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鈞窯遺址

河南禹州鈞窯遺址

鈞台鈞窯遺址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禹州市城區東北部。遺址地層堆積自上而下為明代文化層和為宋代燒窯堆積層,在後者的鈞瓷區,主要出土有各類花盆和盆奩片,有多種釉色。

所屬時代

金代前期至北宋晚期

發掘單位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

遺址簡介

鈞窯向來被認為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然而,多年來的考古發現中並無可靠的證據證明鈞釉瓷器始燒於宋代。神垕鎮鈞窯遺址發掘,終於讓人們對鈞窯發生、發展、繁榮的歷史過程和時代有了大體確認。經考古發掘,發現有窯爐、制瓷作坊及堆積廢品的灰坑等。窯爐亦有多種類型。 在鈞窯區,1號、7號和8號窯呈鼎立狀分布,可以反映當時出燒造鈞瓷的一整套比較合理的工藝流程。鈞台鈞窯出土瓷器品種繁多,釉色多樣,注重裝飾,窯變美妙。 北宋時期,由於鈞瓷技術精湛,窯變美妙,釉色多變,紅紫相映,倍受宮廷賞識與偏愛,鈞台鈞窯因而成為御用官窯,專為皇宮燒制盆景所需用的各類花盆,包括盆和盆托等美術陳設品。北宋末年,戰火頻繁,鈞台窯官窯窯口也隨之停燒廢棄。鈞台鈞窯作為北宋時期全國五大名窯之一的鈞官窯,其產品造型端莊、典雅,窯變美妙、釉色豐富。尤其鈞瓷銅紅釉的燒製成功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為中國陶瓷史譜寫了光輝的篇章,鈞台鈞窯是一處綜合性的窯場,既燒鈞瓷,又燒汝瓷、影青瓷、天目瓷、白地黑花、宋三彩、宋加彩、剔釉、絞胎等眾多品種,各類瓷藝的綜合交流,對鈞瓷的燒制工藝具有促進作用。鈞台窯規模大,技術精良,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展示鈞瓷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當地政府正在積極籌建“鈞台鈞窯遺址博物館”。

此前的考古發現中,並無可靠證據證明鈞釉瓷器始燒於宋代,使鈞窯成為中國陶瓷發展史中頗具爭議的一個學術焦點。為弄清鈞瓷創燒的時間和探討鈞窯發生、發展、繁榮、衰亡的進程以及工藝發展的歷史。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對鈞窯的中心窯場之一———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鈞窯址進行了主動發掘。田野考古發掘工作自2001年9月27日開始,歷時3個月,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經過對發掘資料的初步整理,可將鈞瓷的發展歷史分為3個時期,即北宋晚期到金代前期,金代後期到元代初年和元代時期,大體覆蓋了鈞窯發生、發展、繁榮的歷史發展過程。為研究鈞窯本身的生產歷史和工藝發展歷史提供了翔實的資料。這項發掘工作必將對鈞窯乃至北方地區唐、宋、元時期制瓷手工業發展史的整體研究產生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