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話找話:決策還是拍腦袋

沒話找話:決策還是拍腦袋

《沒話找話:決策還是拍腦袋》的主要內容是:決策的實質在於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有效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判斷的基礎是對決策者所把握信息的處理、加工和提取。這種判斷可以建立在曠日持久的系統研究之上,也可以通過知覺頓悟和即時靈感來實現,抑或直覺頓悟與系統分析互動並進。系統分析主要是基於理性的準則和科學的方法而實現的。而我們經常說的“拍腦袋”則更重視直覺和靈感的功效,但並非沒有理性。專家拍腦袋,其背後有強大的相關信息儲備,迅速識別模式和關係的能力,以及老練果敢的判斷能力。所以,專家拍腦袋,有科學分析的基礎,有藝術發揮的可能,實在無可厚非。因此,“拍腦袋”,也不應該被簡單地理解為常見的主觀臆想和瞎指揮。筆者自2004年正式返國任職之後,已經攢了四本與管理有關的閒話集子。《決策就是拍腦袋》、《段子麻袋裝管理》、《管理的偏見》以及《葉公品龍》。《沒話找話:決策還是拍腦袋》是馬浩的又一企業管理力作,將刊行於2005年末的《決策就是拍腦袋》中的大部分文章,作為《沒話找話(決策還是拍腦袋)》內容的補充。定名為《沒話找話:決策還是拍腦袋》。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決策就是拍腦袋》刊行於2005年末,初版現已脫銷。考慮到其中一些文章對新近的讀者可能仍有裨益,而且本人在北大國際MBA的教學與培訓對該書仍有需求,於是精選了其中大部分文章,作為《沒話找話:決策還是拍腦袋》內容的補充。定名為《沒話找話:決策還是拍腦袋》。掌權的機制與專權的秘密、職業經理人的道德底線與倫理誤區、有關管理思想的奢盼。

作者簡介

馬浩
北大國際MBA項目教授兼學術委員會主任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
日本名古屋商科大學研究生院教授
1994年獲德克薩斯大學商學院戰略管理學博士學位
1989年黃河大學經濟管理系研究生班畢業
1987年獲北京工業學院管理工程系工學學士學位

圖書目錄

其實都是沒話找話(代自序)
企業家的風範:夢想加折騰
夢想加折騰
有關折騰的一些思考
企業家與蛋炒飯
企業家的自信和樂觀
游擊隊的使命定位與自律
士兵與將軍
管理者的要務:決策與執行
管理者應該問什麼樣的問題
決策就是拍腦袋
獨裁管理者的法寶
掌權的機制與專權的秘密
職業經理人的道德底線與倫理誤區
別拿諸葛亮不當幹部
管理學的尷尬:科學與迷信
管理學的迷信與科學
管理學與經濟學的根本分歧
玩火的嘗試與啟迪:理論思維的實用意義
大而無當之老生常談
有關管理思想的奢盼
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
企業的使命:內在邏輯與社區期許
企業為什麼存在
職業合法性與社會合法性
錯誤的期許與職業合法性的缺失
功利主義的泛濫與杜區精神的消亡
大賣場中的過客以及日益喪失的社區
MadeinChina什麼時候崛起
企業文化的實質:人與任務的平衡
你以為企業文化是什麼
企業文化的功能和表象
企業文化的傳承
企業文化的優劣
群體思維與團隊共識的管理啟示
組織公民行為的個體基礎
人力資源的素養:職業化與合適性
職業的關鍵是門坎兒
豬也可能會飛
諧趣園內賞和諧
性感·架子·職業做派
想掛千頃牌的地主願意雇飯量大的長工
獨裁領袖與真才實學是兼容並包的前提
與人打交道的挑戰:務實與務虛
名義和藉口
承諾和參與
規矩就是規矩
開飯館兒的堪薩斯牙醫
從午餐肉和葡萄酒說開去
賊絕對是市場經濟
沒話找話:推心置腹與花言巧語
避實就虛巧把戲:喬丹買不起生髮劑?!
從徵婚廣告到戰略定位:言詞模糊之絕妙佳趣
你不過是在掛了大學牌子的院子裡睡了四年而已
信仰與修煉:真假之辨的關鍵
喜好到處支招的經濟學家們可以休矣
排名的誘惑與災難:總有一款適合你
決策還是拍腦袋(代後記)

後記

決策的實質在於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有效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判斷的基礎是對決策者所把握信息的處理、加工和提取。這種判斷可以建立在曠日持久的系統研究之上,也可以通過知覺頓悟和即時靈感來實現,抑或直覺頓悟與系統分析互動並進。系統分析主要是基於理性的準則和科學的方法而實現的。而我們經常說的“拍腦袋”則更重視直覺和靈感的功效,但並非沒有理性。專家拍腦袋,其背後有強大的相關信息儲備,迅速識別模式和關係的能力,以及老練果敢的判斷能力。所以,專家拍腦袋,有科學分析的基礎,有藝術發揮的可能,實在無可厚非。因此,“拍腦袋”,也不應該被簡單地理解為常見的主觀臆想和瞎指揮。
公眾和媒體喜歡天經地義、不容置疑地將“拍腦袋”和“盲人瞎馬,夜半深池”聯繫在一起。這實在是對拍腦袋的習慣性誤解和無端的非難。在複雜的組織體系內,比如一個大型企業,由於任務環境複雜、制度設計缺失、人事政治困擾、決策者認知偏差,以及時間壓力和成本約束等諸多限制,管理決策很難產生於完全系統和理性的分析與制定過程中。不是決策者不願意去嘗試,而是基本上不可能。由於高層管理決策注定必須面對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決策總是在不完善的條件下進行的,常常沒有機會通過各類實驗進行模擬,往往沒有可能在事前做出有針對性的準備。
什麼樣的決策者在決策時拍腦袋?答曰:最聰明的決策者和最愚蠢的決策者。最聰明的決策者知道,面臨高度複雜和不確定的決策環境,拍腦袋是必需的,除此以外,別無他法。拍腦袋,需要高度的智慧,豐富的經驗,果敢的出手,最終的擔當。最愚蠢的決策者認為,自己是最聰明的人,於是無所敬畏,為所欲為,尤其是在自己不需要為自己的決策失誤負責任的時候。正是由於許多愚蠢的決策者無知無畏,剛愎自用,釀成悲劇苦果,才導致大家對“拍腦袋決策”本身的全面詆毀和深惡痛絕。天才與蠢才之間驚人的相似之處,就在於都是與眾不同。但同樣是拍腦袋,成色差大發了。
那其他人呢?一般決策者,既不愚蠢,亦非天才。他們並不勇於為解決問題而積極主動地去決策。大凡遇事,就引經據典,訴諸規章制度和組織程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從不直接地應對衝突與危機,避免承擔臨機應變所帶來的責任和後果。對於穩定環境下的組織中面臨的常規任務來說,這種按程式辦事的做法倒也無礙大局,甚至在某項情況下是必要的,或者非常必要的。不疼不癢的決策,往往都是非常科學理性的決策。這種情況下,基本上無所謂決策不決策。循規蹈矩而已。
然而,對於一個面臨激烈競爭和複雜多變的環境,迅速發展壯大的組織而言,尤其是高層決策,沒有一定的組織程式和既定的經驗與慣例來指導決策,拍腦袋則是勢在必然。因此,高層的決策者通常是很孤獨的,正是因為他們必須拍腦袋決策。而拍腦袋其實上是一種很奢侈的技術活。蠢才當政,不亂拍腦袋,尊重程式,也許不會錯得出格,但肯定不會有所成就。然而,畢竟,不犯錯誤,少犯錯誤,只不過是決策的最低境界。長期而言,要發展,要進步,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在永不停息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中應對挑戰,嘗試摸索。因此,問題的關鍵,在於要讓那些英明善斷的領導掌權,那些懂行對路的專家決策。說白了,該誰拍腦袋,誰就拍腦袋,方為上策。
(2009年12月31日于海淀北京大學中關園)

序言

隨便打開任何一本商務暢銷書,那隻熟悉的警鐘便會不厭其煩、不由分說地再次一本正經、推心置腹地敲響:傳統的管理模式(或者分析方法)已經不再管用了,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採用本書中首次推出的全新的視角、理念、戰略、方法、指南、秘訣等才能在新的時代里立足,在新的環境下生存。如此云云。什麼是傳統的管理模式或者分析方法呢?當然是指該書出版以前的所有曾經真實地存在抑或被傾情地鼓譟過的玩意兒啦!自然也包括這些暢銷書作者(公認的大師、自封的大師和各類準大師們)本人六個月前說過或者寫下的東西。真是科學發現與日俱增。可謂理論創新層出不窮。
暗自思度,有時禁不住會為這些管理學大師們扼腕嘆息。這么超強的悟性、深切的洞察、神奇的創造、迅猛的高產,浪費在管理學這么低俗的學科上實在是可惜了。如果這些高人們去研究醫學,那該多好!很可能世界上已經沒有治不了的病了,各種惡性腫瘤癌症或者愛滋病什麼的,可能已經平均擁有若干種以上妙手回春的常規治療方法了,而且是隨到隨治,即治即走,不用住院,不用開刀。以此推之,醫學院裡面也應該早已春潮湧動,熱火朝天,講的已經不再是什麼大循環、小循環等基礎理論,而是實戰派的最新方法與攻略,比如白血病一周搞定七步法。
以此推之,市場上幾乎沒有或者很少有什麼實戰派大師教你如何當籃球教練或者教你如何跳高跳過2米以上的書籍。運動場上,你玩不轉,立馬就被觀眾轟下去了,不管你是否讀過多少最新戰法和秘訣。就連你自己也可以很清楚地判斷這些戰法和秘訣是否真正奏效,你只需比較一下自己被觀眾轟下去需要的時間的長短即可。
而管理則不同了。天曉得你的管理方法是否有效,你是否真正在不折不扣地使用某一種方法或幾種方法或者你的績效究竟是歸因於你的管理方法還是取決於其他因素(比如運氣)。因素很多,因果難辨。於是,這便給予那些販賣各種最新管理理論和方法的人以可乘之機。越是紙上談兵的領域,越是容易出現所謂的理論創新。因為連舊的是什麼,大家也未必清楚。越是真槍真刀玩命,越是沒有機會清談。如果你不稱職,人人清楚得見。
理論與方法之結果越是不容易檢驗,就越是需要為自己的理論與方法造勢宣傳。其實,只有在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之上,熟練的從業者才可能有進一步的發揮創造。整天跟風趕時髦,只能是生活在一知半解地咀嚼別人不斷更新的語境的尷尬境界。然而,如果某本書說要老老實實教給大家一些基本功,那么此書基本上不會有多少人看。練基本功多慢呀?!大家需要的是速成秘訣,最新指南。於是,倒賣管理理論與方法的人們必須不斷花樣翻新地推出所謂新發現,變著法兒的尋找新的說法與概念。
這,其實就是沒話找話。完全是為了賺取眾人的興趣與好感,使其仿佛覺得耳目一新。“當我沉默的時候,我感到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魯迅如是說。問題是,這年頭,你充實,沒人知道。你叫賣,或許覓得三兩知音。你不說話,別人不知道你到底是故作深沉還是濫竽充數。拉出來單練,白紙黑字為證,也給大家一個褒貶的口實。說穿了,到底還是虛榮心作祟,擋都擋不住。在下還達不到“人不知,而不慍”的境界。其實,樹人先生也沒有在“沉默中消亡”。您沒看,新版魯迅全集出了18本呢。
筆者自2004年正式返國任職之後,已經攢了四本與管理有關的閒話集子。《決策就是拍腦袋》、《段子麻袋裝管理》、《管理的偏見》以及《葉公品龍》。到了《葉公品龍》,自覺已經是強弩之末。本來覺得已經無話可說,但又覺得魯縞畢竟微薄,不免就想再弩一把。於是,禁不住誘惑,又厚了臉皮、硬著頭皮將筆者在《銷售與管理》的專欄寫作繼續下去,名曰《沒話找話》。此篇小文,便是該專欄的開篇,本意是先給各位看官告個罪。一不留神,卻又被打扮成了時下這本集子的前言。
拙作《決策就是拍腦袋》刊行於2005年末,初版現已脫銷。考慮到其中一些文章對新近的讀者可能仍有裨益,而且本人在北大國際MBA的教學與培訓對該書仍有需求,於是精選了其中大部分文章,作為本書內容的補充。定名為《沒話找話:決策還是拍腦袋》。在我完成此書的編纂之際,不禁感慨於自己數十年的求學歷程。我之所以還能算是一個讀書人,除了我父母的教誨和恩養之外,我奶奶對我的影響格外深遠,至今令人難忘。奶奶對我的教誨是樸素而真摯的:“要吃如意飯,還得自己乾”,“讀書就是種錢”。奶奶的話一直鼓勵著我自強不息,在書海中遨遊。雖然在下並沒真正收穫幾個錢,“種錢”的過程還是很愉悅的。感謝奶奶的指引,我把這本書獻給對她的無限思念與追憶。
馬浩 謹識
2008年6月3-5日于海淀上莊
2009年12月31日於北大中關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