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病菌主要為害葉片,莖也可受到侵染。葉部病斑大,近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灰白色。病斑上有不規則形的褐色環紋,並有許多深褐色小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由殼針孢屬的另一種病原(Septoria sp.)引起的病斑與上述略有不同,即病斑形狀不規則,邊緣水漬狀,灰白色,淡黃色至灰褐色,嚴重時全葉枯死。
病原特徵
1.黃芪殼針孢(Septoria astragali Desm.)分生孢子器著生於葉片正反兩面的病斑上,但以葉片正面著生為多。分生孢子器扁球形或近球形,埋生於表皮下,有孔口,突破表皮,器壁膜質,深褐色,直徑 80-130微米,分生孢子鞭形或線形,無色,微彎至彎,頂端鈍尖,基部近平截,多數為3-8個隔膜,並有顆粒狀內含物,大小多為 80-120微米×3微米。
2.殼針孢屬未定種(Septoria sp.)分生孢子器較上述略大,近球形的直徑為82-178微米(平均110微米),扁球形的為96-178微米×69-151微米(平均139-114微米)。分生孢子鞭狀或針狀,稍彎,少數直形,上端細尖,下部略呈平切狀,1-3 個隔膜,大小23-68微米×2.5-5微米(平均47微米×4微米)。侯天爵等在內蒙古東部和遼寧西部地區,發現另一種殼針孢(Septoria sp.) 引起沙打旺黃斑病,是當地沙打旺生長前期發生較普遍的一種葉病,病株率常達80%,造成植株下部1/3-2/3的葉片提早脫落。該病症狀特點是葉片上出現褪綠黃斑,無明顯邊緣,隨後在褪綠斑的葉片背面出現一些黑褐色小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擴大或相互匯合,至整片小葉變黃,分生孢子器也隨之布滿整個葉片的背面。分生孢子器初埋生,後突破表皮,扁球形、近球形,器壁深褐色,直徑多為110-160微米。分生孢子無色,具1隔膜,針狀,兩端鈍圓,或基部)端略呈平截狀,大小35-50微米×3-4.5微米。此菌與引起斑枯症狀的Septoria sp.相似,但在所有被觀察的分生孢子中,未曾發現有2或3隔的,葉部症狀似乎也不相同,故推斷它們並非同一個種。
分布與危害
本病發生在內蒙古、河北、遼寧和北京等地,與前述幾種沙打旺病害相比較,其為害性是較小的,當屬次要病害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