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至池州

宋代李綱所作組詩,描寫乘船到池州的途中所見所聞及心情感受

江行至池州

其 二
李綱
春江徹底清,沙尾見潮生。
朝氣噓成霧①,南風戰作睛。
岸移看樹遠,船穩信波平。
覽盡江山勝,還悲萬古情。
————
①朝氣:早上清新的空氣。噓:呼氣,呼出。
其 七
李綱
杳杳楚天闊①,悠悠江浦清。
便風帆腹滿,順水魯腰輕。
煙淡山逾碧,雲高雨易睛。
無心問漁父②,濁酒慰生平。
————
①杳杳:深遠。楚天:南方的天空;戰國時,楚國占有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悠悠:形容長江水長。浦:江水。
②漁父:白翁。屈原被流放以後,在江邊與漁父問答,表示自己決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作者藉此典表示決不放棄抗金主張。

作者簡介

李綱(1083-1140年),字伯紀,謚定公,別號梁溪先生、梁溪居士、梁溪病叟,宋邵武慶親里(今李家坊上寺)人。徽宗政和二年進士,累官至太學少卿。他和趙鼎李光胡銓合稱“南宋四名臣”。靖康間因力主抗金被罷官。高宗即位後為相,整軍經武,力圖恢復河山,但在位僅七十日又被罷相。
他一生歷事徽宗、欽宗、高宗三朝,身處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代,先後六次被朝廷貶斥,從京城被貶到湖南、湖北、江西、福建、雲南,最後到當時的荒涼之地海南。他為官體恤百姓疾苦,敢於為民請願,即使貶職也再所不惜。
宣和元年(1119年),李綱同知貢舉。六月京師發大水,人民流離失所,慘不忍睹。大小官僚置若罔聞,獨李綱上《論水災事乞對奏杖》為民請願。他的一片忠言,卻被認為多事,降官一級。關心人民疾苦的李綱,不顧個人榮辱得失,降官後再上《論水災便宜六事奏杖》,冒死陳述災情,並提出“治其深,折其勢,固河防,恤民隱,省煩事,廣儲蓄”等六項治防水患、賑救災民的積極建議。徽宗十分惱怒,竟以“所論不當”,又將他貶至福建沙縣(今福建沙縣)監稅。貶謫途中,他仍關心著人民的苦難:“鬢毛蕭沉雨余冠,蒙犯風霜卻歲寒。但使孤君能感激,豈辭遠謫備艱難。”(《上饒道中雜詠三首》之一)這種感情,確實難能可貴。著有《梁溪集》一百二十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