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

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

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鑒於約克級成功的設計,德國人決定建造一級加強火力的改進型約克級裝甲巡洋艦,這就是日後鼎鼎有名的沙恩霍斯特級該級巡洋艦與約克級外形極其相似,均為高幹舷、長艏樓船型,同樣是4座等尺寸的高大煙囪,還擁有前後對稱的、中部設有大型戰鬥桅盤的筒形主桅,在外觀上非常相似沙恩霍斯特級的主尺度如下:船身全長144.7米,水線全長143.9米全寬約21.64米,吃水約8.38米,標準排水量11616噸,滿載排水量為12985噸沙恩霍斯特”級的水線裝甲帶最厚處達到150毫米,向艏艉方向逐漸減少,最薄處76毫米;炮塔正面防護是全艦最堅固的地方,裝甲厚度約180毫米,炮塔座圈裝甲厚度也是180毫米;甲板裝甲仍然相對較薄,沿用舯部較厚向艏艉逐漸削弱的設計,最厚處63毫米。

基本信息

簡介

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
推進系統為三脹式蒸汽機組,三軸推進,設計額定輸出功率增至26,000馬力,設計航速22.5節建成服役後,該級裝甲巡洋艦的實際航速均不低於23.5節作為“盧恩”級的放大型,“沙恩霍斯特”的武器得到了加強,裝備210毫米40倍口徑主炮8門,其中4門以雙聯裝形式安裝在艏艉中心線的主炮塔內雖然德制210毫米火炮的身管長度不及英制203毫米45倍口徑火炮,不過這4門主炮的最大仰角可以達到30度(比後者多出10度)!——是當時戰艦火炮仰角最大的,也因此獲得了14,900米的最大射程;另外4門分別安裝在兩側舷的炮廓內(恰好是“盧恩”級最高一層副炮的位置),另外88毫米速射炮增加到16門,其中8門分別安裝在艏艉樓內的炮廓中,這些細節是區分“沙恩霍斯特”級和“盧恩”級的重要標識!
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
當然側舷安裝的4門主炮的仰角和射界必然受到更多的限制,效能不如前4門主炮這樣的布置還擠占了副炮甲板的空間,她只在側舷更低一層的位置安裝了6門150毫米副炮,每舷只有3門從此也可以看到背負式炮塔出現以前,在戰艦上多裝主炮所面臨的尷尬“沙恩霍斯特”級的火炮射速較快,其主炮的射速均為4-5發/分鐘,高於同期英國製造的234毫米和203毫米火炮,幾乎與德制150毫米速射炮相當,而且數量上占優勢——當時各國海軍裝甲巡洋艦的多數裝備7.5-9.2英寸(190-234毫米)主炮2-4門儘管“沙恩霍斯特”及的火炮安裝方式使得非交戰一側的主炮無法瞄準目標,但是以側舷對敵時仍然可以一次發揮6門主炮的火力,顯然占有火力強度的優勢雖然裝備了更多的主炮擠壓了艦上的空間,她們的副炮數量偏少不過在近戰中也能夠發揮6門210毫米炮和3門150毫米炮的威力,這樣就與側舷齊射4門203毫米(或者2門234毫米)火炮和7門152毫米火炮的英國巡洋艦相比差別不大,再加上她們擁有射速很快的主炮,就完全彌補了副炮數量不足的缺陷唯一的不足就是安裝於炮廓內的主炮仰角太小,射程和射界比炮塔內的主炮差了很多,在遠距離交戰的時候仍然只能4炮齊射儘管如此,她們仍是德國海軍的驕傲,也被公認為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裝甲巡洋艦該級裝甲巡洋艦包括“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均以拿破崙戰爭時代的普魯士著名將領的姓氏命名沙恩霍斯特本人不僅是拿破崙戰爭時期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手下的得力將領,還是一位著名的軍事改革家,他將參謀本部這一機構融入軍事指揮和管理體制的做法,被許多國家沿用至今
“沙恩霍斯特”級二號艦“格奈森諾”號於1904年12月率先開工,建造地點是威塞爾船廠;一個月後“沙恩霍斯特”號在漢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廠安放第一塊龍骨兩艦分別於1908年3月和1907年10月竣工,平均造價超過19,780,000馬克。

歷程

加入公海艦隊的“沙恩霍斯特”級先後被派往中國青島,“沙恩霍斯特”號於1910年成為德國東亞巡洋艦隊的旗艦戰爭爆發後,“沙”、“格”兩艦率領駐紮在青島的德國巡洋艦編隊突入公海,四處襲擊協約國據點和交通線11月初,這支德國艦隊在智利克羅內爾附近海域殲滅了英國皇家海軍西印度艦隊第四分隊英國朝野為之震驚,隨即派出重兵圍剿斯佩的艦隊雙方從正午戰至天黑,儘管斯佩經驗豐富,麾下的官兵也訓練有素,但是實力的懸殊讓“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諾”號在進行了英勇抵抗之後雙雙戰沉,結束了短暫而傳奇的一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