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主養黃顙魚技術

1.放養魚種前的清塘消毒 2.池水培肥和魚種消毒 待以上黃顙魚在池中長至7~8厘米左右時,每畝放6~10厘米的鰱、鱅200尾左右,以調節池中水質。

(一)養殖環境的基本要求

1.產地無公害環境要求 黃顙魚養殖產地應是生態環境良好,無或不直接接受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及農業、城蝕生活、醫療廢棄物污染的水域環境。

2.底質要求 養殖水環境底質要求無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無大型植物碎屑和動物屍體;底質無異色、異臭,無有害物質。

3.水質要求 根據無公害水產養殖要求,養殖水體水質不得帶有異色、異臭和異味;水質質量應符合GB11607的規定。

4.池塘面積大小與必備條件 由於黃顙魚對環境要求不很苛刻,因此,對養殖面積大小要求也不嚴格,即不同大小魚池及塘堰都可養殖黃顙魚。不過,一般池塘養魚的基本要求還必須具備,如在不同面積大小的池塘里水源應該充足,水深適宜,具有常規的進、出水口處的防逃柵(設備)。此外,如配備增氧機和投飼機等漁業高產機械則更利於黃顙魚的生長及高產。

(二)魚种放養前的工作

1.放養魚種前的清塘消毒 清塘的傳統藥物五氯酚鈉,因其含藥物殘留嚴重已被國家列為禁止使用的漁用藥。但傳統的生石灰、漂白粉仍是首選清塘以及消毒藥物。清塘消毒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在池塘水深20~50厘米時,每畝用生石灰25千克化漿全池潑灑,第二天將池水加至1.5米。5天後藥性可消失,再用0.05~0.1毫克/升氫棉寶等全池潑灑殺滅甲殼類動物。

(2)池水深1.5米時,每畝用25千克茶粕,加入溫熱水250千克攪勻,全池潑灑。1周后,藥性消失,再用氫棉寶等殺滅池中甲殼動物。

(3)每畝用10千克漂白粉全池勻灑,正常天氣情況下3天后藥性消失。

2.池水培肥和魚種消毒

(1)池水培肥 放魚種前的培育肥水簡稱“培水”,一般的“培水”是用容易腐爛的陸生植物(如艾蒿等)作原料進行堆肥漚水,將艾蒿等用草繩之類扎捆,推在水中不讓任意浮動,或用泥塊壓住綑紮的陸草,每畝用150~200千克的艾蒿等。有條件的地方,在堆肥漚水中的陸生植物中添加100千克左右的牛糞,效果更好。5天左右浮遊動物能成群出現,7天時可出現浮遊動物高峰,即可投放黃顙魚火片魚種(亦稱夏花魚種)。

(2)魚種消毒 提高所放魚種的成活率,放種前用3%~4%的食鹽水對魚種身體進行洗浴消毒。

(三)魚种放養

1.放養規模 一般來說,養殖黃顙魚的放養規模有放養火片魚種和冬片魚種兩種方式。火片魚種的規模在2~5厘米,一般2.5~3.5厘米;冬片魚種規格較大,一般每尾3~5克,即每千克200~300尾左右,也能放養10~20克大規格魚種。

2.放養時間 如果是放養冬片魚種,放養時間在1~4月之間;如果放養火片魚種,放養時間則根據當地黃顙魚人工繁殖季節進行掌握,一般在6~7月。

3.放養密度 黃顙魚的放養密度與管理人員的技術等條件直接相關,與所放魚種大小也呈正相關。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每畝放養2厘米長的火片魚種2000~3000尾,3厘米大小的魚種1800~2000尾,4~5厘米魚種1600~1800尾。這種當年火片魚種長至年底收穫時個體可達100 150克/尾商品魚,單產可達230~300千克/畝。

4.搭配魚種 待以上黃顙魚在池中長至7~8厘米左右時,每畝放6~10厘米的鰱、鱅200尾左右,以調節池中水質。
5.瓦氏黃顙魚的放養密度 一般2厘米左右的火片魚種(夏花魚種),每畝放養4000~5000尾;3~4厘米的個體每畝放養3000~3500尾;8~10厘米的魚種,每畝放養2000~2500尾。另每畝配放體長6~10厘米的花白鰱魚種200尾。對於搶食能力強、食性相同的魚類儘量不放,如鯉、鯽、羅非魚和淡水鯧。這种放養模式中的黃顙魚,養殖至當年底體長可長至15厘米左右,體重40~100克;養至第二年底體重可達150~300克,畝產量300千克以上,產值9000~12000元,純收入6000~80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