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95畝(其中:田54畝,地341畝),人均耕地1.8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36畝;荒山荒地23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全村有20戶通自來水,有2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分別占農戶總數的44.44%和55.56%)。有4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6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戶(分別占總數的31.1%和31.1%)。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公里。全村擁有機車4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戶。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45戶都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6.4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1萬元,占總收入的49.77%;畜牧業收入 17.53萬元,占總收入的37.7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53頭,肉牛2頭);林業收入5.34萬元,占總收入的11.51%;第二、三產業收入0.44萬元,占總收入的0.95%;農民人均純收入148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0人(占勞動力的0%),在省內務工0人,無省外務工。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2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4.26%。該村目前正在計畫大力發展草果、八角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5戶,共鄉村人口220人,其中男性116人,女性104人。其中農業人口 220,勞動力99人。該村以漢族、苗族為主(是漢族、苗族混居地),其中苗族84人,漢族82人,其他民族54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8人,參合率67.27%。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8公里,距離鄉衛生院30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45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馬馬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白雲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8公里,距離中學3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人,其中小學生16人,中學生6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政務、財務,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的方式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47.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的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黨員總數1人,黨員中男黨員1人。該村有團員1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村生產力低下;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強;村內道路、人畜飲水、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薄弱,交通基礎設施雖有所改善,但通達深度、通車質量都存在較大問題;醫療衛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水平普遍較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按照“建設大通道,發展大產業”的思路,穩農,興畜,種林果(八角、竹子、草果、砂仁);重教,抓交通,護生態.促進馬馬農村經濟發展。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1571元增加到170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