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澤

污澤

污澤,拼音是wū zé,釋義是積水的窪地,水鳥名,即鵜鶘。

引證釋義

亦作“汚澤”。

1.積水的窪地。

《漢書·溝洫志》:“陂障卑下,以為污澤。”

《後漢書·西南夷傳·邛都》:“無幾而地陷為污澤,因名為 邛池 。”

唐 陸龜蒙 《投龍潭》詩:“良田為巨浸,汚澤成赤地。”

宋 蘇轍 《黃樓賦》:“下者為污澤,上者為沮洳。”

(2).水鳥名。即鵜鶘。

《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夏五月,有鵜鶘鳥集 靈芝池 ,詔曰:‘此詩人所謂汚澤也。’”

《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昭帝 時有鵜鶘” 唐 顏師古 註:“鵜鶘即污澤也,一名淘河。”參閱《爾雅·釋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