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國小

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國小創建於1912年,1990年搬遷至虹橋新區,至今已有百年的悠久歷史。江陰市實驗國小是一所省級模範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歷經百年的風雨洗禮,凝成了合作、進取、求實、創新的校風;“嚴”、“實”、“新”、“活”的教風;好學、多思、巧作、求新的學風和“臻美”校訓。學校布局合理,設施先進,環境優美,內涵深厚,具有治學嚴謹、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辦學傳統。

在百年的風雨歷程中,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國小以博大的胸懷無私奉獻,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類英才,造就了大批愛國志士、學者、教授,真可謂“桃李滿園芳無垠,質采華章頌教壇”。這裡曾孕育了原全國婦聯副主席羅瓊的宏偉抱負,這裡曾給予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裴定一、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蔣在文成功的力量。這裡曾留下過著名教育家、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原北師大副校長顧明遠的足跡,這裡曾蕩漾過留美博士蘇慰國、李明,全國著名女作家程瑋,江蘇省第一個琵琶研究生曹王月,以及馮安祖、曹鳳祥、黃煌等名望學者的朗朗書聲。

辦學宗旨

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堅持以“給每一個孩子播種希望”為辦學理念,以“多才多藝,追求卓越”為辦學目標,以“科研先行,整體育人”為辦學途徑,以“審美教育”為辦學特色,追求“立教育之真,塑人格之美”的育人境界。學校從文化視野出發,進行“審美文化的深度建構”實驗研究,以課程設定審美化、教學過程審美化和活動審美化為支柱支撐國小審美教育,以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為主線豐盈審美教育內容,同時將愛心、社會責任感及和諧交往作為審美教育核心目標,以此來引領教師專注審美文化的研究,逐漸形成審美文化形態。“面向二十一世紀,構建國小審美教育模式”課題研究獲全國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學校成為江陰市首批特色學校和無錫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審美教育特色已成為江陰實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國小堅持“把學校建成一本立體的教科書”的觀念,全方位地拓展教育領地,開放素質教育空間。學校從完滿人的素質結構出發,進行教育綜合改革,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教育活動,探索科技教育、生態自然教育、圍棋教育、生活體驗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責任教育等,開放教育場景,增加信息量,拓展視野,啟迪智慧,發展個性,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構建了立體型、綜合化的現代國小素質教育活動體系,為孩子構築了快樂學習的樂園。通過多年的實踐和積累,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國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先後榮獲江蘇省模範學校、文明學校、和諧校園、平安校園、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江蘇省國小數學、語文、英語課程教材改革實驗三門學科先進集體,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優秀家長學校、貫徹《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先進集體等幾十項榮譽,並被定為江蘇省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全國少工委實驗基地、全國棋類教學實驗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