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衛生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8戶,有鄉村人口136人,其中農業人口136人,勞動力8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多民族混居地村。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0人,參合率 94.2%。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 距離鎮衛生所2.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5公里。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28戶通自來水。有28戶通電,擁有電視 機農戶1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53.5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戶(分別占總數的 32.14%和 28.57%)。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沙石路面;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5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7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戶。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5.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3萬元,占總收入的 42.6%;畜牧業收入19.9 萬元,占總收入的43.9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56頭,肉牛13頭,家禽635隻);林業收入1.8萬元,占總收入的 3.83 %;第二、三產業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 4.19 %;工資性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4.53 %。農民人均純收入221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人,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2人。
文化教育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塘子邊國小,中學生就讀到追栗街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0公里,距離中學2.50公里。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人,其中小學生12人,中學生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0.1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元(人均0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50萬元,有固定資產0.7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5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農戶的各種補貼公示;農戶的集資酬勞情況等。
基層組織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設中共黨支部1個,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4人,黨員中男黨員4 人,無女黨員。團員12人。
發展重點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基礎設施。(1)村內道路是水泥路面,雨天民眾外出較為方便。(2)乾旱季節民眾生產生活用水難。2、該村是民族雜居地,文化素質偏低,科技意識淡薄,經濟發展慢。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強與上級部門的聯繫,採取民眾出勞力,積極爭取他們在資金或物資上的扶持,解決村內的基礎設施建設。(1)村內道路改造,解決民眾雨天外出的問題;(2)新建小水窖,解決民眾乾旱季節生產用水難問題。2、擴大玉米雜交化面積,保證糧食作物高產、穩產,在生產用水解決的條件下,發展蔬菜、甘蔗種植業;依靠科技,加快豬、牛、羊以及雞、鴨、鵝的發展,提高每戶的畜禽存欄和出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