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沭陽實驗國小的前身是沭陽縣高等國小堂。清光緒三十年(1904),沭陽知縣葉元鋆就懷文書院(考棚)改設高等國小堂,晚清拔貢解矩首任堂長,這是科舉制度廢除後縣內創辦的第一所公立學校。宣統三年冬(1911)高等國小堂停辦,兩年後復辦。從1913年到1948年,高等國小堂必易校名,先後改稱沭陽縣第一高等國小堂,模範國小,城中中心國小。學校一直居全縣中心國小的地位,教職工薈集了各個時期的優秀分子,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擔任過校長的吳紹舉(鐵秋)、張鴻舉、李耀暄(朗仙)仲兆福、錢天素、葛運生(廣甫)、晏統祥(典三)等人是這時期的代表人物。抗戰勝利後,紅色政權和國民黨政權在沭城幾經反覆,共產黨員姜文軒、曹元衡在城中中心國小擔任過領導工作。考棚校址在今沭城公園路5號大院內。
1948年春沭陽解放,淮海專員公署進駐城中國小,此時由朱少清等人另擇校址,在城內大街辦起跨河國小。是年秋,跨河國小移入四老巷東旁原學宮(儒學),同時更名為縣立建陵國小。沭城剛解放,百廢待興,辦學條件極差,生員嚴重不足。建陵國小四個年級兩個複式班一度只有36名學生,一名校長一名教師,1951年學校從儒學遷至城北公園西側倉房,即今沭城公園路11號實驗國小校址。1952年,建陵國小由初級國小改為高級國小,實行四二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五個班學生200餘人,教職工11人。1953年,縣立建陵國小改稱沭陽縣建陵中心國小。1958年,建陵中心國小改稱沭陽師範學校附屬學校,擴大到14個班,學生700人,1962年7月沭陽師範停辦,附小更名為沭陽縣實驗國小,成為全縣試行教學改革和推廣教學的基地。建國後的經濟恢復時期,黨和政府對學校的建給予極大關懷和支持,在經費上給以保證,選派優秀的幹部和教師擔任領導和教學工作,1956年校長劉伯華赴京出席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是全縣教育工作者傑出的先進典型。
“文革”期間,教學秩序一度混亂。1968年4月,在歷經一年半的兩派分裂後實行大聯合,成立校革命委員會,同時實驗國小更名為沭陽縣工農兵國小,軍宣隊、工宣隊三度進駐學校。其間增設國中部。1979年2月21日,沭陽縣文教局根據學校報告,報請縣革命委員會審批,撤銷“沭陽縣工農兵國小”校名,恢復“文革”前校名“沭陽縣實驗國小”。1980年7月撤銷國中部,恢復完整的國小體制,1-----5年級增至24個班。
黨的11屆三中全會以後,撥亂反正,學校工作實現以教學為重點的轉移,逐步清除極左路線對教育的影響,沿著健康的道路向前發展,實小進入全面振興時期。教師隊伍不斷擴大,一批優秀的年輕教師脫穎而出成為各學科的教學骨幹,教研之風漸濃,實小的實驗性、先進性、示範性日益顯現。教學質量穩定,學生的綜合素質、升學率全面提高,1980年4月惠浴宇省長簽發江蘇省人民政府嘉獎令,表彰沭陽縣實驗國小“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成績優異”。1981年沭陽實小列入省教育廳首先辦好的全省95所重點國小之一。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沭陽社會經濟的全面進步,實小步入全面大發展階段。規模不斷擴大,校容校貌時有出新,育人環境大大改善。從86年起先後建起多幢教學樓、辦公樓。配齊各類教學和實驗室,普及電化教學,推行多媒體教學。教師隊伍進一步最佳化。1995年,沭陽實小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驕人的業績入圍“江蘇省名國小”。1998年底,經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的考核,實小被確認為“江蘇省實驗國小”。
從沭陽縣誌考校名沿革
清朝末年,廢科舉辦學堂。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沭陽知縣葉元鋆把懷文書院改辦成高等國小堂,是科舉制廢止後全縣創立的第一所公立學校。
懷文書院又稱考棚,是清乾隆二十九年知縣錢汝恭倡建。初建於學宮內,以尊經閣為講堂,道光十三年移至城內后街。
民國十六年版《沭陽縣誌》作如下記載:
懷文書院……嗣因年久傾圮,道光十三年,知縣王夢齡移建於縣署西北城內后街,頭門三楹,儀門三楹,東西棚場各九楹,宅門一座,後樓三楹,東西花廳各三楹,廚房三楹,頭門外照牆一座,東西更道各一座,縣試即以此為考棚,年久失修遂多坍塌。同治十三年知縣張光甲諭捐重修,後聘邑人王詡為主講,每月命題課士,評次甲乙,給以膏獎。光緒二十七年,知縣高振聲復購院西徐姓一宅以作避雨舍。是年奉上諭各縣書院均改為國小堂,三十年知縣葉元鋆改辦為高等國小堂……
高等國小堂:光緒三十年知縣葉元鋆就城內懷文書院改設,宣統三年冬停辦。
……
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農曆辛亥年),是年10月爆發了辛亥革命。高等國小堂從1904年創辦歷經七年,隨著清王朝的覆滅而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