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
作 者:劉順仁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5-1
ISBN: 9787203063919
開本: 16開
定價: 28.00元
內容簡介
挑戰、探索那些看不見的疆域,是創業的本質,也是成長的原動力。而任何一個組織,同時也必須面對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風險與效率的損失。 去找要你“報之以瓊瑤”的公司或老闆。他敢要,你才有成長的可能,而且要得越高,成長得越快。反過來,敢要的公司或老闆,一定也要肯給“瓊瑤”。這樣,才是一種可以“永以為好”的動態平衡。 看不到的“失敗”樣本中,往往包含最豐富的信息。但企業的信息系統常充斥著成功的樣本;媒體的報導也幾乎都是成功的案例。因此,重視看不到的失敗案例的教訓,是個人與企業最需要加強的管理議題。 企業在評估人才時,最重要的不是看他成功時的表現,而是失敗時的自處之道。能“公開、自動、明確”地認錯,並且把錯誤當成後來完成組織使命的養分的人,才是真正的將才。而當權者的自我反省,更是避開看不見風險的要項。
作者簡介
劉順仁,台灣大學經濟學學士、美國匹茲堡大學會計學博士,曾任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現為台灣大學會計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劉教授於大一時修習初等會計學後,因感覺會計學是一門繁瑣枯燥的學問,發誓這輩子再也不碰會計課程。1985年於匹茲堡卡內基美隆大學攻讀博士時,由於該校強調科際整合,加上跨系所修課的緣故,一位會計學博士生讓他猛然發現會計有趣又實用,因而“改行”,立志這輩子竭盡全力把會計學教得活潑精彩。劉教授的主要研究興趣為策略性財報分析、策略性成本管理、績效評估制度對經理人行為及企業績效的影響等,並長期關注企業、產業的競爭力分析。此外,劉教授還在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及EMBA設有多門課程,包括:成本與管理會計學、管理會計專題研討、歐洲產業與經濟發展、競爭力與績效管理、競爭力的個體經濟基礎及生物科技產業管理等。 2005年,劉教授發起並成立台大管理學院“競爭力與創新研究中心”,與美國哈佛大學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主持的“策略與競爭力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ness)進行策略聯盟。
編輯推薦
“看見”看不見的地方,並練好內功,即使在經濟衰退的大勢中,照樣可以使企業蒸蒸日上
學習成功案例≠穩操勝券,看不見的資訊,才是最後決勝的關鍵
國際策略大師麥可·波特的合作夥伴
《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作者
劉順仁教授“管理三部曲”之終結篇
《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
媒體評論
溝通中最重要的,不是說出來的部分,而是沒有說出來的部分。
——彼得·德魯克
當一個企業正常發展時,要看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包括風險、機會,很多我們還不知道的未來變化的趨勢。
——馮侖
企業現存的最大弊病是:從各級領導一直到下邊,看重有形的太多、無形的太少。
——張瑞敏
當一個企業正常發展時,要看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包括風險、機會,很多我們還不知道的未來變化的趨勢。這些工作需要企業的領導花很多時間。所以我經常說。我要跟神、跟先知做鄰居,這樣才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我們要有一個方法去看趨勢、模式、危險、機會,這些很重要,是屬於錢以外的東西,並不是說花多少錢就有這個能力,而是要長期去積累和研究。
——馮侖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董事長
企業現存的最大弊病是:從各級領導一直到下邊,看重有形的太多、無形的太少,哪一位上級領導來檢查都是看利潤有多少?生產有多少?沒有誰注重企業無形的東西,在老子《道德經》中,無形就是靈魂,他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的根源,是道,而道恰恰是非常重要但看不見的東西。
——張瑞敏海爾集團董事長
劉順仁教授是我最敬佩,也是最羨慕的一位管理學者,他的著作,無論是《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或是《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帶給讀者的感受,都如同書名所顯示的,淺顯易懂而且趣味橫生。說真的,劉教授不但是一位講故事的好手,尤其他那旁徵博引的能力、鞭辟入裡的洞察力以及獨到的見解,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劉教授這種修為,應該也屬於一種“看不見的”本事和能力吧!
——許士軍台灣元智大學講座教授
“企業應該做成一首詩”,我常說;劉順仁教授的《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告訴我,“企業可以做成一首詩”。
——汪中求《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作者
圖書目錄
序言 “看不見的” 比“看得見的”重要!
自序 獻給看不見的美好事物
序曲 看不見的疆域
第1篇 看見那些看不見的
第1章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談看不見的心情
第2章 呼叫總部,我中彈了——談看不見的價值
第3章 我看見一隻黑天鵝——談看不見的風險
第2篇 溝通那些看不見的
第4章 莎士比亞到底想說什麼——把目標轉化成指針
第3篇 獎勵那些看不見的
第5章 你最近“信義”了沒?——將倫理轉成競爭優勢
第6章 來一份“人肉三明治”——打造鋼鐵般的團隊精神
第7章 哈佛最“不學有術”的主管——談責任、信任、榮譽、熱情
第4篇 學習那些看不見的
第8章 小珍的芬蘭國慶舞會——最難忘的一堂課
第9章 冬天的橡樹——談關懷、謙卑、深度
第5篇 迎戰那些看不見的
第10章 君子,無所不用其極——談專注、簡約、彈性及延伸
第11章 歷史,我牢記在心——論危機中的現金流
前言
賣瓜的人說瓜不甜!
俗語說,賣瓜的人必然說瓜甜。在這種刻板印象下,凡是教會計學的老師,必然強調數字的精確與可靠,借方和貸方必須平衡,絲毫馬虎不得。然而,奇怪的是,如今卻有一位國立大學會計系資深教授,在他的一本著作中一開始就高唱反調,引用《詩經》中“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詩句,講出什麼是“木桃瓊瑤經濟學”以及“木桃瓊瑤心理學”.還舉出劉備以“三顧茅廬”這一“木桃”贏得諸葛亮以他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瓊瑤”,作為回報。這是一種顯然有違借貸平衡的交易,但是作者指出,在現實生活中,它們卻是人們所歌頌的“高義”。
何況.不管怎樣,即使“木瓜”,也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這位教授又說,評估一家企業的真正價值,所根據的,不是資產負債表上的股東權益,或是獲利能力,而是來自看不見的地方.他引用一位和他同樣獨具慧眼的教授的話:“對企業的價值創造而言。看不見的,遠比看得見的更為重要。”他將這一代表企業創造“超額利潤” (excessive rctum)的無形價值,特別稱為“喝彩”價值。為了說明這種價值的創造,他又舉出自己在美國一家餐廳的經驗。原來這家餐廳通過一種心情分數.而不是靠食物或一般服務——來創造顧客的美好體驗和回憶。
“量化症候群”
雖然說,這么重要的價值往往來自看不見或難以具體衡量的東西.但作者並非要告訴讀者,他們可以不要數字。譬如在管理中所重視的“執行力”,就得將目標轉化成看得見的指標(indicator),在這轉化過程中,數字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重要的是,數字在這些場合中只是一種管理工具,人們所要避免的,乃是不要盲目地迷信“數字”或“量化”,導致患了書中所說的嚴重的“量化症候群”。
書摘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打得如火如荼。
有一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的統計學家沃德教授(Abraham Wald,1902-1950),遇到了一個意外的訪客,那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作戰指揮官。他說:“沃德教授,每次飛行員出發去執行轟炸任務,我們最怕聽到的匯報是:‘呼叫總部,我中彈了’。請協助我們改善這個攸關飛行員生死的難題吧!”
沃德接下這個緊急研究案,他被委託分析德國地面炮火擊中聯軍轟炸機的資料,並且以統計專業,建議機體裝甲應該如何加強,才能降低被炮火擊落的幾率。但依照當時的航空技術,機體裝甲只能局部加強,否則機體過重,會導致起飛困難及操控遲鈍。
沃德將聯軍轟炸機的彈著點數據,描繪成下列的兩張比較表。沃德的研究發現,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部位,而飛行員的座艙與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部位。
沃德詳盡的資料分析,令英國皇家空軍十分滿意。但在研究成果報告會議上,卻發生一場激辯。負責該項目的作戰指揮官說:“沃德教授的研究清楚地顯示,聯軍轟炸機的機翼,彈孔密密麻麻,最容易中彈。因此,我們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
沃德客氣但堅定地說:“將軍,我尊敬你在飛行上的專業,但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建議加強飛行員座艙與機尾發動機部位的裝甲,因為那兒發現彈孔最少。”在全場錯愕懷疑的目光中,沃德解釋說:“我所分析的樣本中,只包含順利返回基地的轟炸機。從統計的觀點來看,我認為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能夠安全返航。而飛機很少發現彈著點的部位——座艙與機尾發動機,並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根本就無法返航。”
指揮官反駁說:“我很佩服沃德教授沒有任何飛行經驗,就敢做這么大膽的推論。就我個人而言,過去在執行任務時,也曾多次機翼中彈嚴重受創。要不是我飛行技術老到,運氣也不錯,早就機毀人亡了。所以,我依然強烈主張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
這兩種意見僵持不下,皇家空軍部長陷入苦思。他到底要相信這個作戰經驗豐富的飛將軍,還是要相信一個獨排眾議的統計學家?由於戰況緊急,無法做更進一步的研究,部長決定接受沃德的建議,立刻加強駕駛艙與機尾發動機的防禦裝甲。
此後,聯軍轟炸機被擊落的比例,果然顯著降低。為了確認這個決策的正確性,一段時間後,英國軍方動用敵後工作人員,蒐集了部分墜毀在德國境內的聯軍飛機殘骸。它們中彈的部位,果真如沃德所預料,主要集中在駕駛艙與發動機的位置。
乍看之下,作戰指揮官加強機翼裝甲的決定十分合理,但他忽略了一個事實:彈著點的分布,是一種嚴重偏誤的資料。因為最關鍵的數據,其實是在被擊落的飛機身上,但這些飛機卻無法被觀察到。因此,布滿了彈痕的機翼,反而是飛機最強韌的部位。空軍作戰指揮官差點因為太重視“看得見”的彈痕,而做出錯誤的決策。
這個案例有兩個特別值得警惕的地方:
第一,蒐集更多資料,並不會改善決策質量。由於彈痕的資料來源本身就有嚴重偏誤,努力蒐集更多資料,恐怕只會更加加深原有的誤解。
第二,召集更多作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來提供專業意見,也不能改善決策質量。因為這些飛行員,正是產生偏誤數據過程中的一環。他們都是安全回航的飛行員,雖然可能有機翼中彈的經驗,但都不是駕駛艙或發動機中彈的烈士。簡單地說,當他們越認真凝視那些“看得到”的彈痕,他們離真相就越遠。
在管理實務與日常生活中,許多關鍵的資料,也像上述轟炸機的個案一樣,會因為“失敗”而觀察不到。
如果你罹患第三期肺癌,用藥和開刀都沒有效果,連醫生都不敢說還能活多久,你該怎么辦?
2008年,台灣出現一本超級暢銷養生書,作者說三十多年前,他就是處在這種萬念俱灰的絕境。但是,他後來靠著自己獨創的“自然養生法”,調養9個月後,所有的癌細胞居然都消失了。一直到現在,他的肺癌沒有再復發。
有這么神奇的養生法,難怪出書才兩個月,銷售就超過30萬本。
雖然作者在書後有強調,癌症病人應該接受正統的醫學治療,不能只依賴這種“自然養生法”。但這本書的暢銷,令我十分憂心,因為這簡直就是上述轟炸機案例的醫學版。癌症末期還能生還的案例,極為罕見而且鮮明,難怪該書作者“成功”的故事,會被這么大張旗鼓地報導。但採用“自然養生法”最後卻仍難逃一死的癌症病人,就像那些被德軍炮火擊落而喪命的飛行員,沒有機會訴說他們“失敗”的案例,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因此,在缺乏客觀的“成功”及“失敗”案例統計資料下,我擔心部分癌症病人,會對“自然養生法”期望過高,反而讓自己落入“看不見”的死亡陷阱。
心理學的研究也顯示,罕見而且鮮明的事件,發生的機會常會被扭曲誇大。例如,1997年,美國共有550位10歲以下的小朋友,在家中的游泳池溺水致死。由於美國共有約600萬個家用游泳池,因此溺水死亡的幾率為1/11000。同期間,有175位的同齡小朋友,死於家中的槍枝走火。由於美國家庭里約有2億支槍枝,死亡幾率為1/10000000。
根據這項統計,家中游泳池致死的幾率,比槍枝致死的幾率高出將近100倍,但美國所有報導與討論的重心,卻都集中在槍擊案,而忽略家中游泳池對小孩的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