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槐樹生態園

沈丘槐樹生態園

育苗社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成立於2001年10月,地處茶店子西面,東以北街,南街,安蓉西路為界,南以營康西路為界,西臨金泉街辦,北臨金牛大道。主要以自然地貌為主。

沈丘槐樹生態園位於美麗的沙潁河畔,沈丘縣城所在地槐店鎮北鄰,南洛高速南端,總占地面積500餘畝。沈丘槐樹生態園建設項目是沈丘縣委、縣政府今年確立的一項重點工程、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加快該縣城鄉建設、推進城市化進程的一項戰略舉措。沈丘槐樹生態園主要以自然地貌為主,利用原有的坑塘,整合水系建成水上樂園;利用挖坑取土堆積土山一座;建設園區道路、橋涵、亭榭、廣場等工程;引進栽植全國各地的槐樹品種,建成全省乃至全國聞名的槐樹品種資源基地;以槐園為平台,成立槐樹產業研究所,開發槐藥、槐酒、槐蜜、槐茶、槐食等系列產品,努力打造以槐店、槐園、槐山羊為主的“三槐”文化品牌。
沈丘縣中華槐園槐樹生態園沈丘縣中華槐園槐樹生態園

槐樹與沈丘的淵源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數百年來,這首民謠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婦孺皆知。如若追尋它的由來,還得從明朝說起。明孝宗為開發豫東平原一馬平川的土地,發展經濟,增加國庫收入,便下令從山西洪洞縣移民到豫東開荒種地。又於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割陳、項、潁邊隅復置沈丘縣縣治。五戶為一保,十戶為一什的移民,到河南之後被分派到各地居住落戶、開荒種地。其中有一什來到現在的沈丘縣槐店鎮,他們見這裡一片荒涼,啥房屋也沒有,只有一塊高地上長著一棵大槐樹,便依樹而居。當時人們出門遠行或做生意,都是靠騎馬、騎驢、駕車、推車、或肩挑背馱、或在河裡行船。大槐樹緊鄰寬闊的沙潁河,是東去西往的必經之路,也是南來北往之要衝。於是大槐樹下的人家就成了來往船家和擔挑推車趕路商賈客歇腳地。隨後有了埠口,有了埠口來往的人更多,於是就有人蓋房起店開辦起作坊來。有店有鋪有作坊有酒肆逐漸就形成了集市。時間長了,來往行人就稱這裡為大槐莊、槐樹店和槐坊店。後來,又簡稱為槐店,一直到今天。
1951年沈丘縣委、縣當局由老城鎮遷至槐店鎮。如今,經沈丘縣人大常委會審議並確定槐樹為沈丘的“縣樹”。
槐樹這一原產於中國北方的平常樹種,由於傳奇的大槐樹根祖文化,在沈丘人民的心目中特別崇高。為了區別原產於北美的刺槐(洋槐),被密切地稱為家槐。坎坷相間、俯仰生姿的槐樹,樹形高峻,喜光、根深,生長靈敏。其羽狀複葉和刺槐相似,但刺槐的葉略透明。家槐的花為淡黃色,可烹調食用,也可作中藥或染料。沈丘人對槐樹的鐘愛由來已久,自有槐坊店至今,人們世代喜好栽植槐樹。槐樹在沈丘人的眼中是一個繁華祥瑞的樹種,在城鄉傳播著“家栽土槐,繁華三代”“門前三棵槐,福祿壽俱來”等說法。槐樹還被傳說為愛情樹,戲劇《槐蔭記》中大槐樹說媒的韻事傳播至今。在沈丘城鄉栽植最多的是槐樹,每當春夏時節,槐香沁民氣脾、槐蔭清冷,是人們消夏避暑的最好行止。
槐樹渾身是寶,其奉獻精力代表著一種崇高風致,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更是人們心田深處那迢遙的影象。槐樹寓意著祥瑞,漢代有人因此以為“槐,就是望懷的意思,人們站在槐樹下弔唁遠方來人,想與來人同找變亂”。這實質上是人們對喜幸虧槐蔭下乘涼徵象的一種人文表明。大概是槐樹適宜人們乘蔭乘涼,槐樹還是繁華身份職位的象徵。《周禮·秋官》記錄:周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見天子時,站在槐樹下面。三公是指太師、太傅、太保,是周代三種最高官職的合稱。後人因此用三槐比喻三公,成為三公宰輔官位的象徵,槐樹因此成為我國聞名的文化樹種。
在沈丘中華槐園內,槐樹品種的栽植布局不但雅觀,且講求科學操持。這些槐樹中,有的陳腐滄桑、齒豁頭童;有的鬱鬱蔥蔥、千嬌百媚;有的姿態各異、虬枝婆娑。這些槐樹從花形上分,有的紅紅火火,宣揚怒放;有的亭亭玉立、含苞待放;有的猶抱琵琶、害臊開放……在槐園的東部蒔植著面積約200畝的紫花槐樹,遠遠望去好像是一片落霞,紫紅的槐樹花蔚為壯觀。在槐園的西側蒔植有面積100多畝的國槐,微黃的槐花就像碧綠的湖水中翻卷著的浪花,讓人好像置身於花海中,美不勝收。
在槐園的大門口,有兩棵樹齡上千年的把門樹,右側的一株被譽為“中華槐王”,胸徑達1.53米,樹冠巍峨,是從山西與陝西兩省接壤處的深山裡移栽過來的。其運輸的進程也頗費周折,當時是隆冬時節,槐樹斬枝只留主幹,由十多名園林工人歷時3天多時間運回沈丘。在栽植前,為確保成活率,由天下最聞名的槐樹專家訂定栽植方案,舉行跟蹤養護。本地人風趣地稱這棵樹為“千年古槐樹,胸圍5米5,看著沒多粗,仨人摟不住”。聽說,到槐園嬉戲的人,總會到這棵樹下合影留念,摸一摸樹幹,渴望防病健身。
該縣還打算把槐園建成周邊遷民懷祖祭祖的重要場所,傳承歷史,並與山西洪洞大槐樹公園遙相呼應,形成以黃河為紐帶的根文化氛圍。
槐園目前被確認為國家948項目槐樹品種研究基地;中央美院、中華美院兩個學院的寫生基地;河南省生態文化示範基地,河南省林業科學研究基地,山東聊城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和校外實習基地。省林業廳2011年撥出專款建設槐樹種質資源基地,市科協已批准沈丘中華槐園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