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認識
脈管炎全稱“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發生於血管的變態反應性炎症,導致中小動脈節段性狹窄、閉塞,肢端失去營養、出現潰瘍、壞死,是一種較頑固的血管疾病,並不是血管壁本身的一種炎症表現,與細菌感染沒有關係。中醫學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歸於“脫疽”範疇。《黃帝內經》對周圍動脈病的認識是這樣寫的:“發於足指,名日脫癰。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對脫疽後期的症狀特點、預後判斷、治療方法的描述頗為準確。特別是手術切除(急斬),為後世所沿用。《黃帝內經》對周圍靜脈病也有一定的認識。
中醫稱脈管炎為“脫疽”,早在兩千年多年前的《內經》“癰疽篇”中已有記載。全國各地均有發病,多見於北方寒冷地區,尤其是青壯年男性多見,嚴重危害人民的身體健康。現代醫學於1879年才發現本病,此後進行了臨床觀察和病理變化研究,至1908年才始定名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至今已百餘年。
脈管炎主要侵犯中、小動脈,如膕動脈、脛前、脛後動脈、股動脈、尺撓動脈等,多發生於下肢,約占70—80%。其它如腦、肺、心臟、腎臟和腸系膜等血管被侵犯者,卻很少見。被侵犯的動脈呈節段性串珠樣,日久呈條索狀,形成血栓阻塞,引起肢體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出現缺氧,甚至發生潰爛、壞疽。自本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祖國醫學精述其病因為“元氣虧損,腎不調”,肝腑功能失調,脾、肝、心、腎虛損,氣血失和,陰陽失衡;寒濕外襲,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內外合擊,則氣滯血淤,脈道阻塞 氣滯血瘀,陽氣不能下達。
由上可知,《黃帝內經》對周圍血管疾病中的動、靜脈疾病,都有相當的認識,並在診斷、治療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其活血化瘀諸方,現在仍有臨床價值。《馬培之外科醫案》曰:“古書謂丹石溫補,膏粱厚味太過,……則生脫疽……足跗腫熱,足趾仍冷,皮肉筋骨俱死,節縫漸久裂開,污水滲流,筋斷肉離而脫。……視其稟賦之強弱,要皆積熱所致,以清熱解毒補益氣血為主。對脫疽的病因、症狀預後和治療均有記載,除內服中藥外,還有針灸、熏洗和外用藥粉等治療。現代醫學科學儘管很發達,但也只能保守治療,或手術截肢治療,給患者帶來生活、工作、經濟等多方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