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img/c/05a/nBnauM3XxIzM4YTN0MDMxADN0MTMyMjM4IDMwADMwAjMxAzLzA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乳白透明,約0.03~0.05毫米,不正球形。
幼蟲初孵化時約呈三角形,脫皮時若蟲在蟲蛻內隱現。
若蟲體長0.12~0.13毫米,桔黃色,體形與成蟲相似,腹面環紋約有46條,背面約有65環。
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10多代,主要以成蟎在蟲癭內越冬。春天柑橘萌芽時,成蟎從老蟲癭內爬出,為害春梢的新芽、嫩枝、葉柄、花苞、萼片和果柄,受害處迅速產生愈傷組織,形成新蟲癭。成蟎出癭活動的始期與春梢萌芽物候期基本一致,3~4月當萌發抽梢時,舊癭內的成蟎因營養不良而被迫遷移,使蟲口密度迅速下降,新芽受害形成蟲癭,潛伏其中繼續產卵繁殖。5月以後部分老蟲癭長出新生組織,蟲口略有上升,至6月下旬達到高峰,以後部分老蟲癭乾枯,蟲口亦隨之減少。由於蟲癭內的分生組織未遭破壞,蟲癭能不斷增大到3~4毫米長,大的可達10毫米左右,可在樹上保持3~5年。非越冬的生長季節,癭內各種蟲態並存,一個蟲癭內常有數穴,瘤蟎多群居在穴內,在4~7月繁殖高峰時,新蟲癭內蟲口增加,最多達680頭左右,而老蟲癭內的蟲口數則慢慢下降約280頭。5~6月蟲癭生長發育快,幾天可完成一個世代,7月以後發生量逐漸減少,故秋梢受害較春梢輕。新蟲癭在3月下旬花蕾期出現,以後逐漸增加,至4月下旬達到高峰而不再增加。新蟲癭內的蟲口在4~7月隨氣溫的升高而逐漸增多,7月以後隨氣溫的下降而漸減。
防治方法
①主要通過苗木和接穗,特別是高壓苗和樹齡較大的苗木,傳播的可能性更大。注意檢查引進的苗木和接穗是否有蟲癭。如發現蟲癭,則要將其剝開,然後在解剖鏡下仔細檢查是否有蟎蟲。對有蟲癭的材料應將蟲癭剪除,就地燒毀;如系繁殖材料,可用46~47℃的熱水恆溫浸泡8~10分鐘,能殺死蟲癭內各種蟲態的蟎體。
②化學防治。3月下旬至5月初,噴50%蟎代治乳油1500倍或73%絕蟎乳油(炔蟎.機油)2500倍液或8.3%蟎淨(阿維.噠)乳油2500倍液、40%樂果乳油+5%霸蟎靈1500倍液效果好;也可噴25%愛卡士乳油1000倍液、20%滅掃利加73%速蟎酮乳油3000倍液,隔15~20天再防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