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一中

汶川一中

汶川第一中學隸屬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這裡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區和全國羌族主要聚居區,其中藏族占52.3%,羌族占17.7%,回族占3.2%,漢族占26.6%,其他民族占0.2%。

學校簡介

汶川第一中學位於汶川縣城北大門——雁門,西依岷江,東臨羌山,是災後以原四川省首批省重點中學、省級示範校、省級文明示範單位威州中學為歷史文化背景,合併原汶川縣初級中學中發展水平較高的桑坪中學、七盤溝中學,斥資2.4億人民幣建成。學校占地面積一百六十八畝,建築面積近7萬平方米,建築規模宏大,設計理念先進。學校現有學生4000餘名,教職員工350名左右:其中有特級教師3人,有高級教師106人,中級教師107人。有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省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有省級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是阿壩州辦學規模最大的學校。

【歷史沿革】
汶川一中以汶川縣威州中學為歷史背景。威州中學創建於1964年,1984年列為四川省重點中學,2002年被四川省教育廳授予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在短短40餘年曆程中,威州中學以校風良好,治學嚴謹和教育教學質量高而享譽全州,被譽為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幟,為民族地區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
1996年以來,學校高考上省線人數逐年增加,占全州近2/3,以絕對優勢居全州各項評比榜首,大批學生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書寫了我州民族教育輝煌的一筆。
學校先後獲得“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全國教育系統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校風示範校”、“四川省教育系統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四川省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五四紅旗團委”、“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四川省綠化示範校”、“四川省綠色學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四川省十年行動計畫先進集體”、“四川省依法辦學示範學校”、“四川省青少年國防教育基地”多年來均獲得阿壩州教學質量一等獎以及汶川縣中國小校綜合考核評估一等獎等270餘項榮譽稱號和獎勵。
【辦學理想】提升民族教育的現代品質,築就藏區中學的教育高地。
以現代教育思想提升民族教育的內涵發展質量,在教育教學水平、學校特色塑造、辦學業績等方面,築就藏區中學教育第一峰。
【辦學理念】為民族塑魂,為藏區強本。
辦一所以“民族教育”和“藏區教育”為發展特色的學校,為師生養心、為民族塑魂、為藏區強本,以突顯學校的民族教育特色,創建藏區中學教育第一峰。
【人才願景】
(1)幹部發展目標:民族共進 ,勵志創新。
在“為民族塑魂,為藏區強本”的文化引領下,逐步形成“尊重民族傳統、促進和諧共存,不斷奮發進取、努力創新管理”的品質與能力。
(2)教師發展目標:靈動教育,多彩生命。
在“為民族塑魂,為藏區強本”的文化引領下,逐步形成“智慧靈動,關愛和發展各民族學生,促進各民族學生個性發展”的品質與能力。
(3)學生髮展目標:自信自律,品學兼優。
在“為民族塑魂,為藏區強本”的文化引領下,逐步形成“自信自律、人格健全、品學兼優、做創俱能,彼此尊重、共同發展”的品質與能力。
【育人理念】啟智求真,塑魂強本。
在“為民族塑魂,為藏區強本”的文化引領下,開啟師生的成長智慧,培育學生的求真本性,為師生的發展根植民族的靈魂,為學生自己、家庭、學校和藏區的發展提升關鍵能力。
【校訓】求知、求真、成人、成才。
引領學生努力學習現代科學文化,把握中華民族的靈魂,成為具有靈魂的中國人;全面修養身心、個性,成為支持和奉獻藏區建設的優秀公民。
【學風】樂學共進,求遠創新。
在“為民族塑魂,為藏區強本”的學校文化引領下,形成“勤學樂學、互幫互助,共同成長、和諧發展,志向遠大、寧靜致遠,努力創新、不斷改變”的學習風氣。
【教風】敬業善教,求實求精。
在“為民族塑魂,為藏區強本”的學校文化引領下,形成“敬業樂業、能教會教,務實求真、精益求精”的教育教學和教師發展風氣。
【特色教育】濃郁的民族特色,突出的現代特色。
在“為民族塑魂,為藏區強本”的學校文化引領下,綜合提升各民族學生的學識與品格,進一步完善民族教育體系,創建民族教育品牌。
【特色課程】
圍繞“民族教育”這一主線,完善和豐富“常態化民族教育課程”、“專題化民族教育課程”、“個性化民族教育課程”、“拓展性民族教育課程”等四大模組的課程內容,以進一步建構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
州縣兩級黨委政府對汶川一中學子提出了殷切希望:“惟冀藏羌回漢等各族少年,勿忘中央親切關懷和廣東無私援建,牢記身上肩負之重任,不辜負祖國和人民之期盼,為汶川的美好未來、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讀書。”
破繭成蝶,鳳凰涅磐,汶川一中將以更飽滿的熱情,高昂的鬥志,勇立民族教育的潮頭,去書寫新的輝煌!

校史成立

汶川一中由原汶川縣威州中學、桑坪中學、七盤溝中學三校合併而成,以威州中學為主要歷史背景。汶川威州中學創辦於1964年,校址位於阿壩州的南大門——汶川縣縣府所在地威州鎮。學校始建僅兩個國中班,招收學生45名。剛起步不久就受到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停辦三年。1970年秋復校,縣上將威師附小、紅星國小兩個戴帽的國中班歸入威中,12月學校建立了“革命委員會”。當時,全校教職工(包括兼課教師)不到20人。1972年秋,上級決定在威中增設一個高中班;與此同時,“工宣隊”進駐學校參與領導、管理;同年,為貫徹“五.七”指示,實行開門辦學,學校又舉辦了“紅醫”、“農技”兩個高中班。自此,全校師生員工年年都要走出校門進行學工、學農、學軍的教育鍛鍊。
為適應藏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阿壩州經濟建設的需要,1980年,阿壩州人民政府決定在威州中學試辦寄宿制民族重點高中班,並招收南坪、松潘、黑水、茂縣、理縣和汶川六縣內的藏、羌、回等少數民族學生。民族重點班“一屆一個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每年的高考升學率均保持在85%以上,為阿壩州培養較高層次人才和合格的建設者做出了巨大貢獻,學校在1987年和1989年連續兩次獲得四川省民委、省教委頒發的民族教育獎勵基金獎。由於辦學成績突出,1984年12月20日被列為四川省首批擴大辦好的重點中學,1986年被省委、省教育工會授予“教育系統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上世紀九十年代,威州中學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在校學生由1993年的16個教學班,658名學生擴展到2000年30個教學班,1500餘名學生;學校占地面積31100平方米,校舍占地面積25300平方米,固定資產達2200萬元,成為全州辦學規模最大的學校。 通過長時間的努力,威州中學的辦學條件、辦學規模、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都發生了量的提升和質的飛躍:學校不僅具有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語言實驗室、計算機網路教室和專用的美術、音樂教室以及圖書、閱覽室,還建成了學術報告廳、鋼琴琴房和形體健身房,寬頻校園網、電視廣播和語音廣播系統以及現代化的辦公系統均已投入使用。新建的運動場、學生食堂、學生公寓和科藝大樓相繼落成,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更加良好的條件。威中已成為阿壩州第一所省級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是全州第一個與北京四中、成都七中聯網的遠程教育基地,第一所與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聯姻的外語實驗學校。 良好的辦學條件和精良的師資隊伍是辦好學校的兩大支柱。威中的教師中有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33人、一級教師66人,參加教材研修班培訓結業的近30人;有全國、省、州、縣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25人。教師中還擁有中共十六大代表、世婦會代表1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千名優秀體育教師1人;四川省人大代表1人;州“十大傑出青年”1人,州、縣級拔尖人才3人。學校通過嚴謹治學、科學管理、言傳身教、精心打造,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1992年以來高考升學率連續五年達到70%——84%;1996年——2001年高考升學率保持在97%以上;2002年高考以理科623分、文科545分的成績獲得全州文理科第一名,高中考均包攬了全州前七名。2003年,高考再創佳績:理科以624分、文科以581分的優異成績再次奪得全州文、理科“狀元”;全州理科前10名中,威中占8名,文科前10名中,威中占5人;在理科試題難度加大的情況下,上本科線人數達100名,比2002年還增加了35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威中學生第一次大面積的考上了清華大學、華東師大、暨南大學、南開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國中“三合一”考試中,全州前10名考生中除第7和第8名外全是威中學生,全州名列前100名的考生中,威州中學占了43名。2004年高考又奪州文理科狀元。 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豐碩的成果,學校年年受到各級領導部門的表彰和嘉獎,先後榮獲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教育系統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四川省“民眾體育先進集體”、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綠化示範學校”以及阿壩州“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等稱號。2002年7月正式列為“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5.12”汶川特大地震後,學校被迫遷至成都市龍泉驛區陽光體育城,遷移路途十分艱辛,途經馬爾康、金川、丹巴、雅安等地,路程逾千里,經全校師生齊心協力,於2008年9月全部平安轉移至過渡校區。在過渡的一年時間裡,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全力支持,全校師生同甘共苦,威州中學再創輝煌。學校榮獲“全國教育系統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光榮稱號! 2009年8月,汶川一中建成。威州中學順利完成過渡,遷回汶川。如今的汶川一中,辦學環境更加優良,教學設施更加完善;如今的汶川一中人,經過大地震的洗禮,更加團結奮進;我們堅信,汶川一中的前程將會更加美好燦爛!

辦學成果

汶川一中以威州中學為主要歷史背景。威州中學創建於1964年,1984年列為四川省重點中學,2002年被四川省教育廳授予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在短短40餘年曆程中,威州中學以校風良好,治學嚴謹和教育教學質量高而享譽全州,被譽為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幟,為民族地區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
1996年以來,學校高考上省線人數逐年增加,占全州近2/3,升學率一直穩定在90%左右,以絕對優勢居全州各項評比榜首,大批學生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書寫了我州民族教育輝煌的一筆。 學校先後獲得 “全國教育系統抗震救災英雄集體”、 “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校風示範校”、“四川省教育系統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四川省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五四紅旗團委”、“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四川省綠化示範校”、“四川省綠色學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四川省十年行動計畫先進集體”、“四川省依法辦學示範學校”、“四川省青少年國防教育基地”;多年來均獲得阿壩州教學質量一等獎以及汶川縣中國小校綜合考核評估一等獎等270餘項榮譽稱號和獎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