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下川舊石器遺址

下川文化是發現於中國山西西南部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主要的遺址所在沁水縣下川鎮作為命名,其分布範圍在山西沁水、垣曲、陽城,該文化的年代約在3萬6千年-1萬3千年前之間。為中國境內細石器時代的代表文化之一。

景點信息

景區名稱:下川遺址
景區級別:第二批省保
地址:晉城沁水縣城西70公里的下川鄉
門票:無
開放時間:9:00-18:00
交通:太原至沁水每天有一班依維柯客車,14:20由建南汽車站發車,約需時7個小時。你也可以先到晉城市,再換乘當地小巴前往沁水,沁水縣城距下川鄉約60公里,每天只有一趟客運班車,早晨由下川鄉前往縣城。中午由縣城新建西路西廣場返程,票價10元.開車需要近兩個小時。沁水縣有面的可供包租,價格大約是每天150元左右。

簡介

高高的太行山中,考古工作者於20世紀70年代在沁水縣下川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地層中,發現的一批舊石器晚期的打制石器和精緻的細石器,是我國舊石器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遺址主要分布於中條山東端的垣曲、沁水、陽城三縣毗連的縱橫二、三十公里的範圍內。文化遺存以下川盆地最為集中。盆地位於中條山主峰——歷山的東麓,南北向狹長約4.5公里,東西最寬處2公里,海拔1550米,盆地下伏基岩和周圍山巒為寒武紀和奧陶紀灰岩組成,盆地南端有一狹谷,坡度較大,水流由此泄出。
下川地區地層保存較好,遺存最為豐富,故稱下川遺址。經碳14測定距今二萬三千年到一萬六千年前。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發現和發掘。
下川文化以石器為代表,石器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粗大石器,以沙岩、石英岩、脈石英為原料,占石製品總數4.7%;一類為細石器,主要以燧石為原料。細小石器為下川文化最具代表性器物,它包括典型的細石核和細石葉,園頭刮削器(指甲蓋形),石核式刮削器,雕刻器、琢背小刀,各類尖狀器、錐鑽、石箭頭等。下川文化中除了細小石器外,還有一定數量的粗大石器,計有尖狀器、刮削器、砍砸器、石錘、研磨盤等,其中以磷刀狀削器最具有特色。
下川文化屬典型的細石器傳統,細石核類型較多,特點明確,地層清楚,年代較早,對於探索與之相同技術傳統和廣泛分布於中國、蒙古人民共和國、蘇聯西伯利亞、朝鮮、日本、北美拉斯加等地細石器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發掘

最能體現中石器時代文化特點的,是這個遺址發現的一批石鏃。石鏃用壓製法生產,有明顯的銳尖和周邊,分成圓底和尖底兩種,與其它舊石器時代末期遺址零星發現的相比,不但數量多,而且製作技術相當進步。
琢背小刀是下川文化的典型器物,加工方法是在石片一邊輕輕敲琢,使其變得厚鈍,成為刀背,另一邊緣則保持石片固有的鋒利邊緣,作為切割的刀刃。鋸是在石片的一側或兩側作出幾個尖齒,有的鋸還帶有短柄。雕刻器分成幾種不同類型,其中斜邊雕刻器數量較多,製作精細,尖刃明顯,器形很固定,頗具使用價值,其工藝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各遺址的同類器所不及。有一種扁底三棱尖狀器,是用較大的厚石片製作的,向背面修整出通體三棱銳尖,底端兩面或一面修理成扁薄形便於裝柄,這種三棱尖狀器實際上就是狩獵的石矛頭。
在下川文化中,粗大石器仍占有一定數量,原料主要為砂岩、石英岩。
除石核、石片外,工具類型有尖狀器、刮削器、砍砸器、石錘、礪石、磨盤等。其中的石磨盤,可能用來加工採集收穫的植物籽實。
下川遺址地跨山西省南部垣曲、沁水、陽城三縣的各一角。從縱橫二三十公里的範圍內,已發現這類細石器地點16 處。由此可以看出,這一帶在中石器時代曾是獵人經常活動的地區。出土的大批細石器說明,當時已較普遍地使用了複合工具,包括鑲嵌於木柄、骨柄而成的刀、鋸、短劍及裝柄的弓箭和長矛。由於這批新式工具和武器的出現,使社會生產力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社會經濟開始了新的飛躍。中石器時代的下川人,過著以狩獵為主、採集為輔的經濟生活,為新石器時代的到來準備了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