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養殖黑魚技術

  一、簡介

黑魚又稱烏鱧、財魚、烏棒,由於其生長速度快,能適應小水體及缺氧環境,且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具有極強的生產和市場開發潛力。

二、池塘條件

單養烏鱧池面積不宜過大,苗種池以60-100平方米,成魚池以200-400平方米為宜。應多備小池以便大小分檔飼養,要求池底淤泥少,水深100厘米以上。新挖池塘要求塘埂不漏水,四周應設定高1.5米左右的木板、竹籬笆、尼龍網等防逃設施,進水口應伸進池塘中,高出池塘水位50厘米。

三、苗種來源及放養

烏鱧苗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的自育苗種,成魚塘套養每畝可放30-50尾,單養則根據魚種規格,酌情放養。一般畝產2000公斤池塘每平方米放10-15規格苗種8尾或15-20厘米規格苗種5尾,放養前用5ppm高錳酸鉀浸洗5分鐘。

四、把好餌料關

烏鱧飼養以野雜魚、動物內臟、蝌蚪等天然動物性餌料為主。在3月底至清明,投以蝌蚪作開口飼料,利用春季發水季節,收購鮮活小雜魚放入烏鱧養殖池,一般畝放300-500公斤。4-10月投餵新鮮野雜魚(剔除刺鰍,黃顙魚等雜魚),投餵數量根據不同季節、天氣靈活掌握。一般畝產2000公斤烏鱧需小雜魚8000公斤,具體逐月投餵量如下表:
月份  4 5 6  7 8    9 10  

投餵百分率 (%) 4.0  6.0  11.5  16.0  25.0  21.0  9.5

五、大小分檔飼養

養殖中要及時大小分檔,一般放養10厘米苗種,養殖40天規格達17-20厘米時分檔一次,養殖100天規格達到每尾150-250克時再分檔一次,7-8月可捕大留小,均衡上市。

六、隱蔽物設定

在清明後開始設定水葫蘆、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占水面積10%,隨氣溫升高,面積逐步擴大到40%。

七、水質調控

烏鱧雖耐低氧,但長期投餌水質易發黑髮臭,導致烏鱧發病,生長速度降低。春季一般10-20天注水一次,每次加注20-30厘米。夏季7-10天注水一次,透明度保持30厘米,如有微流水則更佳。 (本文已被瀏覽 148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