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狐[隆美爾暱稱]

沙漠之狐[隆美爾暱稱]
沙漠之狐[隆美爾暱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二戰中,由於在非洲戰場的出色戰績,埃爾溫·約翰尼斯·歐根·隆美爾獲得了“沙漠之狐”的美譽。1941年11月,擁有10萬兵員和750多輛坦克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在名將奧金萊克的指揮下,發動了代號為“十字軍”的攻勢,隆美爾以3個德國師、兩個義大利軍和320輛坦克對陣。由於實力處於明顯劣勢,德軍退出昔蘭尼加。不久,他守回了昔蘭尼加,5月下旬,隆美爾又一次向英軍發起攻擊,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席捲北非,推進了足足880公里,推進出奇之快,扭轉了戰局。因此,被譽為“沙漠之狐”。

基本信息

成名原因

沙漠之狐沙漠之狐

沙漠狐鼠戰

1941年2月14日,隆美爾的士兵開始在的黎波里港口登入。“非洲軍”一共只有兩個裝甲師,第5和第15裝甲師;數量上雖然不多,但卻是能征善戰的精銳之師。此時,義大利軍隊已經潰不成軍。為了使義大利人脫離失敗的陰影,同時矇騙對手,隆美爾於2月底搞了一場虛張聲勢的閱兵式。他一方面命令坦克向東駛去之前,要繞檢閱台好幾周,另一方面又令部下用紙板和木頭做了幾百輛假坦克,讓卡車和機車在這些“坦克”之間繞來繞去,而真正的坦克卻避開英軍飛機的空中偵察,悄悄的向東開去。隆美爾的欺騙行動達到了預期目的,英軍明顯高估了“非洲軍”的實力。在隆美爾率領的“非洲軍”的大舉攻勢下,所到之處英軍紛紛潰退。一個英軍裝甲旅在倉促撤退時,幾乎丟掉所有的坦克,甚至連部隊司令奧康諾中將都成為德軍的俘虜。隆美爾正憑藉這種虛張聲勢的欺騙手段和善於把握戰機的靈敏嗅覺,帶著相對於英軍應較少的兵力,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席捲北非,推進了足足880公里,扭轉了戰局。到了4月11日,隆美爾的部隊已將圖卜魯格守軍之外的所有英軍全部逐出了昔蘭尼加。一時間北非的茫茫大沙漠中颳起了隆美爾鏇風。隆美爾“沙漠之狐”的美稱,因此而來。

人物簡介

沙漠之狐沙漠之狐

“沙漠之狐”是二戰中德國最著名將領隆美爾的綽號,他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當然,從政治角度來說,他們是助紂為虐的法西斯幫凶,對別國犯下了戰爭罪行,是希特勒征服天下的殺手。而從軍事角度來看,他們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對世界軍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確實值得後人研究。與那些製造屠殺的納粹德國政客們和黨衛軍首腦相比,身為正規的德國國防軍優秀將領的他們還算清白,他們雖在希特勒的戰爭中策劃指揮,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以及與希特勒對著幹的精神與行為)。也許正因為這點,加上他們令人驚嘆的軍事造詣,使他們贏得了敵國的尊敬和歷史學家,軍事學家的客觀評價。
隆美爾是二戰中德國最著名的將領,稍對世界軍事史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他那個著名的綽號——“沙漠之狐”。由於他在北非沙漠戰場的一系列驚人戰績和德國媒體和盟國媒體的瘋狂宣傳,他在世時就已成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人和德國人崇拜的偶像。
埃爾溫·隆美爾(1891-1944)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德國十一月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他任警衛連連長。從1919年起,他歷任連長、德勒斯登步兵學校戰術教員、戈斯拉爾市獵騎兵營營長、波茨坦軍事學校教員、維也納新城軍事學校校長、希特勒大本營衛隊長等職。1940年2月任坦克第七師師長,參加了對法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對作戰經過作了詳細的日記,保存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為後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提供了依據。

人物經歷

沙漠之狐沙漠之狐

隆美爾出生在德國南部海登姆市一個中學校長家庭。1910年中學畢業後從軍,入但澤皇家軍官候補學校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連長,先後獲得3枚十字勳章。一戰後,歷任德勒斯登步兵學校戰術教員、戈斯拉爾市獵騎兵營營長、波茨坦軍事學校教員、維也納新城軍事學校校長等職,因著有《步兵進攻》一書面引起希特勒的重視。1938年調任希特勒大本營衛隊長,曾陪同希待勒巡視捷克斯洛伐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隆美爾作為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指揮官之一,受到希特勒的器重。1940年2月,希特勒任命他為第7裝甲師師長,並贈給《我的奮鬥》一書。5~6月間,在德軍閃擊西歐的侵略戰爭中,隆美爾指揮裝甲第7師沖在最前面,先克比利時,接著是阿拉斯、索姆,最後直搗法國西海岸,被法國人稱之為“魔鬼之師”。
1941年2月,希特勒又任命隆美爾為“德國非洲軍”軍長,前往北非援救一敗塗地的義大利軍隊。他到達北非的黎波里前線後,立即作了一次偵察飛行,得出了“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的結論。於是他便改變“固守防線”的命令,指揮他的裝甲部隊冒著沙漠風暴勇猛穿插,全速前進。英軍猝不及防,節節敗退。德軍直逼亞歷山大和蘇伊士。隆美爾因此名聲大振,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並被晉升為元帥。後來,德軍主力被牽制在蘇德戰場,希特勒不肯抽兵援助北非前線,致使隆美爾不得不停止進攻而在阿萊曼進行防守。
1942年11月,隆美爾以其僅有的5萬軍隊和550輛坦克在阿萊曼地區抗擊蒙哥馬利的19.5萬軍隊和1029輛坦克,終因寡不敵眾而慘遭失敗。1943年3月,隆美爾奉召回德國大本營。同年7月,調任駐北義大利的陸軍“B”集團軍群司令。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他率陸軍“B”集團軍群在法國組織防禦,指揮抵抗諾曼第登入戰役。隨後,德國發生了行刺希特勒未遂事件,隆美爾受到株連。1944年10月14日,由於希特勒派人逼迫,他在一輛小轎車中服毒自盡,而對外宣布的訊息,則是“隆美爾陸軍元帥在途中中風去世”。
親臨第一線指揮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終於發動了準備已久的侵略戰爭。在西線,德軍採取閃擊戰術,只用了十幾天的時間便越過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繼而侵入法國。在向法國的進攻中,隆美爾擔任第4軍團第7裝甲師師長,負責突破繆斯河向瑟堡入侵的任務。
越過法國邊界後,隆美爾的前衛部隊一直尾隨撤退的法軍第1、第4兩個騎兵師前進,到達繆斯河。這時,位於地南特和豪克斯的兩處橋樑已被法軍炸毀,隆美爾的裝甲師渡河受阻。
隆美爾不顧法軍炮火的轟擊,來到岸邊,了解敵情,尋找渡河位置。他發現法軍在河西占據著有利的隱蔽地形,用重炮封鎖繆斯河,使德軍很難找到他們的準確位置;這裡的所有渡河工具幾乎部被法軍擊毀,只要德軍一出現,就有被殲滅的危險。經過現場偵察,隆美爾認為只有用強大的炮火壓住西岸所有被懷疑是敵軍隱伏的地區,方能使德軍渡過繆斯河。
於是,隆美爾調來炮兵,在渡河前又下令燃燒沿岸一帶房屋充作煙幕。然後,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開始強渡。強渡時,隆美爾乘坐第一批船,直接進行指揮。當在西岸建立了一個立足點之後,隆美爾又立即返回東岸,來到第2步兵團的渡河點。第2步兵團有一個連的工乓正在架設一個八噸式的浮筏,他立即命令改換為十六噸式。隆美爾下達這一命令的目的,是要讓一部分戰車儘早渡河,不然,已經到達西岸的步兵將會遭到法軍的戰車與大炮的襲擊。不出所料,載運戰車的浮筏還沒有抵達波岸,法軍已經發動了反擊。第二天上午,第一批十五輛戰車在西岸登入。隆美爾即指揮河西岸的德軍向蔭蔽在森林裡的法軍進攻,掩護後續部隊渡河
德軍突破繆斯河防線,給法軍造成了嚴重威脅,法軍遂放棄繆斯河防線向後撤退。
先發制人
隆美爾率領先頭部隊緊緊追擊從繆斯河撤退的法軍,他以戰車團為先鋒,用炮兵作掩護,快速前進,把友鄰部隊遠遠地甩在後面。
從6月5日起,隆美爾的裝甲師已經開始從索穆河北岸向南岸發起進攻。索穆河上的公路橋,在法軍撤退時已經被炸毀,只有兩座鐵路橋和兩座旱橋沒有破壞。隆美爾在向索穆河南岸發動進攻前,首先以強大的炮火對這幾座橋樑作封鎖性的射擊,當占領這四座橋後,即令戰車、其他車輛和步兵迅速通過,隆美爾的裝甲師已在索穆河南岸像演習一佯,以疏開的戰鬥序列,越野前進。裝甲車打頭陣,一面走,一面戰鬥,前進的速度恰好使步兵可以跟得上。這一天,德軍前進了十二英里,第二天前進了三十英里。隆美爾裝甲師攻到瑟堡,把法軍打敗。
在六個星期的戰鬥中,隆美爾的裝甲師僅死傷二千餘人,而俘獲敵軍則總計有九萬七千餘人,由於這次進攻的勝利,隆美爾榮獲了一枚武士級十字勳章。
隆美爾在對法作戰中總結出一條經驗:在兩軍對戰中,誰先用火力壓制住對方,誰就往往可以獲得勝利;在靜止時等候戰況發展的人,常常總是會被對方擊敗。因此,即使不曾發現對方準確目標,也要先發制人。
速度第一
1940年6月,正當法西斯德軍進攻法國的時候,義大利則一面向英法宣戰,一面乘機出兵北非,進攻英屬埃及和索馬里,企圖奪取蘇伊士運河,控制地中海直通印度洋的通道。12月,英軍開始反攻。義大利軍隊被迫向利比亞境內撤退。1941年初,英軍在利比亞的托卜魯克登入,對從埃及撤退的意軍進行夾攻,經過兩個月激戰,意軍十個師被殲。1941年2月6日,德軍決定派一個輕快師、一個裝甲師去援救意軍。隆美爾被任命為援救意軍的德國非洲軍的軍長。
從2月11日起,隆美爾開始到非洲戰場了解情況,發現英軍已經占領了本海齊,並準備向提波里坦尼亞境內進攻。於是,隆美爾首先命令意軍必須堅守塞爾提海灣地區的提波里坦尼亞防線。因為這條防線既可以防止英軍繼續深入,又可以使德國空軍在非洲有一個可供作戰的必要空間,以便向英軍發動閃電式的進攻。但是,面臨的問題卻是兵力不足。如果等待德軍的兩個師全部到達,再阻止英軍的進攻就太遲了,而現在只有一個團,提波里城的意軍在遭到失敗之後士氣又大為低落,多數軍官已經捆好了行李,希望能夠早日撤回義大利;為了阻止英軍的繼續進攻,隆美爾決定利用現有兵力,包括即將到達的第一批德國援軍在內,並已要求空軍對本海齊港口發動一次空中攻擊,炸毀英軍通向本海齊的運輸路線,破壞英軍的增援。隆美爾的計畫遭到意方的反對,義大利的一些軍政官員在本海齊地區置有產業,不願意向那裡轟炸。意軍則不相信能守住塞爾提地區和阻止英軍進攻。意軍在隆美爾的堅決主張下,轟炸了英軍通向本海齊的運輸線,並派出一個師向塞爾提增援。同一天,德軍的先頭部隊--第三偵察營和一個戰防炮營也到達了提波里港,二十六小時後就開到了最前線。16日,隆美爾正式接管了前線的總指揮權。
2月底,隆美爾獲得敵方一個新情況,英軍王牌第7裝甲師撤回埃及,進行休整和補充;它的戰區由剛從英國調來、都是新兵的第2裝甲師的一半兵力來接管。澳軍第6師也調換了第9師,而該師有一部分因補給上的困難還未開到前線。英軍敢於這樣作,是因為他們認為德國前來支援的兵力很少,不敢貿然行動。與英軍的想法恰恰相反,隆美爾沒有等待德軍全部到齊,便利用英軍調防、輕敵的有利時機和條件,採取了大膽的進攻行動。此時,德軍第5戰車團和意軍一個師已經開到前線。隆美爾把德國和義大利的軍隊組成混合縱隊,從塞爾提向穆爾祖赫發起進攻,迅速向南挺進了四百五十英里。這次行動,給了英軍以意想不到的打擊,同時還獲得了在非洲條件下作戰怎樣進行裝備和如何長途行軍的經驗,為以後的進攻打下了基礎。
隆美爾指揮德軍又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區的要塞、水源地和飛機場,英軍撤到阿吉打比亞地區。英軍撤到阿吉打比亞地區後,即占領了可以控制這一帶高地的梅爾沙隘道以及比爾鹽水沼地以南的高地,並在那裡構築工事,準備固守。這時,隆美爾面臨的問題是,等待兵力在5月底到齊之後再進攻,還是馬上就行動。如果等待後續部隊到齊再行動,那么,就急需解決水源問題,因占領地區的水源已經枯竭。同時,還會使英軍利用這段時間構築起堅固的工事,其結果將使德軍付出更大的代價。不然,就只能使用現有兵力向梅爾沙隘道進攻,以求在一鼓之下擊敗敵人。隆美爾決定不給英軍喘息機會,以最快的速度去打擊敵軍,變被動為主動。
3月31日晨,在英軍立足未穩的時候,德軍開始向梅爾沙隘道進攻。雙方經過一天的激烈戰鬥,德軍於傍晚占領了該隘道,第二天,德軍又向阿吉打比亞發起攻擊,也是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占領了阿吉打比亞周圍的地方。在這次戰鬥中,隆美爾為了不讓敵軍知道自己的實力,他用汽車改裝成許多假戰車,迷惑敵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於隆美爾靈活使用機械化部隊,不給敵軍喘息機會,所以,不到一個星期,英軍就從昔蘭尼加的西界陣地後退了二百多英里;不到兩個星期,英軍從昔蘭尼加的東界後退四百英里,只剩下了一支被圍困在托卜魯克的部隊。隆美爾把取得北非戰場勝利的主要原因,總結為:“速度第一。”英軍因為隆美爾指揮作戰靈活,能夠根據沙漠地形、氣候等特點用兵,常常以少勝多、從被動變為主動,而稱他為“沙漠之狐”。
英軍撤到托卜魯克後,邱吉爾與參謀長委員會密商時,指出:“放棄托卜魯克要塞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於是,向此地派了大量的增援部隊,以加強防守,雙方形成了拉鋸戰。1942年6月,德軍才攻克托卜魯克要塞。希特勒為了獎賞隆美爾這一次勝利,把他提升為元帥。當時的隆美爾只有49歲。
不久,德軍在非洲戰場遭到失敗,1943年3月,隆美爾被調回大本營。他曾對他的兒子曼弗里德說,他已經失寵了,並認為不能再希望得到任何重要位置。於是,他開始寫回憶錄。7月,他被任命為駐北義大利“B”集團軍群司令,12月擔任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駐丹麥軍事監察員。1943年12月-1944年7月任駐法國“B”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7月20日,反對希特勒的集團暴露後,希特勒逮捕了一些軍官。在被逮捕的軍官中,有隆美爾的老戰友和下級,隆美爾曾經親自向希特勒要人。因此,他也成了希特勒的暗殺對象。1944年10月14日,這個為法西斯德國到處侵略的隆美爾,終於被希特勒派人逼他服毒自殺。
“沙漠之狐”隆美爾之死
沒有審判的死刑
埃爾溫·隆美爾生前已經是傳奇人物,有關他的書籍比任何一位德國國防軍將軍都多,德國非洲軍團的士兵把他們的首長稱作“沙漠之狐”。他的座右銘是:“隆美爾不論到哪兒都要走在最前面。”希特勒的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把他塑成“人民元帥”;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十分崇敬地評價隆美爾說:“你是個冷靜狡猾的敵人,一位偉大的將軍。”
隆美爾在歷史上的形象一直熠熠發光。第三帝國初期,他還充滿激情地讚揚希特勒的“曠世奇功”,然而從1943年起,他就成了德國國防軍中敢於就不斷惡化的形勢向元首直言的少數高級軍官之一。1944年6月6日,盟軍攻入法國後,隆美爾成了希特勒最危險的反對者。
1944年9月末,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馬丁·鮑曼在從元首大本營發出的一份印有“帝國秘密事務”字樣的呈文中報告,隆美爾曾說“暗殺成功後他將領導新政府”。這份檔案意味著對希特勒最喜歡的隆美爾將軍作了死刑判決。因為鮑曼誣陷了隆美爾,那些試圖在1944年7月20日用炸彈炸死那位獨裁者的人和隆美爾一點關係也沒有,而幾年前,隆美爾對鮑曼的羞辱使他記恨在心。
在博爾曼的報告發出幾天后,兩位將軍來到隆美爾在黑爾林根的住所,並強迫這位被英國戰機炸成重傷的元帥吞服了毒藥丸。
連希特勒也不敢像對待“7·20密謀者”那樣,到人民法院控告、絞死這位最高勇敢榮譽勳章的獲得者。
考慮到他的妻子露西和時年16歲的兒子曼弗雷德,隆美爾服從了——這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服從。
希特勒虛偽地向隆美爾的遺孀表示哀悼,並為隆美爾安排了國葬。陸軍元帥格爾德·馮·倫德泰特在悼詞中高度評價道:“他的心屬於元首。”
一生都在矛盾中糾纏
在這位元帥悲慘地死去大約半個世紀後,慕尼黑著名的紀錄片製片人莫里斯·菲利普·雷米在為其著作《隆美爾的神話》查找檔案時,發現了長期保存在民主德國檔案館中的材料。這些材料證明,當時隆美爾確實很接近反抗,比眾所周知的還要接近。盟軍攻入法國後,隆美爾決定開放西線並想違背希特勒的意願結束戰爭。
雷米說:“說出‘我要開放西線’這樣的話,需要很大的勇氣。可能只有隆美爾才有這樣的威望。如果他成功的話,盟軍將在3~5周內占領魯爾區,戰爭很可能在1944年8月底結束。”
如果隆美爾的重傷沒有妨礙他結束西線戰事的話,可能還會有數百萬人在戰爭結束後倖存下來。到德國國防軍1945年5月8日投降為止戰爭的最後10個月裡,有270萬德國士兵陣亡,這相當於從1939年戰爭開始到1944年夏天的這段時間裡犧牲的德國士兵的總和。
在私人生活和職業生涯方面,隆美爾一生充滿了矛盾,內心了充滿了彷徨。
埃爾溫·隆美爾本想成為一名工程師,但是當教師的父親卻讓他去參軍。他服從了。“本來我父親是個幻想者,是個軟弱的人,只有在軍隊里他才被鍛鍊得堅強了。”隆美爾愛上了後來成為他妻子的露西,但有材料證明他還和另外一個女人生有一女,名叫格特魯德。雖然隆美爾照顧她,卻沒有公開同的關係。他獨生子曼弗雷德也是在戰爭結束、隆美爾死去好幾個月後才得知他的表姐原來就是他同父異母的姐姐。傳記作家雷米說,隆美爾在寫給他女兒的信上總是以“你的叔叔埃爾溫”落款。
隆美爾在其軍官生涯吉也表現出這種矛盾性: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這個年輕的上尉就表現出非凡的勇氣,但是他也通過違反命令和不遵守紀律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德國軍隊曾以“藍色馬克斯”勳章嘉獎占領阿爾卑斯山脈中馬塔尤爾山峰的功臣,但攻克這座山峰的隆美爾卻一無所得,於是他便抱怨這個勳章的公正性。傳記作家雷米說:“埃爾溫·隆美爾可能是惟一向這一勳章提出異議的軍官。他一生都不能忍受這種委屈。但這也解釋了他為什麼那么渴望得到承認。”
1933年當帝國總理的希特勒覺察到隆美爾喜歡追求聲望和榮譽後,便利用了他的這種心理。1934年,希特勒和隆美爾在戈斯拉爾第一次會面,一部彩色電影顯示了希特勒是如何檢閱一支儀伏隊的。在希特勒身後是一位戴著鋼盔的矮小、瘦弱的軍官(隆美爾),他把希特勒襯托得特別高大。1939年,在德國國防軍襲擊波蘭前不久,隆美爾被提拔為元首大本營的指揮官,並且沒有經過總參謀部的培訓就被嚴晉升為少將。“隆美爾從一開始就做了讓希特勒喜歡他的一切”,雷米評價道。
隆美爾在法國戰場指揮的第七裝甲師被對方士兵稱為“幽靈師團”,因為它能出現在對方意想不到的地方。隆美爾因此獲得了騎士勳章。
直到1941年在北非戰場上隆美爾才成為傳奇人物。當時與德國結盟的義大利人在北非同英軍的作戰中大敗,希特勒命令組建非洲軍團,幫助義大利人擺脫困境。到了北非戰場後,隆美爾命令組建偽裝甲部隊,以迷感敵方的偵察。當真正的德國裝甲部隊投入戰場時,他又命令戰車必須繞居民區行駛,好讓敵人摸不到自己的實力。
隆美爾雖然尊敬元首,但他還是拒絕執行希特勒下達的處決令。許多從德國逃出來的政治犯到法國的外國軍團中作戰,希特勒曾命令隆美爾將非洲軍團俘獲的這些人就地槍決。但是隆美爾卻對這道命令置之不理。
儘管隆美爾並不服服貼貼,但希特勒還是在1942年9月將“沙漠之狐”提升為元帥。隆美爾終於去了他一直想去的地方——最高決策層。宣傳部長戈培爾稱讚他是“一個傳說里的形象”。後來成為德國國防部總監的于爾里克·德邁齊埃批評道:“毫無疑問,隆美爾是被希特勒利用了,但是他也樂於被希特勒利用。”
反抗希特勒
早在北非戰場期間,隆美爾就預料到德國將會輸掉這場戰爭。地中海上的補線已不再起作用,因為盟軍破譯了德國密碼並將德國軍艦一艘艘地擊沉。這時從柏林發來一道命令,讓他們堅持下去。隆美爾沒有聽從,他罵希特勒:“簡直是瘋了!”隆美爾又冒了一次險。他把非洲軍團從幾千公里以外撤回,這成了戰爭史上閃光的一頁。
1943年3月初,隆美爾不得不離開非洲。希特勒授予他騎士勳章,但是“沙漠之狐”自己清楚:“我已經失寵了。”
1943年11月,隆美爾出任法國西線陸軍“B”集團軍司令並負責加強“大西洋壁壘”防禦工事。據說他還組織人員加固法國沿海的防務以阻止盟軍登入。隆美爾已看出“敗局已定”,儘管如此,他還是飽滿的精力和熱情去執行新的任務。雷米確信:“對現實形勢的估計和對希特勒的忠誠,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折磨著隆美爾,使他內心飽受煎熬。”
直到最後隆美爾還希望說服希特勒下台。這位元帥一直把一份列舉了元首錯誤決定的備忘錄帶在身邊,直至他被迫服毒自殺的那天。
末路英雄之死
“沙漠之狐”是納粹分子還是抵抗運動的鬥士?傳記作家雷米說:“埃爾溫·隆美爾兩者兼具。”,但這樣說並不準確,因為他至死忠於第三帝國,他被人誣陷了.
1944年10月14日12點,蓋世太保的劊子手把隆美爾在黑爾林根的住所包圍起來。一輛大卡車擋在路口。為了防止隆美爾外逃,慕尼黑和斯圖加特之間的公路也被封鎖了。
53歲的“沙漠之狐”隆美爾還有他生命的最後15分鐘。
布格多夫將軍和梅塞爾將軍把黑色賓士車開到門前。隆美爾穿上皮大衣,拿起他的元帥權仗,戴上帽子,並習慣性地拿起了房門的備用鑰匙。他猶豫了。然後他把鑰匙放在兒子曼弗雷德的手裡:“也許今天晚上我就死了,這一劫在所難逃……”
隆美爾坐在車后座的右邊,車門被關上,賓士車開動了。駛出500米後,他們停在一個有礫石坑的小樹林裡。布格多夫將軍要求梅塞爾將軍和司機多澤離開,5分鐘再回來。
後來司機回憶說:“我看到隆美爾坐在汽車后座上,顯然生命垂危。他毫無知覺地癱倒,抽噎著……他嘴裡還殘留著氰化鉀。”
傳奇人物隆美爾就這么死了。為什麼?因為隆美爾拒絕執行希特勒的命令!他希望和平!
在希特勒和隆美爾之間存在著一種“磁性”——元首和他的英雄,獨裁者和他的元帥。
非洲丟失了。隆美爾之從非洲回來之後,希特勒交給他兩把元帥權仗。希特勒私下向隆美描述過一種新的“神奇武器”。這能夠把一個成年人從3公里之外的馬上震下來!(希特勒還在夢想著計畫中的核子彈)
1943年3月,隆美爾對希特勒說:“這場戰爭我們打不贏!”希特勒生氣地回答:“有我在,任何人也別想媾和!”
盟軍攻入法國後,隆美爾計畫除掉希特勒以實現和平,“然後我就開放西線”。但他沒有直接參與剌殺希特勒的行動,他覺得“死希特勒可能比活希特勒更有危險”。剌殺希特勒的前3天,隆美爾還乘坐敞篷車視察諾曼第前線。兩架英國噴火式戰鬥機對他發動突襲。隆美爾跳起來,緊緊抓住了擋風玻璃——就像在非洲一樣。炸彈炸壞了隆美爾的汽車,他從車上滾下來,鮮血直流。副官把這個失去知覺的人拖到擔架上:他頭顱破裂,面頰骨粉碎,據說他的左眼永遠不能再睜開。
他在病床上得知刺釘希特勒的行動失敗,元首還活著。聽到這個訊息後他面如土色
隆美爾的傳記作家雷米對《圖書報》說:“他一生的悲劇是:1、當英軍襲擊阿拉曼時,他不在非洲;2、當盟軍在諾曼第登入時,他在家慶祝妻子的生日;3、當7月20日刺殺希特勒時,他躺在戰地醫院裡。”
納粹惡棍希特勒在格拉夫·施陶芬貝格在炸彈行刺中劫後餘生。
約德爾將軍曾經說過:“隆美爾元帥的叛變對元首的打擊很深。但是他不想在德國人民面前把一個曾給他帶來巨大聲譽的隆美爾推向法庭。”
1944年10月14日12點,隆美爾被迫服下了氰化鉀。
隆美爾的兒子曼弗雷德,他擔任斯圖加特市市長22年之久。《圖片報》問他:“隆美爾元帥事先知道1944年7月20日對希特勒的刺殺嗎?”曼弗雷德回答道:“他不知道。把一切寄托在刺殺希特勒的成功上,這對父親來說太危險了。他認為死希特勒可能比活希特勒還危險。”《圖片報》又問:“你父親留下了什麼東西?”曼弗雷德回答道:“英雄的光環、沙漠戰爭、騎士精神、對手的認可,在正義一方留下了悲劇性的結局。”1941年2月6日,一位身材不高但很結實的德國陸軍中將奉命來到希特勒的辦公室。他就是在進攻西歐的戰爭中名聲鵲起的埃爾溫·隆美爾。希特勒把一本印有英軍奧康諾中將照片的英國雜誌遞給他。原來早在1940年6月10日,即法國投降前10天,義大利就對英法宣,並出兵北非,進攻英屬埃及和索馬里。可是參戰不到半年,意軍卻連遭慘敗,損失了10個師。為此,希特勒任命隆美爾為德國的非洲軍軍長,前往北非挽救敗局。隆美爾告退時,希特勒用滿懷希望的目光看著他,向他點頭致意,並緊緊握著他的手。
隆美爾,1891年出生於德國符騰堡邦首府海登海姆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和祖父都是教師,母親出身官宦門第。童年時代的隆美爾是一位自覺、友善、守紀律的學生,青年時期,他體質纖弱,性格內向,有些書生氣,愛好數學和機械,對軍事並無特殊興趣。他的理想曾經是做一位工程師或飛艇技師。還是父親最了解自己的兒子。隆美爾的父親鼓勵不大願意從軍的隆美爾入伍,並親自向軍方作了推薦。隆美爾18歲加入了陸軍,先是做軍官候補生,不久就進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受了9個月的軍事訓練。
隆美爾一生奉行禁慾主義原則,不喝酒、不吸菸。上軍校時,他結識了一位名叫露西的少女。1916年兩人結婚。婚後12年有了獨生子曼弗里德。隆美爾同許多軍事家一樣,對軍事的酷愛和對戰爭的鐘情,遠遠超過對小家庭生活的迷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隆美爾是一名步兵排長,隨部隊轉戰於西線、羅馬巴亞和阿爾卑斯山地。他意志堅強,勇猛過人,刻苦耐勞,善用計謀。第一次參加戰鬥時,他率領3名士兵擊敗了20名左右法軍的進攻。1917年他任上尉連長,在喀爾巴阡山地的一次戰鬥中,隆美爾率領部隊沿著一條罕為人知的山路,連續運動50小時,俘獲敵人5000多人,火炮30門。這次大戰雖然沒有給他更多的參加戰鬥的機會,但隆美爾兩次負傷,四次獲得軍功勳章,他對戰爭的高度熱情和出色的戰鬥素質已經顯露出來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隆美爾過著一種平淡的生活,官運並不亨通,當了12年上尉。從1919年起,他歷任步兵連長、德勒斯登步兵學校戰術教員、戈斯拉爾市獵騎兵營營長、波茨坦軍事學校教員、維也納新城軍事學校校長等職。直到希特勒掌權以後,他才獲得了飛黃騰達的機會。他當戰術教官時寫的《攻擊中的步兵》被希特勒看中,1939年,希特勒決定由該書的作者擔任其大本營衛隊長。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隆美爾在最高統帥部任職。占領波蘭之後,希特勒論功行賞,滿足了隆美爾想指揮一個裝甲師的意願。1940年2月15日,他升任第7裝甲師師長。從此,隆美爾進入了他軍事上的黃金時代。
1940年5月,德軍在西線發起進攻。只用十幾天就占領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繼而侵入法國。隆美爾指揮的第7裝甲師獨當一面,負責突破馬斯河向瑟堡發展攻勢的任務。當時,馬斯河上的橋樑已被法軍炸毀,隆美爾不顧法軍炮火的轟擊,來到河邊指揮強渡。渡河時,他乘第一批船進行直接指揮。當搶占了灘頭陣地後,隆美爾又立即返回對岸指揮架橋。第二天上午,第一批15輛戰車在西岸登入,隆美爾立即指揮河西岸的德軍向法軍進攻,掩護後續部隊渡河。
德軍突破馬斯河防線,隆美爾率領先頭部隊向法軍迅猛追擊。他不顧法軍重新組織反攻的危險和個人的安危,總是沖在最前面,而其指揮的大部隊常常落在後面,以至不得不返回頭來尋找這些部隊。1940年6月20日,隆美爾裝甲師占領瑟堡,結束了進攻法國的戰鬥。在這不到六個星期的戰鬥中,他的裝甲師前進了350多公里,其中最後四天達220公里,以傷亡2000餘人的代價,俘獲敵軍9.7萬餘人,戰車485輛,卡車4000輛,火炮數百門,成為參戰的德國裝甲師中戰績最輝煌的一個師。隆美爾的突出表現,贏得了希特勒的讚賞。他榮獲一枚武士級十字勳章。法西斯德國的宣傳機器也大肆宣揚隆美爾,隆美爾逐漸變成了德軍中“戰神”一般的英雄。雖然他專橫而又抗上,但卻是極優秀極有獨到見解的指揮官。
1941年2月11日,隆美爾奉希特勒之命到北非後,立即對前線地區作了空中偵察,他認為“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2月16日,他正式接管了前線的指揮權。2月末,德軍攻占了恩努菲利亞。3月,又利用英軍調防,輕敵的有利時機,採取大膽行動,把數量不多的德軍和意軍組成混合縱隊,從塞爾提向穆爾祖赫發起進攻,向前挺進了450英里,給英軍以意外的打擊。九天之後,他又指揮部隊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區的要塞、水源和機場,占領了馬薩布萊加,把英軍逼到阿吉達比亞地區。隆美爾不給英軍以喘息機會,乘英軍立足未穩,又於4月2日攻占了阿吉達比亞。他不顧義大利最高統帥部的阻止,繼續前進,經過艱苦戰鬥攻陷了梅希里,使整個巴爾賽高原落入軸心國軍隊之手。英軍只剩下了一支被圍困在托布魯克的部隊。隆美爾的進攻使英軍損失慘重,曾指揮英軍大敗意軍的奧康諾將軍也成了德軍的俘虜。
不久,英國向北非大舉增兵。1941年11月,擁有10萬兵員和750多輛坦克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在名將奧金萊克的指揮下,發動了代號為“十字軍”的攻勢,隆美爾以3個德國師、兩個義大利軍和320輛坦克對陣。由於實力處於明顯劣勢,德軍退出昔蘭尼加。1942年1月,隆美爾得到150輛坦克的補充。20日,隆美爾獲櫟樹葉雙劍勳章,升任非洲軍團司令。不久,他守回了昔蘭尼加,由此被提升為上將。5月下旬,隆美爾又一次向英軍發起攻擊,經過一場血戰,擊潰了英團第8集團軍,並向埃及方向挺進。6月19日,他調轉頭來以3個裝甲師和一個摩托化師向托布魯克要塞進攻,14小時後將其攻克,俘獲英軍3萬多人。兩天以後,隆美爾被授予元帥軍銜。
到1942年下半年,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北非戰局開始向不利於法西斯德國的方面轉化。10月23日,英國名將蒙哥馬利率第8集團軍向德軍發起攻勢。希特勒立即將正在休養的隆美爾重新派往非洲,但已無力扭轉戰局。1943年3月31日,希特勒把隆美爾召回最高統帥部,授予他棟樹葉鑽石勳章,命他免職療養。
1943年8月,希特勒又起用隆美爾,任命他為駐義大利北部集團軍司令。1943年12月。又任命他為駐法國的B集團軍群司令,並負責沿海要塞工事的構築。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登入。7月17日,隆美爾乘車視察前線返回途中遭美國飛機襲擊,他被摔出車外而負重傷。7月20日,暗殺希特勒的行動失敗後,他被指控為謀殺希特勒的同案犯。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送毒藥給隆美爾,並傳達了希特勒的允諾:如果服毒自盡,將對他的叛逆罪嚴加保密,並為他舉行國葬,其親屬可領取陸軍元帥的全部撫恤金。否則,將受法庭審判。隆美爾選擇了前者。希特勒果然下令為隆美爾舉行國葬,陸軍元老倫德施泰特元帥致悼詞,希特勒為其送葬。此時此刻,希特勒還在利用隆美爾的聲譽為其搖搖欲墜的第三帝國效勞。
雖然隆美爾至死都在為第三帝國效勞,但他仍不失為一位戰績顯赫的傳奇式人物。在西方軍界,有人稱他為“戰爭動物”,稱他指揮的裝甲師為“魔鬼師”,英國人送給他“沙漠之狐”的美譽,有人甚至稱他為“二十世紀的漢尼拔”。這些顯然都是對於他出類拔萃的軍事造詣和戰術天才的肯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