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創辦於1978年,開設了體育教育專業(專科),1993年開設體育保健康復專業(高職),1999年開設體育教育專業(本科),2003年開設社會體育專業(本科),體育教育訓練學是江西省高校“十一五”規劃重點學科,體育教育專業是江西省高校品牌專業,江西省高校體育特色專業,2002年國家體育總局第一個國家健美操青少年培訓中心在我院掛牌成立。2005年教育部授予體育教育與訓練學碩士點,在院碩士研究生158人,全日制本科生947人。

關於體育學院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共78人,專任教師中有正教授5人、副教授23人,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36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省級骨幹教師1人。教師中有“陳香梅獎”、國家體育榮譽獎章的獲得者,有多人榮獲江西省體育局“體育工作先進個人”,江西省教育廳、大學生體協 “優秀教師”、“優秀裁判員”、“優秀教練員”稱號。

學校建有體育館一座,館內配置了符合國際比賽標準的燈光、音響、液壓式自動升降籃球架、排球柱、裁判台。建有400米田徑場3個,其中塑膠田徑場2個,健美操訓練房1個。體操房、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桌球房等訓練場地,總面積達8萬平方米,設備齊全,能滿足教學、訓練的需要。

師資隊伍建設

學院制定了“十一五”師資隊伍建設規劃,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培養中青年教師。學院擁有一支雙師型師資隊伍,其中具有國家健身指導員證、亞洲體適能證、高級按摩師證等資格的教師占教師總人數的62.5%,已形成一支教學水平較高、科研能力較強的學術團隊。

教學工作

學院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地修改了教學計畫、教學大綱、實驗大綱。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形成了以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專業為基礎,體育健身指導為特色,教學—科研—實踐 一體化為教育模式的辦學理念,培養了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健身指導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套用型人才。重視對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基本技能的培養。強化了學生的專業能力,加強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培養合格人才,學院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教學管理方面,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教學秩序穩定,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教學實踐方面,我院已在省內高校、高級中學建立了穩固的體育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基地,社會體育專業在社區、機關等單位建立了多個實習基地。在公共體育課的教學工作中,學院認真貫徹了教育部的《指導綱要》,進行了教學改革,實行了學生自主選課和自主選教師,針對學生的特點,增設了滑輪等時尚體育項目。學院還配合學生工作處,做好學生早鍛鍊、課外體育活動的工作,滿足了學生的健身需求,使學生牢固樹立了“健康第一”的理念。

運動競賽工作

學院堅持長年運動隊訓練,競技體育成績顯著,2004-2010年,學校參加省級以上的體育競賽共獲獎項417項,其中國際競技健美操獎項23項(金牌10枚,銀牌2枚,銅牌4枚),國家級獎項145項。2人獲國際運動健將稱號、11人獲國家運動健將稱號,56人獲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

校競技健美操隊代表江西大學生參加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比賽,大眾健美操在全國比賽中多次獲得一、二等獎,入圍了2008年奧運會入場式啦啦隊選拔賽複賽。

2009年、2011年連續兩屆獲得江西省普通體育教育專業高校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學院男子、女子籃球隊多次獲得江西省大學生籃球比賽冠軍。院跆拳道隊參加全國比賽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院男女網球隊均在2009年江西省大學生網球比賽中獲得團體前三名。散打隊在江西省散打錦標賽中獲得多枚金牌、銀牌。

民眾性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學生參與率高,歷年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均達98%以上,增強了學生的體質,養成了良好的健身習慣。群體工作2004年-2007年均被江西省體育局、省教育廳、南昌市體育局評為“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江西省教育廳授予我校“陽光體育先進單位”。

教研室及實驗室建設

學院現有公體教研室、田徑教研室、重競技教研室、體操、健美操教研室、球類教研室、理論教研室六個教研室。設有人體解剖實驗室、運動生理實驗室、體育保健實驗室。

科研工作及學術交流

2006-2010年教師到國外參加國際體育學術會議4人次,其中國外專業培訓1人次,教師參加全國學術交流的論文103篇,總計發表論文211篇,其中核心刊物96篇,論文獲獎32篇;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和校級課題35項;主編和參編教材21部。

黨建工作

學院重視黨建工作,嚴格規範黨員發展程式,加大了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培養和發展力度,在黨員的先進性教育,廉政教育主題活動的組織工作中,得到了校黨委組織部的好評。

學生工作

學院重視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諮詢、就業指導等工作中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務。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有聲有色,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為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得到了校領導及學工處的好評。

專業設定

社會體育

一、專業基本情況介紹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顯著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加強,整個社會對體育保健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為此,我校在體育教育(大專)專業的基礎上,於1993年創辦體育保健康復(大專)專業,以適應社會對體育保健康復人才的需求。但隨著人們對健身認識進一步提高,特別是為適應《全民健身計畫綱要》的實施,社會急需各方面體育人才,尤其是體育健身指導人才的需求,我校依託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在原體育保健康復(專科)專業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我校健美操運動項目的優勢,於2003年增設了社會體育(本科)專業,培養體育保健方向和健美操健身指導方向的專門人才。

2009年,為順應社會對體育需求的不斷變化和國家新的專業目錄的調整,在充分調研江西及南昌地區體育健身市場對人才需求變化的基礎上,我校社會體育專業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明確了新的方向並於2010年編制並實施了新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011年根據學校“三位一體、分流培養”的辦學思路,將社會體育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緊密結合,設定了“健身指導”、“體育經營管理”、“體育社會工作” 三個職業方向,培養“能勝任體育健身、休閒娛樂指導工作,並具有體育健身、休閒娛樂經營管理,體育社會工作能力的套用型人才”。

我校社會體育專業自2003年創建以來,堅持突出學生體育健身指導技能;堅持“校——企結合”培養模式;堅持“雙師型”教學團隊的打造。培養的學生成為江西體育健身市場的主力軍,社會體育專業已成為服務江西,輻射周邊地區,特色鮮明的專業。

二、專業建設目標:

社會體育專業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體育健身休閒產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有效崗位需求和未來職業發展需要為主要依據,以建立開放性育人環境、開通就業渠道和培養高素質的套用型人才為目標,緊密結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和體育產業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加快專業建設、改革與發展的步伐,進一步夯實社會體育專業現有的專業基礎,全面提升辦學實力,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專業培養方向:商業健身指導與管理——主要面向商業性體育健身領域培養健身指導與管理人才。

力爭建設成省級特色專業;辦學規模適度擴大;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體育健身指導與管理專門人才;培育出特色鮮明的“雙師型”省級教學團隊;加大人才培養改革的力度,在實驗區建設及教學改革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爭取獲得多個省級教學成果獎。

三、專業建設措施及成效:

1、根據社會對本專業人才需求的信息和走勢,調整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以保證本專業畢業生有較好的專業競爭力。

目前,南昌市各級各類健身企業都有本專業學生從事體育健身指導工作,多個體育健身企業的技術管理者為我校畢業生,社會反映良好。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重視“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引進。

採取自己培養與合作培養的方法,分期分批安排教師脫產、半脫產進修,更新知識結構。積極與國內外同行和健身企業保持聯繫,創造條件引進高技能、高學歷的“雙師型”專業人才,為本專業的建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已聘請多名健身企業的技術骨幹來本專業任教,將市場需求帶給學生。

3、加強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課程建設。

重點建設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培育精品課程。

在保證必修課程優先選用教育部推薦的優秀教材、統編教材的基礎上,與用人單位和實習單位共同編寫特色課程和實踐套用課程類課程的教材。

4、重視教學改革研究和體育科學研究。

重點發展體育健身基礎研究和術科教學中的健身方法研究,形成特色鮮明的研究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方向。

5、加強實習基地建設。

努力與各級各類健身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以保證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為學生的技能培養提供必要的條件。已建有5個穩定的實習單位。

體育教育

一、專業基本情況介紹

體育教育專業的本科教育自1999年開始之今,已有十三年歷史。在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2004年被評為江西省本科品牌專業,2008年成為江西省特色專業建設點。到2011年底,共培養了一千多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畢業生中有國際級運動健將;有世界冠軍及全國冠軍;有全國中學體育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已成為江西省體育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籃球教學團隊已成為省級教學團隊;健美操課程被評為江西省優質課程、籃球課程被評為江西省精品課程;武術課程、田徑課程、解剖課程為校級重點建設課程;專業教材建設取得一定成績,主編了武術、健美操、體育舞蹈等專業教材;學科競賽成績優異,2005年國家體育總局來函感謝我院為健美操運動做出的貢獻;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健美操協會表彰我校對健美操運動、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2009、2011連續兩年獲江西省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隨著全國體育教育專業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單一的人才培養已經制約了本專業的發展。2010年,在我校“三位一體、分流培養”的辦學思路指導下,通過多渠道調查研究,制訂並實施了“中國小教師崗位與健身指導崗位”分流培養的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更強,特色更鮮明。

二、專業建設目標:

在現有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基礎上,將體育教育專業建設成特色鮮明、國內有影響的優勢專業。重點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實踐教學改革與社會服務,質量工程建設等方面力爭有新的突破:

體育教育專業力爭建設成國家級特色專業;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中、國小體育教育和健身指導專門人才;培育出多個省級教學團隊,力爭培育出國家級教學團隊;加大人才培養改革的力度,在實驗區建設及教學改革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爭取獲得多個省級教學成果獎。

三、專業建設措施及成效:

1、根據社會對本專業人才的要求,不斷調整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確保學生有較強的專業競爭力。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修訂並實施了符合“中國小教師崗位與健身指導崗位”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現了人才培養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重視高素質、技能型教師的培養和引進。

採取合作培養的方法,分期分批安排教師脫產、半脫產進修,更新知識結構。積極與國內外同行保持聯繫,引進高學歷、高技能的專業人才,為本專業的建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加強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課程建設。

建設重點突出體育教育的師範性特徵,為培養合格的中國小體育教師夯實基礎;突出體育運動的健身性特徵,為培養高技能體育健身指導人才提供保障。在現有2門省級精品課程為基礎力爭國家級精品課程。

與用人單位和實習單位共同編寫特色課程以及實踐套用類課程的教材。

4、重視教學改革研究和體育科學研究。

重點發展體育師範技能研究、體育健身指導研究和體育的社會服務研究,並在這些領域獲得較好成果。

5、加強實習基地建設。

建立了十所體育教學和健身指導實習實訓基地,確保了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保證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培養質量。

6、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在理論課教學中加大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的力度;在術課教學中改用先進的同步攝像法教學,提高學生對掌握正確動作的分辨能力。完善了考試評分體系的全面性、系統性、針對性,使學生成績評定更能體現科學性、合理性、公平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