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標識
標識的主體部分是“義”字的變形,“義”字的一點變成一顆太陽,它與一撇又構成“江”字的聲母“j”;一捺一撇亦構成“義”字的聲母“y”。一撇一捺具象化為兩筆飛動墨跡,墨跡下面的波紋則寓意是珠江水養育了珠江兒女,在母親河的哺育下健康成長。
學校介紹
勒流江義中學,其前身是勒流梁季彝紀念中學,由當地政府投資1.3億元新建,於2012年10月8日投入使用,是一所廣東省標準化公辦國中。
學校占地面積約6.6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27萬平方米。按廣東省數位化校園標準配備,各功能場室、體育館、圖書館等設施設備齊全,有高標準的校園電視台和錄播直播系統。學生公寓達到順德區中學一級標準,均設有獨立浴室、衛生間、太陽能熱水、空調等設施設備。
學校現辦學規模為48個教學班(從2017年9月起每年新增1個內地西藏國中班),學生2400人,專任教師173人。教師本科學歷達標率100%,研究生學歷8人。高級職稱8人,一級職稱85人,省、市、區級骨幹教師26人。
學校先後成立了“勒流數學教研工作室”、“勒流街道骨幹校長鬍和秋工作室”、“廣東省第二、三屆名師朱湘紅工作室”;設有首席班主任工作室、首席教師工作室、研究生工作室等,促進師資隊伍建設和專業化培養。
學校構建了“目標·導學·檢測”三環智慧型課堂教學模式,緊扣“新課程理念”、強化“信息化教學”,極大地最佳化了課堂教學質量觀。建有高標準數位化教室等專用場室,所有教室配備了先進的多媒體觸屏教學一體機。同時,自主開發了智慧型課堂互動平台,開設智慧型數字品牌班。學校教學設備配置及創新課堂理念均在全區中國小處於領先地位。
從1981年建校至今,學校先後三次遷址,三易其名,砥礪出“和、勤、韌、博、義”的校訓,孕育了“自主、創新、和諧、健美”的校風。
在“讓每一位學生得到發展,讓每一位教師施展才華,讓每一位家長收穫希望”的辦學理念指引下,學校創新內部管理機制為抓手,構建了“13131”新型扁平化內部治理機制,形成了鮮明的現代學校建設特色,開拓了高效的學校管理模式。
作為順德區教育綜合改革“管辦評分離”和“自主辦學”試點學校,率先制定了《江義中學章程》,並獲順德區教育局審核通過。學校先後被評為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生命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生命教育百佳學校、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廣東省規範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體育項目(排球)傳統學校、佛山市體育項目(排球)傳統學校、佛山市防震減災科普學校、佛山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佛山市國中思想品德學科示範教研組、順德區首批消防安全示範學校、順德區首批依法治校示範學校、順德區平安校園、順德區先進學校等。
2017年9月開設內地西藏國中班,開啟民族教育的新征程。
站在新的時代起點,江義中學以全新的辦學理念,精心打造人文校園、書香校園、活潑校園,全力打造全新的數位化校園,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走“出名師、育名生、塑名校”的可持續發展品牌戰略,向打造品牌學校的發展目標健步邁進
校訓釋義
“和”源於“和為貴”、“地利不如人和”。“和”可以有三個層面的理解:“和善、和氣”,這是對個人待人接物的行為要求;“平和、謙和”,這是對個人道德修養的境界要求;“和睦、和諧”,這是學校人際關係、人與環境的關係、校內外關係的目標。
“勤”乃勤奮:天道酬勤,勤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勤奮向上,不懈怠是生活的本意。意指勤學習,勤思考,勤探究,勤實踐等。
“韌”源於《管子·制分》“故凡用兵者,攻堅則韌,乘暇則神。” 意為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
“博”源於《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為學識淵博,既要學習專業知識,又要學習其它知識。寓意我校辦學特色——重視師生能力培養,不斷強化師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基礎紮實、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接班人。
“義”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右國頌”,“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意指自己的言行要符合社會道德的規範要求,伸張正義,助已助人。
“和 勤 韌 博 義”既是學校的校訓,也是師生的追求目標和踐行的標準。概言之,校訓倡導師生形成以德為先,厚於德而博於學的精神境界和治學態度。“和”融入儒家文化,精闢地概括了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關係的深刻認識與辯證的處理方法。“勤”、“韌”則訓誡師生在氣節、操守、品德、治學等方面都應不怕苦、不怕難、不鬆懈、不放棄,戰勝自我,力爭在事業與品行兩個方面都達到最高境界。“博”則告誡師生要不拘於世,不拘於時,海納百川,與時俱進,博取約觀,厚積薄發 ,知傳承而重創新。“義”則警誡師生要心存正義,規範言行,樹立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
西藏班
於2017年9月起每年新增1個內地西藏國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