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利斯·哈里森

沃利斯·哈里森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MiesvanderRohe)1886年3月27日生於德國亞琛,過世於美國芝加哥,原名為瑪麗亞·路德維希·密夏埃爾·密斯(MariaLudwigMichaelMies),德國建築師。二十世紀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現代建築大師之一。密斯堅持“少就是多”的建築設計哲學,在處理手法上主張流動空間的新概念。他的設計作品中各個細部精簡到不可精簡的絕對境界,不少作品結構幾乎完全暴露,但是它們高貴、雅致,已使結構本身升華為建築藝術。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建築格調

沃利斯·哈里森的作品 沃利斯·哈里森的作品

沃利斯·哈里森於1930年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沃利斯·哈里森是美國眾多優秀建築師的傑出代表之一。作為一名建築師,沃利斯·哈里森是從手繪的線條出發進行構思的。然而,他的建築並不象繪畫,而是真實的,不朽的和基本的。他的建築有一個基本的格調:那就是基本的,並具有高度的技巧,而且對歷史的連續性有較深的認識。沃利斯·哈里森同時在許多方面都才華橫溢。例如:評估規劃所需時間和建築物成本預算的可靠性,建築的審美,功能以及科技品質,還有公眾和專家對他的建築物的普遍接受。他最值得稱頌的優點之一是他那種把日益增加的日常(設計)工作與一種不破滅的建築幻想相結合的才能,伴隨他那形式上的美感持續性,沃利斯·哈里森在1983年拉·維萊特公園設計競賽中的勝出成就了他的第一個重要的設計,並且讓他得以能繼續那些在《曼哈頓手稿》和《電影劇本》中的設計研究,這個公園的景觀規劃、空間序列產生了另類的社會活動,這些活動挑戰了巴黎大型城市公園傳統的功能價值。

設計競賽

聯合國總部大廈 聯合國總部大廈

從1983年起沃利斯·哈里森就開始投入到一系列競賽和建設項目中去,1986年的東京國立劇院設計就延續了在“曼哈頓手抄本”中的研究,引入了從實驗性舞蹈和音樂獲得靈感的技術,向對空間的慣常感知提出了挑戰。在1990年“玻璃影像畫廓”的設計中,透明玻璃牆,傾斜的地板產生了強烈的混亂感,傳統意義上的牆、內部空間、外部空間、地平線的關係統統披打破。在城市中的設計方案,例如1992年的藝術傳媒中心和1995年的建築學校,這兩個項目都在1999年完成,都運用了大空間來挑戰傳統的建築次序和公認的使用功能。藝術傳媒中心運用的手法是充分和J用現存的建築屋頂與後加建的傘狀屋頂之間的空隙,形成了斜坡和窄小的通道。這塊地方沃利斯·哈里森稱之為“中間存在”。而對純粹的形式和風格的否定表現在1989年的ZKM藝術與傳煤技術中心的設計競賽中,在這個設計中一個大型中庭被壓縮在一個建築之中。

在1988年Kansai機場設計競賽、洛桑橋樑城市和1989年Bibliothequede法國設計競賽中,交疊程式在建築重組中的套用得到了很好的試驗。在Bibliothequede法國設計競賽中一個很鮮明的主題就是建造一個大型公共流通廓道和一個屋頂健身場所,這個健身場所與圖書館系統里的高層樓板相交叉,這樣健身系統和文教系統就可以共存而不互相干擾。

建築思想

思想

沃利斯·哈里森設計的作品 沃利斯·哈里森設計的作品

沃利斯·哈里森在他作為建築師、理論家和教育家的職業生涯中,沃利斯·哈里森的作品重新定義了建築在實現個人和政治自由中的角色。自20世紀70年代起,沃利斯·哈里森就聲稱建築形式與發生在建築中的事件沒有固定的聯繫。他的作品強調建立層次模糊,不明確的空間。在沃利斯·哈里森的理念中,建築的角色不是表達現存的社會結構,而是作為一個質疑和校訂的工具存在。

後現代的理念——即地域性,以及形式、使用社會價值的分離——正在消失,作為對這一現象的回應,沃利斯·哈里森的設計研究激發了一個敘述性的氛圍,促使事件在建築內部自我組織,儘管他的結論是事件和空間在本質上毫無聯繫。他將自己的作品與傅考特法國哲學家,結構主義的代表,著有《監獄的誕生》、《狂喜的歷史》等的理念相結合,這一理念認為城市中的建築群不應僅從使用好壞的角度來評價,而是從它們之間是否產生不利的影響來評價。這樣屈米的作品在行為學上就有了明顯的動機。建築使用的自由度也大大加強,因為認識的擴大代替了存在的擴大。通過重新組合序列、空間和文化氛圍,沃利斯·哈里森引導使用者自發革命性地使用他所提供的空間。

工作

沃利斯·哈里森設計的作品 沃利斯·哈里森設計的作品

沃利斯·哈里森在20世紀70年代初任教AA建築學院時是成立了工作室和研究會,在那一背景下他將電影藝術、文學理論與建築相結合,發展了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者諸如R.Barthes和M.Foucault等學者的研究工作,為的是重新審視建築承擔的責任和加強建築對文化的表達。這個理論在他的建築實踐中以兩條線索來展開:一是揭露建築次序與生成建築次序的空間、規劃、運動之間的傳統聯繫。二是創造空間與空間中發生的事件的新聯繫,方法是通過變形、疊印和交叉程式。

總結

沃利斯·哈里森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的作品是他在AA建築學院所教授課程的總結,這些設計包括《電影劇本》(1977年),《曼哈頓手稿》(1981年)等。他對蒙太奇技術的運用向當代其他僅在形式上追求蒙太奇效果的建築師發起了挑戰。在亨利·培根的專著中他用對後結構主義以及自由主義者,左翼分子政治文化革命夢想失敗的揭示來回應當代建築的固有理念,並聲稱它已經走向終結。例如,超級工作室,後現代主義的一個分支,已經開始創造諷刺性的、不現實的作品,又如1969年連續紀念碑,就是對現存建築文化的批評與反設計,它就預示了建築對城市、對文化影響力能力的終結。沃利斯·哈里森則試圖在這場終結遊戲中讓自己的作品處於一個提供可能性的地位。

名作賞析

沃利斯·哈里森 沃利斯·哈里森

聯合國總部大廈(United Nations Buildings)聯合國總部大廈,美國紐約(1946~1952年)著名的現代建築。聯合國1945年成立於舊金山,應美國國會邀請,決定將總部設在美國。1946年選址時,美國J·小洛克菲勒出資購買紐約曼哈頓島東河岸邊大片街區相贈,經聯合國大會決議接受,遂定址紐約。1947年成立由國際知名建築師(包括中國梁思成教授)組成的設計委員會,設計總負責人為美國建築師沃利斯·哈里森。

聯合國總部設計主任由美國建築師沃利斯·哈里森擔任。同時成立了有澳大利亞、比利時、巴西、加拿大、瑞士、瑞典、烏拉圭、英國、前蘇聯、中國10個國家組成的國際顧問委員會。代表中國參加設計顧問委員會的是梁思成先生。設計顧問委員會先後討論了53個方案。1947年5月通過了以法國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方案為基礎的最後方案。建築方案的落實由美國建築師哈里森負責。大廈於1952年落成。

沃利斯·哈里森 沃利斯·哈里森

聯合國總部是由秘書處大廈、大會大廈、會議大廈、圖書館四棟建築組成。秘書處大樓為板片式建築,地上39層,高165.8米。其東西兩面為藍綠色玻璃幕牆,兩個端面為狹窄的實牆。大會堂匍匐在大樓的一側,頂部和側面呈凹曲線形。安理會會議樓在秘書處大樓與大會堂之間,臨靠河面。與歷史上建造的政府和議會性建築相比,聯合國總部建築群十分特殊。其功能的複雜性和造型構圖的創新性是已往建築都無法與之相比的。聯合國總部建築的出現標誌著現代建築風格在20世紀中期得到廣泛的認同。

大廈1947年動工,1953年建成(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早期板式高層建築,1947~1953年建,沃利斯·哈里森

等設計)。大廈占地7.2公頃。居中為大會堂,供聯合國大會使用。設計時,會員國不多,按遠期會員國80個和每會員國代表5人、顧問5人考慮,並加設特別觀察員席和貴賓席300個,記者席320個,聽眾席1000個。大廳內牆為曲面,屋頂為懸索結構,上覆穹頂。南面為39層的聯合國秘書處大樓,是早期板式高層建築之一,也是最早採用玻璃幕牆的建築。前後立面都採用鋁合金框格的暗綠色吸熱玻璃幕牆,鋼框架挑出90厘米;兩端山牆用白大理石貼面。大樓體形簡潔,色彩明快,質感對比強烈。東河沿岸為一組五層會議樓建築,分設各理事會大廳。臨42號街的舊建築曾作為聯合國圖書館,1961年拆除重建。

人物點評

沃利斯·哈里森一直在反抗千百年來建築師傳統的設計方法,那就是從幾何學形態上來設計立面或者平面。通過組織事件的方法,他的設計往往暗示了一種較之慣常的生活更有效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僅僅從美學和象徵手法出發。建築的責任從提供功能空間轉向了組織社會活動。

沃利斯·哈里森對建築批判性的理解至今仍是他設計實踐的中心思想。沒有事件發生就沒有建築的存在,他的設計永遠是提供了充滿生命力的場所而不是重複已有的美學形式。這樣建築就成了一個受設計概念、城市地形和規劃所界定好了的“情景構造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