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關於印發河北省第三產業結構調整意見的通知

河北省政府關於印發河北省第三產業結構調整意見的通知是河北省為調整和最佳化第三產業結構,培育發展新興第三產業,充分發揮第三產業在最佳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中的作用,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並根據省政府黨組“三講”教育整改方案的安排部署,特提出的從2000年到“十五”末全省第三產業結構調整的通知意見。

檔案發布

【發布單位】80302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檔案來源】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
河北省第三產業結構調整意見的通知

(冀政〔2000〕37號2000年10月30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省政府同意《河北省第三產業結構調整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河北省第三產業結構調整意見
調整和最佳化第三產業結構,培育發展新興第三產業,充分發揮第三產業在最佳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中的作用,是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根據省政府黨組“三講”教育整改方案的安排部署,特提出2000年到“十五”末全省第三產業結構調整的意見。

檔案內容

產業調整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90年代後,省委、省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步伐,使我省第三產業結構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初步形成了行業門類齊全、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第三產業體系。主要特點:一是第三產業持續增長,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推動力量。1978年至1999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由38.48億元提高到1518.56億元,年均增長13.2%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1%提高到33.3%,上升了12.3個百分點。二是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穩步增加,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重要產業。1978年至1999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由194.95萬人增加到782.5萬人,年均增長7.2%,占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由9.24%提高到23.63%。三是交通運輸、商貿等傳統第三產業不斷壯大,信息、房地產、旅遊、社區服務等新興行業迅速發展,內部結構進一步改善。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緩解了我省經濟建設的瓶頸制約。五是科技實力大大增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迅速發展,為我省經濟建設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國內買方市場的形成,從總體上來看,我省第三產業結構還存在一些問題,還不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一是整體發展水平較低,第三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偏低。二是內部結構最佳化程度比較低,產業內部發展不協調。直接為生產、生活服務的科技教育、社區服務、城市公用事業、信息諮詢、房地產、旅遊業等新興產業發展滯後,各種生產生活服務體系尚不健全,不能滿足社會需要。三是第三產業企業組織化、社會化、國際化程度低,不適應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企業結構不合理,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低,有一定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少。四是農村第三產業發展比較落後。農業的專業化水平低,城鎮化建設滯後,社會化服務體系尚未形成,自給自足、自我服務的狀況尚未從根本上改觀。
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觀念落後,還存在著重生產、輕流通,重建設、輕服務的陳舊觀念。二是市場化程度低,使第三產業發展缺乏動力。第三產業中除商業、居民服務業和公路運輸業外,多數行業市場化程度還不高,市場對資源配置發揮的作用不大,尚未形成充分競爭。三是產業化進展緩慢。第三產業的許多領域長期以來被當作非生產活動,一些應當作為產業化經營的領域,被當作公益型、福利型的事業單位來辦,過於依賴國家,缺乏自我發展機制。四是城市化水平較低,使第三產業發展缺乏空間。
“十五”期間,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進入一個新的重要歷史時期,我省第三產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機遇。一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將推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第三產業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將加快,改革領域將不斷擴展,市場體系逐步完善,為第三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二是經濟全球化趨勢將促進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的全面提高。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增強和加入WTO,我國將擴大金融、保險、電信、分銷、旅遊、文化娛樂等領域的對外開放,服務業的開放程式將不斷提高,市場將向國際化和規範化方向發展。外資的進入,將有利於促進第三產業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最佳化第三產業結構,擴大服務領域,改進服務質量,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帶動第三產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同時,也使服務業市場上的競爭更加激烈,第三產業企業面臨著新的考驗。三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將為第三產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將促使城市內部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從而為第三產業發展創造廣闊的需求空間。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服務業的競爭越來越成為國際市場競爭的焦點,我省第三產業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存在“散、小、弱”的問題,對外開放程度不高,利用機遇和防範風險的能力較弱,面對來自國外服務企業的挑戰會更加嚴峻。因此,我們必須把第三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作為今後一個時期的戰略性任務來抓,認清形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增強第三產業結構調整的緊迫感。

思路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針,抓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來的機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化改革,加快第三產業對外開放步伐,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和服務方式創新,最佳化第三產業企業組織結構,增強服務功能,調整提高傳統第三產業,積極培植和開拓新興第三產業,逐步實現第三產業的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國際化,全面提高全省第三產業發展水平,建立起與第一二產業協調發展、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現代第三產業發展體系。
(二)指導原則
第三產業結構調整要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的要求;要與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結合起來;要與科技進步、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結合起來;要與推進城市化進程結合起來;要與各項配套改革結合起來;要與擴大就業和再就業結合起來。
(三)發展目標和任務
--實現第三產業持續增長。力爭在“十五”期間,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高於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2個百分點左右。到2005年,全省第三產業的總量、質量、素質和經濟效益水平全面提高,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明顯增強,能夠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全面、快捷、優質的服務,基本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38%左右,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
--實現第三產業內部結構最佳化升級。調整提高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保險等傳統第三產業,大力發展和培植信息諮詢、旅遊、房地產、教育、文化、社區服務等新興第三產業,形成以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保險證券、信息諮詢、旅遊、房地產、教育為支柱產業,結構合理的第三產業發展格局。
--實現第三產業區域布局特色化。第三產業的發展要發揮地方優勢、突出地方特色。石家莊要建成全省商貿、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完善城市布局結構和城市服務功能;秦皇島市、承德市、張家口市要重點發展特色旅遊和與旅遊相關的服務業。其他地區要根據自身優勢,大力發展各具地方特色的第三產業,具有特色的縣域第三產業。

重點和方向

(一)信息、諮詢產業
1、電信業。一是最佳化網路結構,完善省光纜傳輸主幹網。加快以光纜為主,輔以微波,覆蓋全省的高速、靈活、可靠的智慧型化長途傳送網建設。到2005年,長途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20萬路端以上,行動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400萬門左右,行動電話用戶達到1200萬戶左右,電話普及率達到30部/百人左右。二是大力發展數字移動通信和覆蓋全省城市的以ATM為核心的寬頻智慧型化多媒體通信網,加快計算機網際網路建設,建設和完善多媒體通信業務平台和多媒體套用平台,建設各地多媒體通信網,形成一批具有河北特色的網際網路站點和信息源,接入網實現數位化、寬頻化和綜合化,網際網路用戶達到500萬左右。三是全面加強和完善動搖網系統,提高電信服務質量。完善7號信令網、數字同步網和市內電話綜合業務管理系統,覆蓋全省所有端局和支局。四是積極應對加入WTO對電信行業的衝擊,加快電信企業股份制改造,開拓電話基本需求和信息服務市場,進一步加強管理,降低電信資費,提高服務水平,儘快與國際市場接軌。
2、信息服務業。一是加快發展面向政府、企業及社會的綜合性和專業性資料庫、軟體開發、信息加工處理為主要內容的信息服務業。二是加速信息服務產品商品化進程,建立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信息諮詢網路,促進信息服務網路化、規模化,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三是加快全省有線廣播電視綜合信息網建設,提高廣播電視覆蓋率。四是建立面向政府、企業和社會的電子商務套用平台,引導和推動電子商務的套用和發展。社區逐步實現網路化改造,基本滿足家庭上網需求。建立多用途的IC卡系統工程,擴大個人IC卡的使用範圍,逐步實現一卡多用。積極發展智慧型網路業務、電子郵件、電視購物、可視電話、聲訊、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新型信息服務,促進民眾的信息消費。
3、諮詢服務業。建立和完善社會中介服務體系。積極發展經濟信息諮詢、規劃和策劃諮詢、科技和工程諮詢、市場調查以及法律、會計和審計等各種中介諮詢服務業。發展壯大技術、勞動力、產權等各類要素市場,積極培育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諮詢公司等各類中介服務組織。
(二)旅遊業
1、加快旅遊資源開發。積極謀劃和建設一批高水平、高質量、參與性較強的項目,實施重點旅遊資源開發工程建設,加快8條旅遊主線路現有重點景區、景點的升級改造。完善旅遊產品結構,加快專項旅遊產品和度假旅遊產品的開發,大力開發森林草原旅遊、冰雪旅遊、海洋旅遊、觀鳥旅遊、溫泉旅遊、觀光農業旅遊等生態旅遊產品。不斷開發多樣化、系列化、具有河北特色的旅遊商品,提高旅遊綜合效益。力爭實現旅遊總收入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5%以上。
2、加強旅遊服務配套設施建設。鼓勵旅遊業走旅、工、貿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促進全省旅遊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形成一個比較發達的,包括旅遊飯店業、旅行社業、旅遊交通業、旅遊商品業、旅遊飲食業、旅遊娛樂業相結合的旅遊綜合服務體系。
3、調整旅遊市場戰略,加強國內旅遊市場的宣傳開發力度。積極推進旅遊市場的促銷活動,多形式、多層次、廣覆蓋地在國內外進行推介和宣傳。國內市場在重點做好京津及周邊市場的基礎上,逐步拓展中遠距離市場;國際市場在鞏固東南亞市場的基礎上,對潛力較大的港、澳、台地區則加大促銷力度,對北美、西歐和獨立國協市場作重點開拓。
4、加強旅遊景點和旅遊市場的整頓和管理,規範旅遊市場行為,不斷改善旅遊環境,提高旅遊服務水平。
(三)房地產業
1、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體系。一是加快推進房地產企業民營化進程,全面提高房地產企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能力。二是加快調整房地產開發產品結構,增加經濟適用住房在開發建設中的比重;積極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建設和科技含量和質量。三是開放公有住房售後交易市場,培育、發展和規範房地產商業、中介服務業和家庭裝修服務業。四是制定和完善物業管理辦法,鼓勵發展物業管理企業,逐步建立物業管理競爭機制,提高物業管理覆蓋率和管理水平。到2005年,居住物業的物業管理覆蓋率達到50%以上。
2、加快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步伐,全面落實住房貨幣分配製度,建立健全住房公積金制度提高公有住房租金標準,促使居民加大住宅消費。
(四)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產業
1、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一是深化科研機構改革,最佳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資源配置,積極推進套用型科研機構和設計單位實現企業化轉制。二是實施技術創新工程,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抓好18家省級技術創新企業試點工作。三是大力推廣高新和適用技術,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辦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園)區,建立健全社會化的科技服務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抓好石家莊、保定兩個區域生產力促進中心建設,加快發展技術市場和技術中介機構。
2、教育產業。積極推廣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規模,促進經濟成長。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在確保“兩基”達標及鞏固提高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在內的高中階段教育,通過擇優擴大一批重點學校、調整改造一批薄弱學校、聯合改制一批“公辦民助”與“民辦公助”學校、社會力量興辦一批普通或職業高中、新建一批高中階段學校等措施,到2005年,使全省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60%左右。二是加速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進一步調整最佳化高校布局和學科專業結構,大力發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用5年左右時間建成萬人以上規模的大學10所。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並進一步辦出特色,在確保實現一市一所職業技術學院目標的基礎上,再選擇一批條件適宜的成人高校和省屬重點中專改建成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推進各種形式的聯合辦學。三是加快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到2002年,基本實現全省高校後勤的社會化。四是深化辦學體制改革,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投資興辦學校尤其是高中階段學校,形成以公辦學校為主體、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
3、文化產業。一是大力發展適合大眾需求的文藝演出業、影視音像業、文化信息業、文物博覽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遊業、藝術教育業和藝術品生產經營業,不斷擴大產業規模。二是加強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緊密聯繫,按照資源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相互促進的原則,形成產業增長的多極推動。三是逐步實現對文化市場的統一管理,促進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4、體育產業。一是積極培育體育市場,加快體育設施運營、體育健康服務、體育競賽和表演、體育廣告經營、體育用品、體育技能培訓、體育彩票發行等產業的開發力度。二是以強勢體育項目為突破口,儘快與省內外大企業聯姻,組建職業俱樂部。三是積極培育體育經營企業,鼓勵各類經濟成份投資體育產業。
(五)社區服務和社會保障業
1、社區服務業。以建立和健全社區服務網路,形成產業化發展機制為重點,拓展服務領域,完善服務功能,加快發展面向社區殘疾人、老年人、優撫對象和社會困難群體的福利性服務,大力發展面向全體社區成員的養老、托幼、家政、維修、保健、中介、娛樂等便民利民服務和面向屬地單位的社會化服務。引入市場機制,興辦多種所有制形式的社區服務實體,鼓勵退二進三,積極發展社區服務專業公司,實現社區服務專業化、產業化、社會化。
2、社會保障業。加強以失業、養老和醫療保險為重點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逐步擴大覆蓋面,提高社會保障程度。確保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加強和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穩步推進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建立可靠、穩定的資金籌措機制,健全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督和管理機制,加快向統一、規範、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過渡。進一步完善福利彩票發行工作管理體制,推動社會福利事業更快發展。
(六)金融保險證券業
1、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積極發展規範化的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和完善城市商業銀行,搞好農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規範和整頓。大力推動地方非銀行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造,規範信託投資、金融租賃、證券公司的業務活動,改善資產質量。積極發展商業保險,開發新的保險品種,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建立保險中介人制度。
2、建立和完善銀行同業拆借、債券發行和轉讓、股票交易等金融市場體系。積極發展股票、債券、投資基金等多種融資形式,探索建立產業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逐步實現投資、融資市場化和國際化。
3、規範和發展證券市場,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發展證券經營機構和交易網點,培育證券業務中介服務機構。通過最佳化資產重組、擴大資本金、增設證券營業部等措施,形成一家規模實力較強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和數家符合規範要求的經紀類證券公司。
4、改善金融服務,提高服務水平。按照國際慣例,積極進行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拓展中間業務品種,加快金融電子化,完善支付清算系統,為企業和社會提供優質服務。
(七)國內商品流通業
1、完善商品市場流通體系。一是加快市場網點建設。以中心城市為依託,建設和完善綜合性和專業性農副產品、工業消費品和生產資料批發和零售市場,推動農產品市場網路體系升級,加快農村商業網點建設;積極發展超級市場、連鎖商店、便民店、專業店、倉儲式商店,適度控制大型百貨商場和購物中心的建設;改造傳統落後的集市貿易市場,提高流通設施的檔次、規模和水平,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合理布局的商品流通新格局。到2005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達到300個,超10億元的市場達到56個。二是提高商品市場的信息化程度。重點抓好批發市場、大中型零售商場和連鎖商店上網工程,構造高層次的市場信息網路體系,實現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的有機結合。三是加快流通領域對外開放步伐。積極擴大商業領域利用外資投資試點,引進國外先進的行銷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傳統商業向現代商業的轉變。
2、發展新型市場行銷方式,創新業態。鼓勵倉儲式超市、電視導購、自動售貨、電子商務、各類專賣店等新業態的發展。在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總代理、總代銷、代購、特許經營、物資配送等新的行銷方式和服務方式的基礎上,堅持規模化和規範化的原則,通過兼併、合作、重組等多種形式,重點發展一批以經營糧、油、蛋、奶、副食品、小雜貨為主的便民連鎖店,以經營小食品、方便食品和日用消費品為主的百貨連鎖超市。到2005年,各種形式的連鎖店達到1500家左右,連鎖經行銷售額達到20億元。
3、加快國有商貿企業改革和戰略性改組的步伐。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大力調整企業組織結構,重點發展以批發零售企業為龍頭,向生產以及餐飲、娛樂、服務等領域發展,一業為主,多元化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實現組織結構的集團化,經營方式的規模化、集約化。到2005年,全省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的大型流通企業達到10家左右,銷售額20億元以上的達到3家。
4、調整商業區域布局結構,形成特色化的商業布局。重點培育發展石家莊、邯鄲、張家口三大區域性商貿中心,完善功能,增強輻射能力;開拓京津兩大市場,加強與京津地區貿易往來,形成環京津的商品市場群;各地要發揮區位優勢,依託中心城市建立區域化的商貿中心;採取獨資、合資、合作、聯營等多種方式,積極開拓省外批發、零售市場,強化售後服務,鞏固和提高河北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占有率。
(八)對外經濟貿易合作業
1、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鼓勵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實現外貿經營主體多元化。一是最佳化利用外資結構,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效益。大力扶持和培育產品出口型三資企業,發揮外資帶動外貿出口的作用。二是大力推動企業積極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鼓勵實力強、管理水平高、設備和技術先進的企業到境外投資辦廠,帶動設備、技術、產品出口和勞務輸出。三是鼓勵外貿企業採取兼併、參股、聯營及合作等多種形式,促進與工業企業的聯合和重組,培育外向型大型企業集團,提高整體競爭能力。到2005年全省出口總值力爭達到40億美元以上,三資企業出口占總值的比重達到32%左右。
2、實施大經貿戰略,調整出口商品結構和出口貿易方式結構。實施以質取勝、科技興貿和名牌帶動戰略,擴大工業製成品出口比重,大力扶持和發展機電產品出口,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提高傳統出口商品的含量和質量檔次。積極發展商品、技術、勞務合作相結合的多種貿易合作方式,在擴大一般貿易出口的同時,重點培育和扶持加工貿易出口,到2005年力爭使加工貿易出口比重達到35%左右。
3、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最佳化出口市場結構。深度開發港澳、日、歐盟、美加地區傳統市場,積極開拓對台、韓、中東、非洲、拉美及獨立國協地區等新興市場。積極推動有條件的企業與國際大跨國公司、大批發商和大超市、連鎖店開展合作、聯合經營,拓展銷售市場。
4、按照國際慣例,建立健全符合國際貿易規範和準則的外貿新體制,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分工。加強海外行銷網路建設,推動各類出口企業上網,引導企業打入國際連銷經營網路。
(九)交通運輸業
1、加快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加快公路、鐵路、港口和國內支線航空機場建設,建設完善“三縱三橫三條線”主骨架公路體系,重點建設石家莊--青島、北京--承德、張家口--內蒙界和石黃公路滄州至黃驊港段等公路,重點建設京唐港曹妃甸港區礦石泊位,黃驊港-期工程。加快發展智慧型運輸、快貨運輸,積極發展支線航空。
2、調整公路、水路運輸結構。鼓勵發展高檔、豪華型客運班車、大噸位貨車及零擔和貨櫃專用車。繼續深化公路運輸企業改革,加快轉機建制步伐,重點培育高速客運、快速貨運和貨櫃運輸3個集團。建設石家莊、唐山兩個國家級公路主樞紐和運輸管理服務網路。加快海運企業組織結構調整,發展大噸位散貨船、高速客船和特種船舶,提高河北遠洋、河北海運的市場競爭力。
(十)城市公共服務業
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積極推進公用事業改革,完善城市功能,發展市政服務業,提高城市化水平。11個設區市重點加快供水、煤氣、集中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園林綠化建設,提高污水和垃圾集中處理率,提高集中供熱普及率及燃氣氣化率。石家莊、唐山、邯鄲等大中城市要加快市區道路、大型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網路和靜態交通設施,優先發展公共運輸,加強城區周圍環境的綠化,提高城市綠化水平;縣級市和縣城要加快完善為生產、生活服務的供排水設施;小城鎮要集中力量搞好道路、給排水、綠化、環衛設施建設。到2005年,全省城市化水平達到37%左右。
(十一)環境保護產業
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中心,緊緊圍繞產品生產集約化、科技開發高級化、諮詢服務網路化等重點,拓寬環保產品類別;調整產業內部結構,逐步壯大優勢產品和優勢企業;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環保產品技術含量;規範環保產業市場,加速法制化進程;推進環保產業外向型步伐,增強參與國際分工與交換的能力,逐步實現環保產業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和規模化經營,把環保產業培育成我省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長點之一。
環保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是城市污水治理設備、大氣污染防治設備、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各類環境線上監測及其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高新技術開發和產品生產,積極發展環保服務市場和環保資本市場,推行清潔生產。防止濫用農藥、化肥造成的農作物自身污染和對水體的面源污染。實施渤海碧海行動計畫,搞好海河流域環境綜合治理。
(十二)農村服務業
1、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是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開展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推進農業、農機、林業、畜牧等服務產業化。二是大力發展各類中介服務組織、民營科技組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扶持建設一批“公司+農戶”的農村技術經濟合作組織,為農民提供銷售、儲運和科技服務。三是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建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農業教育培訓體系,穩定壯大縣鄉農技推廣隊伍,開拓和發展農村技術市場。
2、加強農業市場、信息體系建設。重點加強產地批發市場建設,發展特色產品經營,發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流通中介組織,提高農村流通業發展水平。加強農產品市場信息網路建設,切實搞好農產品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預測和發布工作,為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銷售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諮詢服務。重點抓好省農業信息網路服務中心及11個省轄市區域中心建設。

政策措施

第三產業結構調整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任務艱巨、難度很大,必須切實採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證結構調整工作順利進行。
(一)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各級各部門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充分認識第三產業在促進經濟繁榮、市場發育、擴大就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對第三產業結構調整重要性的認識,把第三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各類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發展第三產業的重要意義,形成全社會重視第三產業發展的氛圍。全面貫徹落實《鼓勵軟體產業和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和《關於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步伐。
(二)深化改革,提高第三產業組織化、社會化和產業化程度。通過改組和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有小型企業可採取改組、聯合、兼併、租賃、承包、出售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加快經營機制轉換。有規模效益的重點行業,要以資產、技術為紐帶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提高國際競爭力。完善物產、糧油、商貿、供銷等大型企業集團功能,通過大集團的建設推動我省第三產業集團化、規模化、產業化進程。
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調整第三產業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一是交通通信、城市基礎設施、科技、金融、環境保護等基礎性和社會公共性行業,國有資本可占主導地位,並積極吸引多元化投資;二是商貿、公路運輸、餐飲、旅遊、信息、房地產、社會服務業等一般競爭性行業,國有資本要通過資產重組、股份制改造、拍賣、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退出。
加快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後勤服務改革步伐,積極推進後勤服務社會化和產業化。
(三)加快對外開放步伐,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研究我國加入WTO後,我省第三產業如何抓住機遇,主動應對挑戰。加入WTO後,外資服務企業的進入將導致競爭更加激烈,我們要順應服務業市場化、國際化、現代化趨勢,加快服務業企業結構調整,加強與外資企業的合資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以及現代服務方式,加大金融保險、交通通信、外貿等行業的對外開放步伐。最佳化利用外資結構,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效益,在繼續吸引外資投向交通、通信、保險等行業的同時,積極擴大利用外資領域,允許外商投資旅遊服務、社區服務、商品流通、信息服務和公共服務業。
(四)建立和完善第三產業政策法律法規體系。深化價格、財稅、金融、工商管理等領域的體制改革,規範市場主體和市場行為,提倡公平競爭、合法經營,堅持依法行政和依法監督,打擊非法行為,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研究制定鼓勵和促進新興第三產業發展的投資政策,引導企業和社會資金投資第三產業。研究制定擴大第三產業開放和廣泛吸納下崗職工的就業政策,最大限度地發揮第三產業接受就業人員的潛能。
(五)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第三產業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加大支持發展第三產業的力度,強化政府對第三產業結構調整的調控引導作用,建立省第三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資金,重點扶持在第三產業發展中具有較大影響、屬國家鼓勵發展的投資省、效益好、就業容量大的產業。有條件的市應建立相應的第三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資金,重點扶持有較強吸納就業能力、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的產業,運用參股、貼息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資第三產業。
改革投融資體制,拓寬投資渠道。理順價格收費關係,調動社會力量,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私營、外資各種經濟成份、各類經濟主體投資第三產業。
(六)提高第三產業科技含量,加強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職業培訓,提高第三產業人員素質。在第三產業各領域大力推廣和套用計算機軟體和網路、電子自動化等新技術,提高信息化程度和網路化水平;加快對市場、外貿、金融保險、旅遊、信息諮詢服務等專業人才的增減和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現代科技水平和整體素質;結合實施再就業工程,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對社會下崗失業人員的技術技能培訓,使其學有所長,加速實現再就業。
(七)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第三產業。破除行業壟斷,放寬市場準入,放寬非公有制經濟投資領域和經營方式,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向國有經濟退出的領域發展,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交通通信、城市基礎設施、環保等公用設施建設,積極向信息諮詢、房地產、旅遊、社會服務等新興產業投資。努力創造條件,積極支持個體經營者、私營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橫向聯合,或以兼併、租賃、承包、參股等形式經營第三產業。積極支持企業、機關及事業單位分流人員興辦第三產業。

(八)積極推進城市化進程,帶動第三產業發展。按照城市現代化、集鎮城市化、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搞好城鎮體系規模和城市規劃。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化,建立由政府投入、市政公用設施有償使用、公用事業合理計價,吸引社會資金和引進外資等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資體制。進一步推進園林、環衛、市政維護等城市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實現政企分開,促其向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積極發展小城鎮。小城鎮建設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規模適度、注重實效,研究制定鼓勵農民進入小城鎮的政策和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小城鎮的政策措施,加快土地使用制度、戶籍管理制度和投融資制度的改革。探索在政府引導下,依靠市場機制吸引外資、企業和民間投資建設小城鎮的路子。要把農村市場建設、發展鄉鎮企業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鼓勵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推動農村剩餘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帶動農村第三產業發展,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