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池塘混養的起源
唐代鯉魚養殖業的衰敗及魚類養殖的富國富民效應給新的養殖業的誕生帶來了機遇。與鯉魚養殖不同,飼養草魚、青魚、鰱和鱅需先從江中捕得魚苗,然後放在池塘內培養。可以推想,唐代初期,江(如長江、珠江)邊的百姓在魚類繁殖季節,用簡單的方法捕起淺水地帶的魚苗,放養到池塘中去。江中魚苗一般有數十種,大多數純流水生活魚類的魚苗無法在池塘中生長,就逐漸選出了草魚、青魚、鰱、鱅等幾種主要飼養魚,從而奠定了池塘混養的初步基礎。在唐代末期,廣東漁民很好地認識了草魚吃草的習性。
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便有了關於草魚、青魚、鰱和鱅飼養程式的詳細記載。在周密於1243年所著“癸辛雜識”中,記載了如何捕撈魚苗、魚苗運輸過程中如何防止缺氧的操作方法、兇猛魚類會吃飼養魚的魚苗及養成的魚不會產卵的習性,等等。在宋代,特別重要的是開始描述了混合飼養草魚、青魚、鰱和鱅的養殖方法,這與當時漁民已相當充分地認識了這些魚類的習性有關。根據南宋羅願在«爾雅翼»的記載,對草魚和青魚的食性已有完全正確的認識,而認為鰱、鱅攝食草魚糞便,其實一直到20世紀40年代,人們還持這樣的不全面的看法,主要是由於混養過程中,飼養青魚和草魚都是有意識地投餵餌料,因鰱、鱅雖不投餌也同樣能長大而誤認為它們以草魚糞便為食。現代的科學研究表明鰱鱅主要攝食浮游生物,雖然草魚的糞便在水中分散後也有可能被攝食。需要指出的是,南宋時期人們對草魚、青魚、鰱和鱅食性的基本認識為我國池塘混養奠定了重要基礎。
進入明代(1368-1644年),人們對草魚、青魚、鰱和鱅的飼養經驗更加豐富,在魚池建造和管理、放養密度和品種搭配、分魚和轉塘、飼料和施肥等方面都積累了較好的經驗,如黃省曾在其所著«養魚經»及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就介紹了譬如(1)小池魚種搭配為草魚200尾和鰱600尾(這便是漁農相傳的“一草養三鰱”),(2)池不易深,深則底部缺氧,水溫較低則魚難生長,(3)魚塘里排泄物過多,魚反覆自食其糞(泛塘雖不必為此所致,魚糞堆積於塘底可引起缺氧),(4)冬季易乾塘除去爛泥,而爛泥下的乾泥則不除去,(5)撈水草餵魚能帶進食魚的烏鱧,(6)在小池放養小魚種後,逐日以水草餵養草魚,其排泄物又能起施肥作用促進浮游生物生長,增加鰱的餌料,····養羊取羊糞飼草魚,而草魚之糞又可飼鰱魚(這可以說是池塘施肥最早的記載),等等。草魚、青魚、鰱和鱅的混養在明代已有了相當的發展,不少的辦法一直沿用至今。不難看出,在這一時期,從“一草養三鰱”的養殖經驗到人們認識了魚類排泄物堆積的危害及鰱鱅可以攝食草魚糞便來看,人們已直觀地(雖然當時沒有準確的科學描述)認識到混養的生態學意義:不僅僅是資源的充分利用,還有互利互惠的作用。
混養的原則
混養的魚類應不互相殘害,對水質和水溫要求相似。
混養可分為不同品種中的混養和相同品種不同規格的混養兩種。在做好不同品種間混養的同時,也不難忽視同品種不同規格的混養,它可以在一個生產季節分批捕撈、均衡上市、錯開上市高峰,它具有資金回籠快、銷售價格好等特點。
混養的優點
將棲息於不同水層的魚混養,能立體利用水體空間,節約水體資源;與單養相比,可以較大幅度地增加放養魚的密度;互利共生、改善水質;提高產量,增加效益。比如草魚、青魚的糞便既是培養浮游生物的肥料,又能提供大量有機碎屑以及孳生的細菌群體,供鰱魚、鱅濾食;鯉、鯽可清除殘餌,減少水質污染。
淡水魚池塘混養主要模式
在我國,淡水魚塘混養主要有以下四種模式:
1.以草食性魚類為主體魚的混養模式 通過給草食性魚類投餵草類,利用草魚、魴魚的糞便肥水,飼養鰱、鱅魚等。這種混養模式以水草和種植青餌料為主,可適量添加部分精餌料。由於餌料來源較容易解決,產量和經濟效益較好,該混養模式在我國較普遍。
2.以濾食性魚類為主體魚的混養模式 即以鰱、鱅魚為主體魚,適當混養其他魚類,特別是混養攝食餌料碎屑能力較強的魚類如非鯽、銀鯝等。這種模式以施肥為主,同時投餵草料。由於肥源廣,成本較低,我國不少地區池塘養魚以這種模式為主。
3.以雜食性魚類為主體魚的混養模式 以鯉魚或鯽魚為主體魚。前者北方多見,後者南方多見。以鯉魚為主體魚的養殖類型以投精料為主,養殖成本較高;以鯽魚為主體魚的養殖類型以施肥為主,養殖成本較低。
4.以肉食性魚類為主體魚的混養模式 該混養模式主體魚以青魚為代表。由於螺、蜆類天然資源較少,青魚顆粒餌料還未完全解決,故這種養殖模式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