。當地人們常稱這座山為:“白虎掛帥·金獅鎖水”。
8、自庫塔:
位於河壩鎮深溪村寨上組,占地面積20平方米,建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坐西向東,塔高5.8米,六角四層樓閣式,塔基平面呈方形,周長16米,塔身平面正六邊形,底層邊長1.45米、高1.5米,第二層正面豎向楷書明刻“斯文在茲歲知府,大化號令修盛世”14字。該塔屬竹筍型建築,高大美觀有上百年歷史,如一支文筆站立在深溪田壩中,至今保留完好。相傳明末清初,伴隨著朝廷改土歸流的政策不斷深入,少數民族地區土司的權利逐漸被流官所取代,河壩一帶的社會治理也逐步納入中原大一統的序列。
9、鰱魚洞:
位於河壩鎮中宅村梨子樹組,洞深300餘米,洞寬30餘米,洞高20餘米。“鰱魚洞”三面山峰凸起,高勝千尺,懸崖四起,山上古木叢生,松柏遍野,屬於典型喀斯特地貌景觀,形成時間較早,洞傍烏江支流,景色自成一派。洞內岩漿沉澱形成石鐘乳和石筍形態各異,令人遐想;溶洞內有地下河流,河水自山間滲入匯流成河,在洞內靜靜流動,偶爾發出水流抨擊溶岩的清脆樂響,令人心曠神怡。
10、將軍岩:
將軍崖位於河壩鎮中宅村洞口組,距思林電站庫區西面約500米處。將軍崖高聳入雲,高約2000米,寬約150米,崖面懸崖寬、平整、毛直。坐西向東,後面啞朝大山連線,前面烏江大河,山上將軍崖頂立。將軍崖頂上有自然生長的“天橋”(當地人稱“命橋),頂部外邊鑲嵌著倆個相依為命的“姊妹洞”,洞內細水涓流,洞口似人頭“雙耳”。洞的下端有一個“梭米孔”,傳說窮苦農民沒糧吃時,常到“梭米孔”梭米救濟,後來因得罪了“崖神”將軍,“梭米孔”不再梭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