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連婠

沈連婠,女,教授,1969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93年入黨,中國科技大學工程科學學院教授。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沈連婠 教授:

同時注重科研成果與教學研究、教學改革相結合,從事現代教育技術研究。

科研:科學院、安徽省級三等獎四項

教學:安徽省級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

研究成果

叉車車架的CAD研究

安徽省重大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

非機械類機械製圖網上課程的研製

獲2001年安徽省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教高2001(06),2001.3.28

機械製圖網路教學軟體

獲2001年省高教組一等獎(教秘(2001)494

機械製圖網上課程的研製

中國科大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0.11.10

科研工作:

90年代以來從事CAD、CAM、CAE、光機電一體化和微細加工研究,近年來主要從事基於網路的數位化設計和數位化製造技術的研究,同時將科研與教學研究相結合,從事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

其間,承擔過的相關研究課題主要有:

承擔過的相關科研課題主要有:

基於web的可視化實時協同設計環境研究???

基於web的CAD研究

基於特徵的CAD/CAM一體化軟體研製

基於圖形誤差反饋的MEMS微結構深度光刻模型計算機仿真研究

基於LIGA技術的微型機械研究和基於圖像技術的微型機械測試技術研究

三維光成形與LIGA相結合的微型機械研究

新型加速器高頻腔冷卻系統的數位化設計和結構最佳化

基於有限元的電子槍結構的最佳化設計

叉車車架的CAD研究

光機電一體化的磁場測量機測控系統研製

加速器束流檢測系統的標定系統裝置研製

新型雷達的關鍵部件的CAD研究

車削加工中熱變形誤差的計算機自動補償研究

教學科研課題:

省級精品課程:“機械製圖”

省級重點教改項目:基於web的分散式實驗教學管理系統的研製

校級精品課程:基於web的《機械製圖》教學系統研究

教學工作:

承擔過的課程:

研究生課程:《工程中的有限元法》*,《微細加工技術》*,《現代製造技術》。

本科生課程:《機械製圖》*,《AutoCAD》*,《機械CAD》,《傳熱與熱變形基礎》。

* 者為現承擔課程。

最新發表論文:

李木軍 沈連婠 趙瑋 范明聰 王曉東 劉靂頲鄭津津,部分相干光在紫外光刻中的傳播及衍射效應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07年37卷第1期,25-30

Shen LG, Li MJ, Zhao W, Zhou ZQ, Li Y, Wu M, Zheng JJ,Web based cooperative virtual product design environment shared by designers and customers,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IN DESIGN II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865: 384-393 2006.?

Zhao W, Shen LG, Li MJ, et al. Approach of interactive operation of VRML model in virtual collaborative design,PROCEEDINGS of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in Design, MAY 03-05, 2006, VOLS 1 AND 2 : 1168-1172.

曹磊 徐廣為 沈連婠,用多尺度方法分析熱噴塗層應力,材料科學與工藝,2006年 14卷 1期,22-24

李紹青,沈連婠,裴元吉,2m加速管冷卻系統的數值模擬和最佳化設計,核技術,2006年 29卷 7期,551-555

周自強,沈連婠,李木軍,趙瑋,伍梅,鄭津津,面向用戶的虛擬設計環境的研究,機械工程學報,2005年 41卷 6期,137-142

周自強 沈連婠 趙瑋 李木軍 鄭津津,基於Web的虛擬設計中VRML實時模型的可互動處理方法,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5年6期,1371-1377

伍梅,沈連婠,劉亞明,趙瑋,李木軍,鄭津津,基於Web的CAD系統中最小不規則封閉區域的識別方法,工程圖學學報,2005年 26卷 4期,36-40

曹磊,沈連婠,洪義麟,裴元吉,電子簾加速器中陰柵組件結構的數位化設計,強雷射與粒子束,2004年 16卷 11期,1485-1488

沈連婠,王筠華,王貴誠,何 新,趙建賓,李曉光,姚建平, 朱陽斌,束流位置監測系統的研製及其在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二期工程中的套用,強雷射與粒子束,2002年 14卷 5期,783-786

曾發表論文:

束流位置檢測系統的研製及其在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二期工程中的套用 強雷射與粒子束2002,第14卷,第5期

基於特徵宏語言的遠程協同實體建模研究 現代製造工程,2002,12

基於網頁的協同設計環境的研究 現代製造工程,2002,12

CAM中的刀具管理 工具機與液壓,2001,12

微光成型法三維成型裝置的研製 機械設計與製造, 2001, 4

微光成型法微細光束紫外光源的研製 光學工程,2001,5

製造網路化技術及其在三維快速原型製造中的套用研究 機械工藝師,2000.10

CAM中的刀具管理 工具機與液壓,2001

智慧型化孔加工CAPP的研究開發 機械工藝師,2000.10

微光成型法三維成型裝置的研製 機械設計與製造,2001,4

微光成型法微細光束紫外光源的研製 光學工程,2001,5

Web分散式開發模式DNA的探討 計算機套用研究,2000.8

電容式加速度計結構的建模與仿真 光學 精密工程,1999.8

雷達天線座有限元分析及最佳化設計 現代雷達,1998.12

CAM中的工程數據結構及其管理 機械工藝師,2000.10

智慧型IE-CAM軟體中孔模型的研究 製造技術與工具機,2000.11

基於Helix Design & Modeling 的套用開發中的COM技術 計算機工程,2000.11

BPM定標系統及其套用 核技術(已有錄用通知)

微光成型法平面輪廓掃描路徑的生成 現代製造工程,2001.9

微光成型法圖形數據的提取和處理 製造技術與工具機,2000.9

基於I-DEAS的用戶環境二次開發的研究 計算機工程,1999.3

電容式微加速度感測器的現狀及研究方向 中國機械工程,1998,9

科里奧利質量流量計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儀表技術與感測器,2001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web Based Course of Mechanicel Drawing. 6 Proceedings of IceCE,2001,Xi’an,Sept.16-18

Research of Micro Feature Language 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ing on the Web Proceedings of IE&EM’ 2002 and IceCE’2002

國際合作:

1988-1990年作為訪問學者赴德國漢堡DESY

1985和1994年兩次赴日本東京大學開展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的合作研究

200 2000年以來,與日本YEC公司合作研製基於特徵的CAD/CAM一體化軟體和AutoCAD 的二次開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