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介紹
學校2004年掛牌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是全國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南省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學校長期以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合作進取”的辦學理念,努力實現“培養高品位的學生、造就高品位的老師、爭創高品位的名校”的辦學目標,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負責”,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近四年來,學校不斷加強教研教改,有3項課題獲國家級、省級獎勵;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國際、國家級獎7項,省級獎57項,其中國際獎牌1枚,省級體育金牌15枚,科技創新金牌17枚。
歷史沿革
上溯百年的瓊湖書院
沅江市第一中學,源遠流長,有沅江最高學府之稱,上溯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瓊湖書院遷建今址。斯時,變法維新,學臣訂立學校章程,縣設國小。光緒二十九年(1903),詔改書院為高等國小堂,辛亥改制,更名沅江縣立第一高等國小校,是為沅江現代文明先導。1926年下期,高小照案停辦,籌建初級中學,1929年春,招收老國中第一班。1932年,老一班畢業後,復停辦。1942年秋,奉準於簡易師範附設國中科,招收國中每一班。1946年,始單獨設校,是為沅江縣立初級中學。解放後,附設簡易師範部,1952年,更名湖南省沅江初級中學。1958年,增設高中部,是為沅江縣第一所完全中學。
該校地處洞庭湖濱,位於沅江市城北跑馬嶺瓊湖書院舊址。今址瓊湖書院創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赤山名儒張解元聞銘破產興學,捐獻山田十石(合63畝),始於二十六年建成。清初額定,“沅學文童,歲科兩試,皆取十六名。”學習年限不定,試中秀才結業。當時主事有邑中名儒李拔貢永瀚、竇拔貢安敦、張解元聞銘以及廩生李芝山、方瑞安等。建院時,適值出籍廣西臨桂狀元張建勛回沅朝祖,題贈“瓊湖書院”匾額一方,後懸於書院講堂中梁下。
書院初立時,學臣訂立《學校章程》,規定縣設國小。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下詔改書院為學堂。光緒二十九年,頒布《重訂學校章程》。是年七月,縣令社鼎元,督同紳董李永瀚,改建瓊湖書院為沅江縣國小堂,初、高兩級,學制均四年。其宗旨“培養國民之善性,擴充國民之知識,強壯國民之氣(質)體”。設修身、讀經講經、國文、算學、史學、輿地、格致(聲、光、電、化)、圖畫、體操、樂歌、習字等課。
鼎革後的最高學府
民元改制,實施新教育,其宗旨為“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沅江縣國小堂更名沅江縣立第一高等國小校(簡稱“一高”)。設國文、算術、修身、自然、英語、音樂、圖畫、體育等課,為現代文明先導。
1920年,知縣張以祥令勸學所開辦沅江鄉村師範講習所,設“一高”內。1922年,師範講習所改為沅江縣立乙種師範學校。
1926年下期,縣“一高”照案停辦,即籌建沅江初級中學,呈準立案。翌年春,設立沅江農村師範講習所,與初級中學並立,1928年春,講習所更名沅江縣立師範講習所。秋,又更名甲種師範講習所,招收簡師第一班。
1929年1月,縣甲種師範講習所更名沅江縣立鄉村師範學校,並恢復國中班(老國中第一班)。此一時期,高小、國中、鄉師三部合一,為沅江最高學府。
1931年冬,更名沅江縣立簡易師範學校,1934年下期,改稱沅江縣立簡易鄉村師範學校,設簡易鄉村師範科。
1935年秋,簡稱創辦國中部,招收新生一班,省教育廳未準立案,學校將該班轉為簡師五班。時西路師範畢業生李田元,任校長一期。至1942年8月,方準於簡師部附設國中科,招收國中1班,高小班移往下瓊湖槐村。
1944年夏,日軍陷沅,奉命遷校漢壽龍文鄉(今軍山鋪鄉)老竹山。全校分為國中、簡師兩部,國中部設侖下劉家灣,簡師部設羅家灣,1945年9月6日,簡師部遷回縣城。中學部建址於古城塘民生工廠,斯時文卷、圖書、儀器散失殆盡。
1946年8月,國中部奉準單獨設校,是為沅江縣立初級中學。
解放後的人民一中
1949年8月14日,縣臨時治安委員會派文炳南接管沅中、簡師。8月30日,縣人民政府建立後,將沅中、簡師合併,沿用沅江縣立初級中學校名,附設簡師部,以瓊湖書院為校址,簡師停止招生,並根據《約法八章》,留用沈其為校長、暢堯農任副校長,1950年1月,益陽專署文教科任命林岳松為校長。3月12日,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沅江初級中學支部委員會,鍾如升任書記。同年8月,林岳松去職,清華大學、中山大學肄業生鍾如升任副校長。1950年9月、1951年3月、1952年2月,受縣教育科委託辦國小師資訓練班三期。1952年3月,招收簡師第十七班。11月,奉常德專員公署通知,更名湖南省沅江初級中學。
1953年3月,簡師第十七班奉命併入常德師範學校,是年下期,鍾如升調離,縣文教科第一副科長、北京鋪仁大學畢業生周實兼任校長。10月,建立中國教育工會沅江初級中學委員會,李沖天任主席。1954年5月,周實專任校長。7月16日,沅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舉行選舉,校長周實、初19班學生劉鵬當選縣第一屆人民委員會委員。
1956年8月,初34班學生祝明珠(女)參加湖南省體操錦標賽,獲少年組五項全能冠軍,等級運動員稱號,後選入解放軍體操運動隊,獲全軍運動會女子平衡木第一名等獎項。9月,建立中國共產黨沅江初級中學支部委員會,胡國棟代理書記。1957年3月,胡國棟任副校長。11月,開展反對資產階級右派鬥爭,先後錯劃周實等九人為右派分子。翌年4月,周實免職。8月,增設高中部,招收高中第一、二班。9月3日,奉縣人民委員會通知,更名湖南省沅江第一中學,是為沅江縣第一所完全中學,10月,停課一月,開展教育革命,實施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1959年10月,黨內整風,兩名教師錯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1960年上期,湖南桃源師範培訓生胡國棟任校長。8月,撤職,文國鵬代理校長職務。下期,國中新生六個班全部實行“五年一貫制”。1962年7月,李沖天任黨支部書記。自縣教育事業貫徹調整方針以來,1963年,縣二中停辦高中,原高二學生兩班併入該校。
為四化培養建設人才
1977年11月,益陽地區召開第二屆教育戰線先代會,該校榮獲先進單位稱號。此後高中畢業班實行文、理分科,分別補授歷史、地理、生物課。8月5日,楊詠欽任校長。10月5日,姜喜林任黨支部書記。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四項基本原則”為重點,以“三好”為目標,以《中學生守則》為準繩。教育學生熱愛黨、熱愛人民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為四個現代化勤奮學習,2月吳德欽復職任副校長。3月,錯劃右派改正,周實復職任副校長。6月,校學生航模小組創製的“無線電遙控反潛護衛艇”,獲省1979年度青少年科技作品中學組三等獎,並送北京展出,1980年3月,楊詠欽去職,姜喜林兼校長。4月20日,李以斌當選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貫徹以教學為中心,按教育規律辦學,為“四化”培養了大批建設人才。1981年237名畢業生報考,上線163名,達68.6%,錄取153名,其中錄取清華、北大、科大、人大、復旦、南開、浙大、上海交大等全國重點大學者65名,占42.4%。理科總分人平均408分強,超過全省大專錄取線4分強。又自1977年選調飛行學員,連續輸送羅國輝等8名飛行學員,榮獲省府、軍區招飛先進單位稱號。在“五講四美”文明禮貌活動中,獲共青團省委評為文明禮貌月先進集體,1982年下期,姜喜林去職,楚翹任副書記兼校長。是期,高中恢復三年制。1984年3月,龍新生任書記,湖南財貿學院畢業生彭元龍任校長。10月,建立中共沅江一中總支委員會,龍新生任總支書記。1985年實行工資改革,教師工資得到空前的大幅度增長。本屆畢業生235名參加高考,錄取171名,升學率為73%。高110班周石元高考總分616分,譽為全省“理科狀元”。為貫徹縣教育體制改革精神,增設機電、麻紡兩個職業班,建立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普高班與職業班相結合的新教學體系。9月10日,學校集會,慶祝首屆教師節,縣委書記孫振華等四家領導蒞會祝賀。1986年美育列入教育方針。6月,實驗大樓建成,充實圖書、儀器設備,改進教學手段。8月,湖南大學畢業生李冰玉任校長。下期,開始教師職稱評聘工作。1987年2月,開展“四項基本原則”教育,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8月2日,高135班劉希賢為搶救落水兒童英勇獻身,省人民政府追認劉希賢為革命烈士。下期,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高一、二年級開設職業技術課,是年,該校在全省各縣市第一中學校園綠化評比中,榮獲先進單位稱號。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學生素質。1988年8月,益陽師範畢業生龍新生為校長。9月,組建樹人文學社,開展學生創作活動。10月11日,縣改市,更名沅江市第一中學。11月12日,隆重慶祝建校90周年,到會校友近3000人,盛況空前。1989年3月11日,公布首屆教師職稱評聘結果,頒發教師聘書,計高級教師25名,一級教師36名,二級教師60名,三級教師3名。5月24日,化學老教師吳瑞華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稱號。8月,湖南師範學院畢業生王海青任總支書記兼校長。是年,學校榮獲湖南省政治課改革先進單位,湖南省群體工作先進單位稱號。1990年上期,學校定為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3月,益陽地區授予該校學雷鋒先進學校稱號。高168班羅衛東評為市學雷鋒、學賴寧標兵。1992年4月,高168班羅衛東選入國家物理奧賽集訓隊。7月13日,榮獲第23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牌,為我國奪得團體總分第一名建立了功勳。下期,開設國中物理科實驗班兩班。10月31日,益陽地區教委正式下文,該校升級為地屬重點中學。9月,物理教師石年春以“教書育人”被評為1993年全國教育系統過去模範。11月,地教委、各縣市督導負責同志來校評估。計80.5分,獲市第一名,達省重點中學二級標準。12日,建校95周年,編印《校慶專輯》一冊。1994年5月,高185班李正創造“高位單手釘錘”獲全國第七屆青少年創造發明三等獎,獲國家專利。本屆招飛,錄取飛行員6名,榮獲廣州軍區招飛中心、湖南省招飛特等獎。參加省中國小紀念“二戰”勝利50周年“伊嘉杯”電視大獎賽,榮獲第一名,捧回“伊嘉杯”。10月參加湖南省中學化學奧賽,高202班周小平獲省一等獎,學校榮獲優勝集體獎。1996年元月11日,現代化計算機教學室建成啟用,可容納60名學生同時上機實習。7月31日,高202班周小平獲第28屆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金牌、世界總分第一名的殊榮,其中獲國際金獎1人,國家級將7人,省級獎2人,地級獎30人。7月24日,羅志章任總支書記、校長。王海清去職。8月,校田徑代表隊參加省第五屆傳統項目學校田徑運動會,獲團體總分第二名,摘取了男子100米、200米、400米、4×400米、鉛球5枚金牌。12月3日,國家教委、省教委來校視察工作,深為讚許,15日,市政府頒發61號通知:校慶活動由市政府主辦,市直各部門、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協辦,市一中承辦。市委書記賀新、人大主任陳愛泉、政協主席周業貴任校慶籌委會顧問,市長徐耀輝任籌委會主任,市政府撥款修建一中科技大樓,並要求全面維修校舍,美化校園。之後,沅江一中被評為1997年度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列全國百強。1998年元月,市教育局將書院路國小址劃屬該校,科技大樓隨即破土動工。2月,高級教師王兆虹當選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4月8日,王茂林書記親臨一中視察。10月2日,學校舉行百年校慶盛典,返校校友逾五千人,盛況空前。
1999年3月,沅江市教育局副局長李建軍兼任一中校長。9月1日,陳再林繼任校長。1999年9月26日至29日,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第六屆田徑運動會在沅江一中舉行,沅江一中包攬了三個團體總分第一名,並獲“體育道德風尚獎”。11月,圖書館通過省合格驗收,成為省“普圖”先進單位。12月,省綠化委頒證,沅江一中成為省級園林式單位。
2000年7月高考,該校本科上線率達63.5%,超出全市上線率30個百分點,專科上線率為80%,實驗班的重點本科錄取率達89.46%,另有3人錄入上海交大少年班,體育保送生5人,飛行員4人。高考成績穩居益陽市前列。在全省中學生運動會上獲三金三銀。
申創省級重點中學
2000年8月,何春華任總支書記、校長,陳再林去職。提出“做高品位的學生,當高品位的教師,創高品位的名校”辦學宗旨。全面實施教職工競聘上崗制。8月,在安徽合肥舉行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該校選拔的獲省級一等獎(共三個省級一等獎)的作品《帶土移苗器》和《稻田育秧新革命》等獲全國二等獎。在教育部李嘉誠基金聯合舉辦的全國“長江小小科學家”科技獎勵大賽上,創新論文《稻田育秧新革命》再度獲全國三等獎,9月1日在人民在會堂舉行頒獎大會,獲獎金3.5萬元。另外《帶土移苗器》、《凹形油漆刷》、《太陽能育秧盤》及“太陽能育秧盤”的“標貼”設計共獲四項國家專利。8月31日,北京康加達發展有限公司在該校發起成立“立波助學基金會”,一次性注入特困特優學生獎勵基金11.8萬元,考上北京大學的吳鳳等為第一批受益者。10月底,學校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驗收並掛牌。4月份,湖南省第六屆青少年生物環境科學實踐活動中,由學生盧倩、周鑫榮撰寫的《制約沅江市中華鱉養殖發展的幾點探索》獲省優秀項目一等獎。2001年4月11日,益陽市教育督導活動團來校進行督導評估,學校正式掛牌為“益陽市示範性高級中學”。4月,在益陽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該校學生獲6枚金牌。5月,在益陽召開的全省中學生田徑錦標賽上,學生曾毅獲男子100米第二名。2001年7月21日,益陽市人民政府下文[益人閱(2001)47號],將沅江師範下放給沅江。該校接管沅江師範,掛牌成立“沅江一中南校區”。8月,高三年級順利遷入。9月,投資186萬元,建築面積3570平方米的學生公寓樓竣工,獲益陽市建築優良工程獎。10月,湖南省第七屆體育傳統校田徑運動會上,該校獲乙組團體總分第八名,其中周一帆破兩項(男子乙組1500米、3000米)省傳統校紀錄。11月在沅江市第十一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獲團體總分第一名,破三項沅江市中學生記錄。本年度,王兆虹老師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陳再林老師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黃藝雲、劉安華、萬山紅、趙景元被評為“益陽市學科帶頭人”。青年教師謝桂芳獲生物教學比賽省二等獎,洪小祥參加益陽市教學比武,獲英語科一等獎,黃宇鴻獲歷史二等獎,譚伏秋獲體育二等獎。學校校園水泥路面進行重新改造,新添售飯IC卡系統,學生餐桌、不鏽鋼餐具、桌椅、床鋪一批,價值66萬元。
2002年2月,沅江市委、市人大、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大家召開議教工作會議,下文決定將市體育局、市衛校轄地及原沅江師範東北角20畝空工劃並沅江一中,實現沅江一中高中部整體搬遷,拉開了申創省級重點中學的序幕,至此,沅江一中南北校區總面積擴大至400餘畝。4月,市長陳冬貴向省教育廳遞交了申報省級重點中學的申請。4月25日至28日,由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科學技術廳、湖南省環境保護局、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舉辦的湖南省第2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該校舉行。學生徐磊、黃沖、郭蕾兮發明的《樹幹輸液器》,熊江陵、范征宇、王斌發明的《枳殼電動剖切機》,李雨建、何威、胡斌的《汽車遇險自動報警顯示器》和曹婧、何海鳴、曹莉的《建設綠色生態花園》獲優秀項目三等獎。同時獲優秀組織獎。中國工程院院士、省科協主席、中南大學教授何繼善擔任評審工作委員會主任,親臨一中,並為一中題寫“校名”、“瓊院風”文學社刊名、“科學館”館名等。6月,省專家組來沅江一中初檢,對沅江一中評價很高,並寄予厚望。7月,高考成績揭曉,一中五位學生齊被清華錄取,其中胡躍明成為當年湖南應屆理科狀元,一時轟動全省。
2002年7月14日,市委、人大、政府、政協及衛生局、體育局召開協調會,協調解決衛校、體育局的搬遷問題。8月,新校區第一棟新建築逸夫樓竣工,學生食堂、國資教學樓、科技樓開建,沅師教學樓、辦公樓開始維修。10月,衛校搬遷。11月,高二、高三年級遷入新校區。12月,新校區校門、4棟學生公寓破土動工。
2003年2月,新校區教工住宿樓破土動工。3月,開始興建植物園、校園廣場,維修圖書館、室內籃球場、室外籃球場、游泳池。4月,該校在省第二十四屆科技創新大賽中奪得6項一等獎,湖南衛視作了專題報導,益陽市委書記李江、教育廳朱俊傑副廳長相繼視察一中。7月10日,沅江一中成立教育集團,何春華任董事長,兼沅江一中校長,段學文任副董事長,孫國文任副董事長兼瓊湖書院校長,劉安華、劉坤龍任董事。8月,一中組隊參加省第八屆傳統校運動會,奪得4枚金牌,破5項記錄,奪得省團體總分第三名。10月,省專家組來校聽課,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11月1日,黨總支組織黨員教師到寧鄉一中、湘潭一中、花明樓、韶山學習。11月底,文學社主編郭泰歧參加全國校園文學研討會,《瓊院風》獲“全國99佳文學社刊(報)”,郭老師作經驗介紹。12月3日,以胡立為組長的省重點中學認定檢查團來校進行了為期3天的檢查。
2004年2月,何春華去職,段學文繼任。3月,省教育廳正式下文,批准沅江一中為“省級重點中學”,並授予“湖南省級重點中學”的牌匾,至此,沅江一中創重工作結束。近四年,沅江一中投入資金6600萬元,把新校區建成了現代化的校園,固定資產近1億元。4月,省二十五屆科技創新大賽,有5項作品獲一級獎。5月,一中組織參加益陽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奪9枚金牌,獲團體總分第一,組織參加全省中學生運動會,奪銀牌2枚。7月,高考成績揭曉,沅江一中再創高考輝煌,皮秀、彭琛、趙逸翔、郭蕾兮考入清華,李凱考入北大。8月,該校學生張煦、肖瀟、郭媛媛三人的作品“攜帶型管涌快速搶險器”獲全國第19屆科技創新一等獎,此外,還獲得了英特爾英才獎,科技創新最高獎——中國科協主席獎,張照同學還獲科技發展基金“新苗獎”。9月29日,沅江一中舉行“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掛牌慶典,省教育廳將“湖南省重點中學”的牌匾授予沅江市人民政府,並“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牌匾揭幕。 一是造就了一支有梯度、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267人,在專教師220人。其中高級教師99人,占專任教師的45%,一級教師87人,占專任教師的40%。有全國模範教師2人,省級骨幹教師4人,地級骨幹教師8人。擁有一批年富力強,勇挑大樑的中年教師,有一批嶄露頭角,富有創新理念的青年教師。全校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教育教學論文300多篇,出版專著、合著20多部,一支品德高尚,業務過硬的現代化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二是改善了辦學條件,1998年學校舉辦了百年校慶,新建了科技樓,學生公寓等,固定資產增值近千萬元。2001年——2004年建新校園,校園面積增加310畝,固定資產增加到1.2億元,新建了理、化、生實驗室,建好校園網、廣播網、電視網,新購計算機280台,擁有圖書10萬冊,各類報刊雜誌200餘種,一所現代化的新校園已初步建成。
三是擴大了辦學規模。十年前,學校辦學規模在1000人左右,如今已是擁班級70個,在校學生4200人的學校。
四是形成了六大辦學特色。①奧賽培訓,蜚聲中外。近十年來,學校獲省級奧賽大獎的達58人,獲國家級獎的10人。特別是羅衛東,周小平分別獲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物理、化學奧賽金牌,使沅江一中蜚聲海內外。②科技創新,成果不斷。近十年來,該校獲省級以上科技創新金牌達43枚,已連續四年成為湖南省獲得創新大賽金牌最多的學校,特別是2004年,在成都舉行的第1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該校的“攜帶型管涌快速搶險器”獲一等獎,並獲得了英特爾英才獎,科技發展基金新苗獎,科技創新成果最高獎——中國科協主席獎。③體育競技,成績斐然。近十年,學校獲全國金牌1枚,銀牌2枚,省級金牌52枚,銀牌23枚,破一項全國青年紀錄,創兩項省傳統校紀錄,破兩項省紀錄,4項中學生田徑運動會最高紀錄,15項省傳統校紀錄。④教育科研,成果顯著,近5年來,該校有一項課題獲全國一等獎,一項課題獲省級一等獎,一項課題獲省級二等獎,其中歷史教研組的《充分利用音像教材,最佳化歷史課堂教學》這項課題,其40萬字的音像教材,光碟已在全國發行。目前還有17項課題正處於攻堅階段。⑤校園文學,星光燦爛。近5年來,《瓊院風》文學月報已發行73期,200多萬字,學生在全國各類報刊發表習作650餘篇,2000年學生李晶晶還出版了個人文學專著《還是會寂寞》文學社的作品已結集為《瓊波躍鯉》一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學校的文學月報被評為“全國首屆九十九佳文學期刊(報)”。⑥優生優培,成效顯著。近幾年,該校高考成績突出,一次性本科上線率均超過40%,特別是在優生優培方面,已積累了寶貴的經驗,2002年5個學生考上清華,2004年高考,49個學生上600分,5個學生考上清華、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