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南京市下轄區]

江寧[南京市下轄區]
江寧[南京市下轄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江寧區位於南京市中南部,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創新基地,國家東部地區重要的交通物流樞紐和空港樞紐。江寧從東西南三面環抱南京主城,航空、港口、鐵路、公路交通體系匯聚,是南京對外溝通的重要樞紐。 江寧區是“六代豪華”之地、“十朝京畿”要地,史有“上元之民善商,江寧之民善田,龍都之民善藥,善橋之民善陶,陶吳之民善剞劂,秣陵之民善織,竇村之民善刻”之說及“天下望縣、國中首善之地”之美譽。 江寧區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稱,有牛首山文化旅遊區、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將軍山風景區、方山風景區、陽山碑材、南唐二陵、楊柳村古建築群、佘村明清代建築群等眾多景區,其中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位列中國四大療養溫泉之首,是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截至2017年,江寧區下轄10個街道,129個社區、72個村,總面積1561平方公里,地區生產總值1935.92億元,常住人口124.85萬。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江寧區 地稅辦 江寧區 地稅辦

歷史上江寧僅縣以上建置的名稱有40個。“江寧”不僅為縣名,還曾為郡或府之名。晉太康二年(281年)始用江寧名稱,至2009年已有1728年的歷史。江寧地域建置更迭頻繁,沿革複雜多變,或數縣並存,或侯國與郡縣同列,或一縣統管,或二縣同城分治。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周朝以前,今江寧地域屬荊蠻之地。

春秋時代,江寧屬吳國。戰國初期為越國管轄。

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屬金陵邑管轄。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廢金陵邑設秣陵縣,又另設丹陽、江乘縣,同屬會稽郡。

西漢元朔元年(前128年),江寧地域被稱為江都國,分置秣陵、胡孰、丹陽三侯國。元狩二年(前121年),廢江都國,復秣陵、江乘、胡孰、丹陽等縣,均屬鄣郡。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為丹陽郡。新莾,天鳳元年(14年),更丹陽郡為宣亭縣,秣陵縣為宣亭縣,江乘縣為相武縣。劉玄更始元年(23年),郡縣恢復舊稱。漢末,建安十七年(212年),孫權於楚金陵邑故址建石頭城,改秣陵縣為建業縣,治所由秣陵關遷石頭城;同時廢胡孰、江乘二縣,設典農都尉治理。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建業縣為秣陵縣,恢復胡孰、江乘二縣,又析秣陵西南置臨江縣。次年(281年),改臨江縣為江寧縣,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江寧縣名,縣治在今江寧街道。太康三年(282年),分淮水北為建鄴,南為秣陵,復置胡孰、江乘二縣。建興元年(313年),改建鄴縣為建康縣。

東晉建武元年(317年),晉元帝定都建康,這時除了原有江寧、秣陵、丹陽、湖熟等縣,仍屬丹陽郡外,又先後設臨沂、陽都、懷德、肥鄉、博陸、堂邑等僑縣,安置北方南渡的士族和平民。

南朝,宋、齊、梁、陳相繼定都建康。江寧、秣陵、建康、丹陽、湖熟等縣屬於丹陽郡。南梁天監元年(502年),分秣陵縣置同夏縣。南陳太建十年(578年),分丹陽郡置建興郡。江寧、秣陵、建康縣屬丹陽郡。湖熟、江乘、同夏等縣屬建興郡。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建康、秣陵、同夏三縣併入江寧縣,屬蔣州。至隋大業三年(607),廢蔣州,復置丹陽郡,江寧縣屬丹陽郡。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江寧縣更名歸化縣,與丹陽、安業等縣屬揚州郡。武德八年(625年),並安業入歸化,改歸化為金陵。武德九年(626年年),金陵縣更名白下縣,屬潤州。丹陽縣屬宣州。貞觀九年(635年),白下縣又更名為江寧縣。天寶元年(742年),江寧縣屬丹陽郡。至德二年(757年),以江寧縣置江寧郡,江寧縣廢。乾元元年(758年),改江寧郡為昇州,復江寧縣屬昇州。上元二年(761年),江寧縣更名上元縣,以唐肅宗“上元”到年號為縣名,屬潤州。光啟三年(887年),上元縣又屬昇州。

五代十國時期,楊吳天佑十二年(915年),建昇州大都督府,治上元縣。天佑十四年(917年),分上元縣南十九鄉、當塗縣北二鄉復置江寧縣。從此江寧、上元縣同城而治。武義二年(920年),改昇州大都督府為金陵府,轄江寧、上元縣。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建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江寧、上元縣屬江寧府。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改江寧府為昇州府,轄江寧、上元二縣。天禧二年(1018年),復江寧府,轄江寧、上元二縣。建炎三年(1129年),改江寧府為建康府,轄江寧、上元二縣。

銀杏湖高爾夫球場 銀杏湖高爾夫球場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建康府為建康路,轄江寧、上元等縣。天曆二年(1329年),改建康路為集慶路,轄江寧、上元等縣。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改集慶路為應天府,轄江寧、上元等縣。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建都應天府,以為南京。江寧、上元縣屬應天府。洪武十一年(1378年),南京更名京師。江寧、上元仍屬京師所治應天府。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改南京為江南省、應天府為江寧府,轄江寧、上元等縣。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江寧府,改名“天京”。同治三年(1864年),復稱江寧府,轄江寧、上元等縣。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定都江寧府,改江寧府為南京府,廢江寧、上元二縣。次年廢南京府設江寧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月10日,江寧自治實驗縣成立,直屬江蘇省政府。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縣治由南京遷至東山鎮,與南京市分開,屬江蘇省管轄。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江寧地區先後建立江寧、橫山、上元縣抗日民主政權。期間,汪偽在東山鎮建立偽“縣政府”。

1949年4月24日,江寧縣解放。4月28日,江寧縣人民政府成立。10月1日後,江寧縣劃屬鎮江專區,1958年7月重新劃屬南京市,1962年5月劃歸鎮江專區,1971年3月重新劃歸南京市。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立南京市江寧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底,江寧區下轄10個街道,129個社區、72個村。區政府駐東山街道上元大街369號。

街道名稱面積 (km²)人口 (萬)居委會村委會下轄社區、村
東山街道 71 15.19 16 東山、外港、中前、章村、曉里、岔路、邵聖、駱村、龍西、上坊、泥塘、天雲、永安、高橋、大里、佘村
秣陵街道 182 14 21 4 居委會:秦淮、勝太、殷巷、湖濱、太平、長山、東南、青源、牛首、下墟、東旺、西旺、雙金、家園、童前、東善橋、祖堂、吉山、霞輝廟、元山、勝家橋 村委會:建東、鳳凰、周里、火炬
湯山街道 185 6.71 8 8 居委會:湯山、古泉、青林、作廠、孟墓、上峰、高莊、鶴齡 村委會:孟塘、龍尚、路西、建設、湖山、寧西、阜莊、阜東
淳化街道 132 5.71 21 9 居委會:淳化、青山、青龍、吳墅、田園、索墅、雙崗、土橋、新興、科苑、方山、成山、橋頭、楊村、橫嶺、王墅、新華、永寧、解溪、陵里、大學城 村委會:民主、茶崗、西埠、周子、周郎、西城、濱淮、柏墅、新林
祿口街道 165 7.6 15 15 居委會:茅亭、機場、白雲路、銅山、群力、陸綱、新生、山塘、謝村、永興、高伏、彭福、上穆、鍾村、陶東 村委會:馬鋪、楊樹灣、成功、張橋、黃橋、秦村、埂方、小彭、曹村、徒蓋、陳巷、溧塘、石埝、桑園、尚洪
江寧街道 258 8.5 12 10 居委會:荷花、星輝、南山湖、江寧、司家、陸郎、河西、朱門、葉村、盛江、新銅、牧龍 村委會:清修、上湖、新洲、大廟、西寧、牌坊、廟莊、花塘、洪幕、天然
谷里街道 152 5.7 6 5 居委會:谷里、公塘、張溪、向陽、箭塘、周村 村委會:荊劉、柏樹、雙塘、石壩、親見
湖熟街道 145 8.02 14 8 居委會:和進、金橋、湖熟、河南、雙新、龍都、周崗、楊柳湖、新農、尚橋、河北、耀華、新躍、東陽 村委會:三界、丹桂、晶明、萬安、錢家、和平、徐慕、綠楊
橫溪街道 215 7.16 10 11 居委會:橫溪、陶吳、丹陽、西崗、西陽、甘泉湖、新楊、新杭、西泉、甘西 村委會:紅旗、官長、安民、橫山、許呈、雲台、山景、寧光、勇躍、許高、石塘
麒麟街道 62 4.14 6 2 居委會:泉水、建南、鎖石、晨光、麒麟門、麒麟鋪 村委會:東流、袁家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寧區位於南京市中南部,介於北緯31°37′~32°07′,東經118°28′~119°06′之間,總面積156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86平方公里。東與棲霞區及句容市接壤,東南與溧水區毗鄰,南、西南分別與安徽省當塗縣、馬鞍山市相交,北、東北分別與雨花台區、秦淮區相鄰。

地貌

方山風景區 方山風景區

江寧區境內地質條件十分複雜。常態地貌有低山、丘陵、崗地、平原和盆地,其中丘陵崗地面積最大。地勢南北高而中間低,形同“馬鞍”。境內有大小山丘400個,主要山峰有東北部的青龍山、黃龍山、湯山、孔山等,海拔約300米,是寧鎮山脈主體;西南部的橫山、雲台山、天馬山、鶯子山等,海拔多在250米~350米,多系茅山余脈;中部的牛首山、方山等,海拔200米~243米。

江寧區地形呈馬鞍狀,兩頭高,中間低,地勢開闊,山川秀麗,山體高度都在海拔400米以下(下文所有涉及高程的都指海拔高),屬典型的丘陵、平原地貌。常態地形有低山丘陵、崗地、平原等,眾多河流、水庫散布其間。

黃土崗地:黃土崗地主要分布於南北低山丘陵之間,面積約81610公頃。地勢呈殘丘緩崗,崗地地表起伏顯著,高10~40米。長、寬1至數公里不等,幾乎為第四系黃色粘土覆蓋,俗稱黃土崗地。崗頂平緩,崗間梯田展布,自上而下,田面逐漸增大成扇狀。

沿河平原:沿秦淮河、七鄉河、九鄉河等中下游兩岸和長江岸邊呈帶狀分布。總面積約45206公頃。秦淮河平原位於江寧中部,包括湖熟、淳化、東山、秣陵、祿口、谷里等街道,面積約30700餘公頃。平原大部分地勢平坦,高6~8米。其中偶見有孤獨低山出露,如方山、尚義山等。沿江平原主要分布在江寧西部的沿江地帶。地處長江天然堤與東側或南側丘陵崗地間,呈帶狀分布或呈孤島顯露在長江中,地勢平坦,高程多在5米以下,最低處僅2.2米。沿江平原區的成土和耕作較遲,一般在數百與數十年內,其內田園規劃整齊,渠道交織。平原區是農作物的主要種植區。

低山丘陵:江寧境內低山丘陵面積約30570公頃,有近400座低山不均勻地分部在各街道內,可分為東北與西南兩大片區。東北片區山脈主體呈北東走向,自湯山往東轉為近東西走向,山勢連綿,山坡陡峭,組成山體的岩石多數為古生界地層,中生界地層較少。岩石褶皺、斷裂發育,並見有火成岩侵入體出露。山體屬寧鎮山脈的西延部分。西南片區山勢雄偉,峰巒挺拔,但組成山體的岩石年齡普片晚於東北片區,屬中、新生界陸相沉積地層,其中一些山脈完全為火山噴發堆積而成。由於常年風化剝蝕,有些山體逐年變矮,形成緩坡地,有些形成山前堆積層、丘地或山坳。低山丘陵區幾乎都被植被覆蓋,有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竹林,喬、灌木混雜林,人工茶林或荒草地。

江寧區主要丘陵
湯山湯山位於湯山街道西,滬寧高速公路南側。山體長軸方向呈北東走向,延長達5公里,短軸方向最寬處可達1.5公里,最高峰稱糰子尖,高292.3米。山體由寒武系中上統厚層白雲岩和奧陶系下統厚層灰岩、灰質白雲岩等岩石組成。這裡在地質構造上為一穹窿狀短軸背斜,糰子尖正好位於該背斜核部。湯山東、西兩端都蘊藏有豐富的地熱資源,都已被開發利用。湯山山體北坡還陸續發現幾個溶洞,其中“葫蘆洞”面積約300平方米,因1993年在洞內發現古人類顱骨和一枚牙齒化石而名氣大增,已開發成旅遊景點。
孔山孔山古名雁門山。宋《景定建康志》記載:“山勢連亘,類北地雁門,因名”。唐李白詩“綠水向雁門”,即指此山。孔山位於湯山街道古泉行政村正北方,主峰高341.9米,其北面是轟隆山,高169.5米,南面連土地山,高238.9米,東面連西貌頭山,高266.4米,西面是排山,高126.8米。孔山出露一套較為完整的古生代地層,曾是華東、華中地區一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野外實習基地。該山出露的優質石灰石資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制水泥的原材料,正被開採利用。
青龍山青龍山位於江寧東北部。地跨東山、湯山兩街道。唐李白有“青龍見朝墩”詩句,即描述此山。又名青山,《南唐書》載,“後主李煜獵青山”。山呈北東走向,與黃龍山平行延伸,長達14公里,2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個,最高峰高277米。山體為泥盆、石炭、二迭、三迭系灰岩、泥質灰岩、砂岩、泥頁岩等組成。青龍、黃龍兩山間的坳地為質地較軟的泥頁岩經長期風化剝蝕形成。優質石灰岩主要產於黃龍山及青龍山的北東端,薄煤層產於二迭繫上統龍潭組砂岩泥頁岩夾層中。
祖堂山祖堂山位於谷里街道祖堂行政村北。古名幽棲山,因南朝大明三年(459)建有幽棲寺而得名。唐貞觀初,法融:(賴融)禪師在這裡得道,成為佛教牛頭宗第一祖師,山也因此更名祖堂山,又名花岩山。該山總面積約360公頃。主峰芙蓉峰,高255.9米,山體多為侏羅系火山角礫岩、沉凝灰岩、集塊岩、角閃安山岩等組成。山西南麓,新中國初曾發掘了距今千年的南唐先、中二主陵墓,即南唐二陵。祖堂山西南山腰,還蘊藏有高嶺土礦。
吉山吉山位於東善橋集鎮西2公里處,主峰高235.2米。山體岩石全由閃長玢岩組成,為超淺層火山岩侵入體。閃長玢岩頂部發現一大型貧磁鐵礦床,與磁鐵礦共生的還有鈉長石礦。
牛首山牛首山位於谷里街道祖堂山正北,跨雨花台區鐵心橋。古稱牛頭山,雙峰東西相對,狀似牛頭而得名(西峰因採礦而殘缺不全)。又名天闕山。山體總面積約500公頃,主峰高242.8米。山體由侏羅系輝石安山岩、火山角礫岩、沉凝灰岩等組成。舊時此山名勝古蹟較多,有著名的古剎宏覺寺。由於此山古代盛產松、竹、茶(名天闕茶)、蘭,尤其是暮春季節,桃花盛開,滿山春蘭和杜鵑花,加以松竹掩映,景色絕佳,所以明清以來素有“春牛首”之稱。
雲台山雲台山位於江寧西南的橫溪街道。此山因古有雲台寺而得名。山體呈北東走向,總面積約720公頃,主峰高319.1米。山勢巍峨,山體由三迭系黃馬青組砂岩和侏羅系閃長玢岩等組成。山東南有雲台山硫鐵礦及雲台山抗日烈士墓。宋《景定建康志》引《六朝記》云:“雲台山北有大石,如臥鼓、中空,可坐數十人,其高九尺,上有小石,吳時呼為石鼓”,今已無存。雲台山南2公里是母雞山,山高273.4米,該山亦蘊藏有豐富的硫鐵礦資源。
橫山橫山位於蘇皖二省的江寧、溧水、當塗三地交界處,在江寧的橫溪、銅山南境。橫山又名橫望山、衡山。據《太平府志》載:“春秋楚子重伐吳,至衡山即此,四望皆橫,故名。”又據《當塗縣誌》稱“左氏傳作衡山,衡橫通用也。”主峰因呈拱形,太陽一出即可照到,所以得名太陽拱,俗稱拖船壑,面積約1835公頃。山體石質為侏羅系西橫山組砂岩等。山由62條大小山嶺組成,蒼翠亘天,橫列若屏障。山上盛產竹木、藥材,野獸野禽。現山區建有國有林場,從50年代起開始造林,森林覆蓋面已達80%。
方山方山位於江寧中部,秦淮河東岸。山體呈方形,孤絕聳立,山頂遠視平坦,故稱方山。又似一枚方印,也稱天印山。總面積約650公頃,高208.6米,山體石質多為第三系橄欄玄武岩、集塊岩和火山角礫岩。是南京地區著名的死火山。是晚第三紀上新世喜馬拉雅山期岩漿活動的產物。一個迴旋,兩次噴發,形成兩套玄武岩。火山口及頸部充填了輝綠玢岩。火山岩下部為中生界白堊系赤山組細砂岩,是很好的鑄型用砂材料。2007年12月,方山被省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正式評審為省級地質公園。
土山土山位於東山街道北,秦淮河東岸。總面積約30公頃,高62.1米。山體由侏羅系象山群砂岩及礫岩組成。據《丹陽志》記載,東晉太元中太傅(宰相)謝安,仿舊隱會稽東山,在此土山營樓建館,竹林甚盛。世稱小東山,也叫東山。又據史志記載,謝安曾和謝玄在東山決策,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清代東山曾是“金陵四十景”之一,名“東山秋月”。1983年被命名為東山公園。

水文

江寧區百家湖夜景 江寧區百家湖夜景

江寧區境內河道主要有秦淮河和長江兩大水系。秦淮河為區境最長的河流,位於境內中部,縱貫南北,經南京市雨花台區入江,支流密布,灌溉江寧區一半以上的農田。境內西部瀕臨長江,江岸線長22.5公里,水面3667公頃。流入長江的主要幹流有便民河、九鄉河、七鄉河、江寧河、牧龍河、銅井河等。境內主要湖泊有百家湖、楊柳湖、西湖、白鷺湖、南山湖、甘泉湖等。

江寧區西北部瀕臨長江,境內河水多數為西北流向,入長江。河流分為3個小水系。第一,青龍山、湯山以北,牛首山、天台山以西,分別為便民河、九鄉河、七鄉河、板橋河、江寧河、牧龍河、銅井河等,是流入長江的沿江水系。第二,介於青龍山、湯山、牛首山、天台山、橫山之間的,為秦淮河水系,向西北經秦淮河入長江。第三,天台山、橫山諸山以南,包括原小丹陽部分地區,水流為東南流向,流入石臼湖,即石臼湖水系。

江寧境內水庫大小有幾十個,較大一些的有趙村水庫、紅星水庫、公塘水庫、谷里水庫、百家湖、東焦水庫、佘村水庫、黃龍埝水庫、譚山水庫、湯山水庫、安基山水庫等。多數水庫對防洪抗旱、農田灌溉、水產品養殖、人民生活用水起著重要作用,少量水庫還開發成風景區,成為旅遊觀光景點。

江寧區主要河流
長江長江自江寧西部經過,流經江寧境內共長22公里,水面達3666.67公頃。長江水資源豐富,對江寧經濟建設以及人民生活關係極大。沿江有和尚港、銅井河口、新濟洲、仙人磯等碼頭可停泊船隻。秦淮新河在長江邊建的節制閘可以排澇,可以提水抗旱,對江寧區一半以上農田旱澇保收起著關鍵作用。江寧已在長江邊建成日產30萬噸自來水提水工程,保證向江寧城區充分供應工業、生活用水。
秦淮河秦淮河本名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秦淮河為江寧境內最大河流,縱貫南北,支流密布,灌溉江寧區農田3.47萬公頃,占江寧區農田面積一半以上。這條河有兩個源頭:東源句容河,出自句容城北30公里的寶華山,匯集赤山湖水之後,進入江寧區湖熟街道,到西北村與南源匯合。南源溧水河,來自溧水區東南10公里的東蘆山,經溧水和江寧的銅山、祿口、秣陵、龍都等地,兩源在西北村匯合後,再繞方山的南西兩面,轉西北流至東山、河定橋,經秦淮新河流入長江。兩主流河長110公里,在江寧境內長約80.5公里,是秦淮河的主要河道。在江寧的主要支流有湯水河、索墅河、解溪河、雲台山河、牛首山河,總長共167.8公里。秦淮新河是1975~1979年,從東山附近的河定橋至南京郊區的金勝村入江處開挖的一條全長18公里、河面寬130~200米,行洪800立米/秒的人工泄洪河。在河口建有節制閘,用於排洪、抗旱和航運。
七鄉河七鄉河源頭在江寧境內的湯山、孔山。舊時因流經孟塘、孟北等七鄉,得名七鄉河。該河在湯山境內先呈東西流向,後折而北流,經南京市棲霞區攝山鄉的漳橋、西渡流入長江。在江寧境內長約11公里,為湯山街道重要泄洪和灌溉河道。
九鄉河九鄉河源頭在江寧區湯山街道,北經棲霞區石埠橋注入長江。這條河相傳秦代開鑿,古稱瑣石溪,下游是明代重要運糧運石水道,又名運糧河。1949年前,該河主要為九個鄉鎮數萬畝農田排灌所用,故改名九鄉河。全長約10公里,江寧境內長約6公里,除泄洪、灌溉外,下游還是運輸石料的主要水道。
板橋河板橋河源頭在牛首、吉山等山,在雨花台區大勝關附近入江。全長15公里,在江寧境內長約3公里。舊稱板橋浦,1910年更為現名。因河身窄淤,僅供兩岸灌溉用。
江寧河江寧河古稱南浦,也稱江寧浦,源頭在安徽天馬、蘿蔔山和江寧境內的娘娘山、楊家山,在江寧街道河口附近注入長江。江寧境內長約15公里,灌溉江寧約4666.67公頃農田,自江寧街道以下段,夏季可通船。
牧龍河牧龍河古稱牧龍浦。宋《景定建康志》稱:“舊有香木浮其上,土人迎之以建亭,曰木龍亭”。後“木”訛傳成“牧”,才有今名。源自銅井經牧龍社區入長江。全長約4公里。
銅井河銅井河源頭在江寧街道銅井社區,向西流入長江。全長2.8公里。

氣候

江寧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7℃;無霜期長,平均無霜期為224天;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1072.9毫米。雨熱同季,天氣的變化比較複雜,常出現春秋季低溫冷害、雨澇、颱風、寒潮、乾旱、冰雹、雷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年極端最低氣溫-13.3℃,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0.4℃。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江寧區水資源豐富,分為過境水、地表水、地下水。其中長江過境水平均過水量達9730億立方米;秦淮河及其支流、水庫、塘壩的地表水容量2.3億立方米;地下水主要有湯山溫泉、冷水泉、祈澤泉、橫望泉、一柱泉、宮氏泉、楊柳泉、方泉等,流水終年不斷。著名的湯山溫泉水溫50℃~60℃,按照內熱帶的地溫度變化規律計算,泉水來自地下2公里深處。溫泉的水溫不受季節性氣溫影響,冬夏兩季的水溫相差1.5℃,溫泉水的流量為20升/秒,平均每晝夜流量為150噸~500噸。

土地資源

江寧區實際控制面積為15.73萬公頃,其中農用地11.03萬公頃(耕地5.85萬公頃、園地0.25萬公頃、林地2.41萬公頃、其他農用地2.52萬公頃);建設用地3.65萬公頃(居民點和獨立工礦用地3.09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0.31萬公頃、水利設施用地0.36萬公頃);未利用地1.05萬公頃(未利用地0.35萬公頃,河流水面等其它土地0.70萬公頃)。

礦產資源

江寧區礦藏資源豐富,多種多樣,主要礦藏有6類25種。金屬礦種有鐵、釩、銅、錳、鈷、金等,其中鐵礦儲量達3億噸,占江蘇省儲量的41%,銅井金礦是江蘇省最大的金礦。非金屬礦藏主要有硫、磷、大理石、石英石、玄武岩、矽化石、重晶石、鉀長石、石灰石、膨潤土、高嶺土、耐火泥等20種,其中石灰石的儲量最大,探明儲量5億噸;硫儲量2000萬噸,約占江蘇省儲量的35%。

生物資源

江寧區脊椎動物有290種,主要分為家禽家畜、野獸、鳥類、爬行動物、魚類、昆蟲等。珍貴動物有中華鱘、揚子鱷、獐、獾、穿山甲、龜、鱉、刀魚、鰣魚、鰻魚等,其中中華鱘、揚子鱷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江寧區有木本植物和藥用植物1000種,較珍貴的有雪松、柏樹、銀杏、楓樹、金桂、銀桂、櫸樹,明黨參、夏枯草、板蘭根、桔梗、蒼朮、百部、柴胡、女貞子等。

人口

截至2017年底,江寧區常住人口124.8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28萬人,增長2.7%。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0.52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2.5%,比上年末提高0.98個百分點。常住人口出生率10.36‰,死亡率4.25‰,自然增長率6.11‰。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為107.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7萬人。

經濟

綜述

南京江寧區地圖及規劃圖 南京江寧區地圖及規劃圖

1978年至2017年,江寧區地區生產總值由1.9億元增加到1935.92億元,現價增幅918.9倍,年均遞增19.44%,可比價年均增長12.67%。“六五”時期全區經濟年均遞增為16.2%,“七五”時期為17.1%,“八五”時期為34.7%,“九五”時期為11.3%,“十五”時期為19.9%,“十一五”時期為22.5%,“十二五”時期為19.69%,2016年、2017年增幅分別為10.29%、8.0%。地區生產總值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連續邁上六個台階,1990年突破10億元,1995年突破50億元,2001年突破100億元,2007年江寧區全部實現省定小康指標,2009年突破500億元,2012年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主要經濟指標進入江蘇省106個區(縣市)前十強,2013年突破1000億元,2015年首次超過1500億元大關。

2017年,江寧區地區生產總值1935.9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3.巧億元,增長0.8%;第二產業增加值1031.52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841.26億元,增長10.3%。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5.51萬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2.3萬美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3.2:53.343.5。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快於地區生產總值增幅1.3個百分點,其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6.5億元,比上年增長9%。其中,稅收收人199.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8.2%。主要稅種中,增值稅和營業稅完成88.1億元,增長1%;企業所得稅完成37.6億元,增長36.5%;個人所得稅完成12億元,增長10.2%。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3.38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長94.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37.2%、公共安全支出增長14.6%、教育支出增長7.8%。

第一產業

陽山碑材 陽山碑材

江寧區是華東最大、全國第二的農副產品物流中心 ,呈功能效益多元顯現的都市型農業格局。2005年農業生產總值超過16億元,其中糧油、蔬菜、畜牧三大產業生產總值12億元。2010年以來糧食產量穩定在23萬噸左右,2011年糧食單產突破500公斤,2015年農業基本現代化水平位列江蘇省第三位,至2017年一直穩定在510公斤左右。2017年設施農業數量達15964個,設施農業占地面積10541公頃。

2017年,江寧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0.58億元,比上年增長3.87%,其中農業產值65.36億元,增長2.41%。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4.22萬畝,比上年減少1.38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2.06萬畝,減少0.29萬畝;蔬菜種植面積26.42萬畝,增加0.84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22.56萬噸,比上年下降2.12%,其中夏糧3.57萬噸,下降2.62%;秋糧18.99萬噸,下降2.02%;油料總產量1.84萬噸,下降1.94%;蔬菜總產量62.87萬噸,下降3.64%。林業產值3.81億元,比上年增長7.72%。全區完成造林5386畝,其中新增造林4750畝。全區林木搜蓋面積為44.3千公頃,林木覆蓋率28.76%,比上年增加0.26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

1978至1995年,江寧區工業化初級階段,鄉鎮工業蓬勃發展。1978年,江寧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比為49.2:35.6:15.2,工業占GDP的比重為29.3%,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份額不足三成,且多集中在食品加工、建築材料、服裝紡織等勞動密集型、資源型產業,工業化初期特徵明顯。進入八十年代後,隨著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加快了江寧工業化進程,二產尤其是工業比重不斷攀升。至1990年,江寧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比為35.52:48.82:15.66,其中工業占GDP比重達36.24%。從1978年到1995年,全區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0.4%。江寧區由工業化初期進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

1996至2010年,江寧區工業化中期階段,外向型經濟勢頭迅猛。到1995年,江寧區工業在GDP中份額超過一半,達53.73%,標誌著江寧全面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2000年,江寧區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2.58∶60.67∶26.75,就業結構比為36.49∶37.58∶25.93,符合工業化中期特徵。2010年,工業占GDP的比重達53.5%,呈現典型的工業化後期特徵。從九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紀初,江寧外向型經濟經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程,是江寧外向型工業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港、澳、台及外商投資企業逐漸成為江寧工業的主體。2010年港、澳、台及外商投資企業工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9.3%。從1995年到2010年的16年中,全區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8%。

2010年以後,江寧區工業化後期階段,技術密集工業長足發展。從二十一世紀初起,江寧區依託開放型經濟優勢,大力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規模型企業,加快發展私營個體經濟。2010年,江寧進入了工業化後期階段。從2010年到2017年,全區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8%。2017年,江寧區工業占GDP的比重達45.5%。 江寧區先後創成了智慧型電網、通信網路、生物醫藥等國家火炬計畫特色產業基地,汽車、智慧型電網、新一代信息技術3大支柱產業,高端裝備、生命科學、節能環保3大新興產業,文化休旅、物流、軟體3大服務業“3+3+3”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榮獲“中國產業發展能力10強區”和“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最具競爭力20強區”。

2017年,江寧區名列中國工業百強區第六位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2%,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49.26億元,增長3.4%。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人2490.22億元,下降1.6%;實現利稅總額383.22億元,下降12.2%,;實現利潤總額261.35億元,下降11.7%。 全區31個工業大類中,21個行業保持增長,行業增長面達67.7%,其中全區工業前十大行業“六升四降”,汽車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這三大行業分別完成產值800.58億元、583.65億元、292.32億元,分別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的29.1%、21.2%和10.6%。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較全年產值淨增133.30億元,對全區規模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高達147.5%。

第三產業

1978年改革開放後,江寧區服務業由弱變強,由小變大。1978-1984年,全區三次產業結構呈現“一、二、三”的狀態;1985-1995年,全區三次產業結構演變為“二、一、三”的狀態;1996年起,全區三次產業結構為“二、三、一”的狀態。三次產業比例由1978年的49.34:35.66:15調整為2017年的3.2:53.3:43.5。1978-2000年,服務業從從15%上升到26.75%,服務業年均增速22.56%,超過GDP年均增速3.18個百分點。2001-2017年,隨著2000年江寧撤縣設區,城市化和信息化進程加塊,服務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服務業占比上升到43.45%,年均增速22.97%,超過GDP年均增速3.47個百分點。2017年,全區服務業增加值達到841.26億元,比1978年增加了2951.8倍。年平均增長22.74%,超過GDP年平均19.43%的增長速度。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3.5%,較1978年提高28.45個百分點。

•貿易業

2017年,江寧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06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增速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359.6億元,增長10.3%。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209.9億元,增長14.1%;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94.27億元,增長8.9%;住宿業實現零售額2.32億元,增長1.3%;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4.58億元,增長13%。

•金融業

2017年,江寧區金融業增加值168.65億元,可比價增長6.0%,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8.7%。全年新增上市企業7家,募集資金22.88億元,年末擁有境內外上市企業29家。年末共有41家企業掛牌或獲準掛牌“新三板”企業,共有證券營業部10家。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540.2億元,比年初增加249.6億元,增長10.9%。其中住戶存款768.1億元,比年初增加49.33億元,增長6.9%。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641.6億元.比年初增加236.83億元,增長16.9%。

•旅遊業

2017年,江寧區旅遊總收人350.35億元,比上年增長9.46%。接待遊客量3306萬人次,增長10.1%。

交通運輸

綜述

2017年,江寧區公路貨物運輸總量1882萬噸,比上年增長9.5%。貨物運輸周轉量27.67億噸公里,增長9.9%。全年旅客運輸總量4273萬人次,增長2%。旅客運輸周轉量16.06億人公里,增長0.6%。年末城市公共汽車運營線路網長度為1388公里;公共汽車運營車輛1223輛1416.1標台。計程車總數1008輛。

公路

截至2017年底,江寧區境內有104國道、312國道、205國道、滬寧高速公路、寧馬高速公路、寧高高速公路、寧杭高速公路、南京繞城高速公路、湯銅公路等穿境而過。

鐵路

江寧站 江寧站

截至2017年底,江寧區境內有江寧站和江寧西站,京滬高鐵、滬漢蓉高速鐵路、寧安高速鐵路、寧杭高速鐵路穿境而過。

航運

截至2017年底,江寧區境內有南京港銅井港區一個港區。

南京港是亞洲最大內河港口,是中國沿海的主樞紐港和對外開放一類口岸,也是長江流域水陸聯運和江海中轉的樞紐港,處於鐵路、公路、管道、航空和水運的交會點,是長三角唯一實現貨櫃鐵路與水路無縫對接的港口,已成為中國華東地區及長江流域江海換裝、水陸中轉、貨物集散和對外開放的多功能江海型港口,也是中國連結全球的江海轉運綜合樞紐。

航空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位於江寧區祿口街道,是江蘇省和南京市的門戶,是國家主要幹線機場、一類航空口岸,華東地區的主要貨運機場,與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互為備降機場,是國家大型樞紐機場、中國航空貨物中心和快件集散中心,國家區域交通樞紐。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於1995年2月開工建設,1997年7月1日正式通航;2005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授予“國際衛生機場”稱號;200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次,進入中國千萬級大型機場行列;2014年7月二期工程建成啟用;2015年6月開通南京至洛杉磯航線,南京成為中國第五個開通直達歐、澳、美三大洲定期客運航線的城市。

截至2017年底,祿口機場為4F級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有兩條3600米跑道、兩座航站樓、兩座貨運站和一座交通中心,候機樓建築面積42.5萬平方米,機坪面積近110萬平方米,規模居華東第二。擁有135條國內航線和23條國際航線,通達國內外115個航點,初步建成輻射亞洲、連線歐美、通達澳洲的航線網路。

捷運

截至2017年底,江寧區境內有7條捷運線路。

線路起訖站站數里程車輛編組標誌色
南京捷運1號線 邁皋橋站,中國藥科大學站 2738.9km6A藍色
南京捷運3號線林場站,秣周東路站2944.9km6A綠色
南京捷運4號線一期龍江站,仙林湖站1833.8km6B紫色
南京捷運S1號線 南京南站,空港新城江寧站 937.3km6B寶石綠
南京捷運S3號線南京南站,高家沖站1936.22km6B粉紫色
南京捷運S7號線空港新城江寧站,無想山站930.16km4B/6B薄紅梅色
南京捷運S9號線翔宇路南站,高淳站652.4km3B明黃色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江寧大學城 江寧大學城

江寧是南京人才薈萃的科教名區,是南京市首個國家“千人計畫”基地、全國首批“萬人計畫”基地。截至2015年底,江寧大學城擁有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25所院校,在校師生超過23萬人。先後創成中央“千人”、“萬人”計畫和歐美同學會留學報國三個國家級人才基地,成為江蘇省唯一囊括國家級人才三基地的區縣,擁有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3.1萬人,其中國家“千人”和“萬人”專家125人、江蘇省“雙創”人才124人。

截至2017年底,江寧區有普通中學34所,在校學生3.71萬人;共有國小38所,比上年增加3所,在校學生6.巧萬人,比上年增加0.39萬人;幼稚園126所,比上年增加9所,在園兒童4.75萬人,比上年增加0.44萬人。全區國小入學率保持100%。全年高中畢業參考人數3473人,被各類高校錄取3322人,錄取率達95.65%,比上年提高0.18個百分點,其中本科錄取2365人,比上年增加198人。

科學技術

江寧區區域孵化能力擠身全國20強,搭建了近20個專業技術、科技金融和公共服務平台,擁有16家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各類載體入駐孵化企業810家,建成智慧型電網、可再生能源、生物醫藥3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2014年“國家級智慧型電網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國家火炬通信與網路特色產業基地”成功獲得科技部批准。

2014年,江寧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256家,位列南京市各區之首,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775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63.2%,較全省水平高出20個百分點,已成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之一。

2017年,江寧區共組織實施區級科技計畫項目221項,組織實施市級以上計畫項目495項,比上年增加263項,其中:國家級l項,省級11項,市級483項。新增各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8家,擁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20家,比上年增加58家,其中省級以上76家。全年新增省民營科技企業172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72家,高新企業總數463家,占全市總數24.6%。培育國家“千人計畫”專家2名,引進諾獎得主6名、“菲爾茲獎”得主1名、院士4名,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人、省“雙創人才”15人、省“三帶”行動計畫培育對象50名,建成全市首個人才服務綜合體“梧桐林創聚廣場”。

文化事業

江寧風景 江寧風景

截至2017年底,江寧區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不含教育系統、企事業組織的圖書館),文化站10個,博物館1個,文物保護單位233處。新增全民閱讀空間10個,開展全民閱讀活動76場、新建3台24小時自助圖書館、新增圖書館分館4家和4處圖書流通點,被評為“書香城市建設示範區”。達到省級標準的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50個,擁有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l個,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個。

體育事業

體育館 體育館

截至2017年底,江寧區主要體育場館有江寧體育中心和江寧體育公園。

2017年,江寧區成功舉辦第二屆“春牛首”馬拉松比賽。全區各單項協會組織的賽事活動35項次,參加賽事、活動43項次,包括湯山馬術公開賽、湯山12小時百公里腳踏車認證賽等比賽。全區組隊參加省、市級各類體育競賽23項,共獲得獎牌185枚,其中金牌68枚、銀牌43枚、銅牌74枚。培養國家健將級運動員1名,國家一級運動員26名,國家二級運動員46名。

醫療衛生

主要醫院:南京同仁醫院、南京市江寧醫院、南京市江寧中醫院、南京市江寧區第二人民醫院、南京市青龍山精神病院、江蘇郵政老年康復中心、南京市江寧區婦幼保健所

截至2017年底,江寧區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12個,其中:醫院32個,衛生院及社區服務中心23個,其他衛生事業機構357個。年末各類衛生機構共有床位數7062張,其中醫院床位6200張,衛生院及社區服務中心床位數862張,分別比上年增加371張、52張。各類衛生機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8926人,比上年增加962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335人,註冊護士3734人,分別比上年增加438人、301人。

歷史文化

地域文化

長江文化、秦淮河文化、湖熟文化在這裡融匯;秣陵、丹陽、湖熟西漢侯國的歷史文化在這裡沉澱;牛首山佛教、方山道教、湖熟伊斯蘭教等宗教文化在這裡生存發展。史有“上元之民善商,江寧之民善田,龍都之民善藥,善橋之民善陶,陶吳之民善剞劂,秣陵之民善織,竇村之民善刻”之說及“天下望縣、國中首善之地”之美譽。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建縣,晉太康2年(公元281年),晉武帝南巡,慨嘆“外江無事,寧靜於此”,至此正式定名為江寧。古金陵四十八景中有八景在江寧,有著東晉謝安“東山再起”的典故和陽山碑材、南唐二陵等名勝古蹟。

1993年,發現於江寧區湯山街道雷公山上的葫蘆洞(奧陶紀灰岩溶洞)中的南京直立人頭蓋骨是中國古人類學研究的一項重要發現,南京猿人化石距今約60萬年—35萬年,對於研究中國古人類分布演化,以及更新世人類生存環境,特別是長江中下游的環境,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南京猿人洞出土一對男女頭蓋骨,相隔僅5米,同一化石點發現兩個人種,全世界只有南京一處。這不僅讓“南京猿人洞”成了全球唯一的同一化石點發現兩個人種的地方,也為人類多地起源論提供了有力依據,中國人並非起源於非洲。

1951年,發現於江寧區湖熟街道的湖熟文化遺址是“台形遺址”中最早發現的一處,考古學者們認為“湖熟文化”大體上相當於中原的商周時期,它是一種江南“荊蠻族”土著文化。湖熟文化遺址內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崗等10多處,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即“湖熟文化”遺址的中心區域。“湖熟文化”遺址的分布極廣,約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圍山脈綿亘,當中為秦淮平原的圩田區。“湖熟文化”遺址出土了很多遺物,有石器、陶器、青銅器。遺物的發現表明:大約在3、4000年以前,湖熟這塊地方,就已經有人類活動。

文物古蹟

江寧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截至2015年底)
文物級別 名稱 時代 地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人化石地點 舊石器時代 湯山街道
上坊孫吳墓三國東山街道上坊
梁建安敏侯蕭正立墓石刻 陳武帝陳霸先萬安陵石刻 宋武帝劉裕初寧陵石刻 宋墅失考墓石刻 侯村失考墓石刻 方旗廟失考墓石刻 耿崗失考墓石刻 南朝 秣陵街道南京海事學院東 東山街道上坊 麒麟街道麒麟門 秣陵街道宋墅村 秣陵街道 江寧街道建中村 秣陵街道耿崗村
南唐二陵南唐谷里街道祖堂山
陽山碑材 湯山街道
楊柳村古建築群湖熟街道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定林寺塔南宋方山
沐英家族墓群東山街道將軍山
鄭和墓谷里街道
洪保墓谷里街道周村祖堂山
牛首山弘覺寺塔及摩崖石刻牛首山
湯山溫泉別墅民國湯山街道
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民國橫溪街道呈村
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船墩古文化遺址新石器湖熟街道趙家邊
磨盤山古文化遺址新石器秣陵街道建康村
神墩古文化遺址新石器秣陵街道秣陵中學內
神墩古文化遺址新石器湖熟街道新墩村
梁台古文化遺址新石器湖熟街道
老鼠墩古文化遺址新石器湖熟街道曹家邊
前崗古文化遺址新石器湖熟街道耀華村
橙子墩古文化遺址新石器東山街道岔路口
昝廟古文化遺址新石器祿口街道昝廟
神山頭古文化遺址新石器江寧街道陸郎
中和村花廟山遺址商周江寧街道中和村
洞玄觀遺址東吳秣陵街道方山南麓
幽棲寺南朝谷里街道祖堂山
淳化雲居寺南朝淳化街道青龍山林場
泥塘失考墓石刻上坊街道泥塘湖西村
後崗失考墓石刻湖熟街道後山崗村
吉山失考墓石刻秣陵街道東善橋社區吉山
樺墅石佛庵石窟湯山街道樺墅村
王以旗墓秣陵街道東善橋祖堂山南
顧起元家族墓明—共和國橫溪街道曾莊村顧家山
竇村水系及四方井麒麟街道竇村
湖熟清真寺湖熟街道
建南和尚橋麒麟街道
踴躍油坊橋橫溪街道丹陽社區
竇村古戲台麒麟街道
佘村清代建築群上坊街道
積善橋東山街道潘村
童男橋谷里街道鍾家村
仙惠橋東山街道後潘村
疏雲橋橫溪街道鎮西街
李瑞清墓民國牛首山林場
徐紹楨墓民國麒麟街道麒麟門外小白龍山
雲台山抗日烈士墓民國橫溪街道雲台山
尤列墓民國湯山街道小白龍山
民國碉堡群民國湯山街道
新四軍一支隊指揮部舊址民國橫溪街道橫山社區上莊村
陸軍炮兵學校舊址民國湯山街道
花園塘21號民居民國湖熟街道花園塘21號
湯泉路5號日式建築民國湯山街道湯泉路5號
侵華日軍騎兵訓練基地司令部舊址 民國東山街道雙龍街60號氣象學院內
盧家橋東山街道盧家橋村
鄧演達烈士殉難處近代湯山街道晨光村沙石崗
安基山水庫渡槽1974年湯山街道孟塘村
橫溪渡槽1974年橫溪街道寧光、山景、許高
江寧區文物保護單位 祈澤池 南朝 東山街道祈澤山
石龍池 秣陵街道方山
東山街道上坊社區耿崗村
井(崇禎) 東山街道上坊地區耿崗村
井(萬曆) 東山街道上坊地區中下村
東山街道佘村社區佘村
神台石刻 淳化街道雙崗村
聖旨節烈坊 橫溪街道西陽社區大王村
杜桂石拱橋 湖熟街道杜桂村
橫溪橋 橫溪街道橫溪社區
疏雲橋 橫溪街道陶吳社區
藏龍橋 湯山街道孟塘社區插花村
銀杏樹 橫溪街道甘泉湖社區上官村
香圓樹 湖熟街道南窯村
黃楊樹 湖熟街道東陽村
林氏住宅 湖熟街道
史量才故居 湖熟街道東陽村
劉氏宗祠 湖熟街道南窯村
古拜經台 谷里街道祖堂山南麓
榆樹 祿口街道
龍都烈士墓 抗日時期 湖熟街道龍都
土橋烈士墓 抗日時期 淳化街道柏墅村
鄧仲銘亭 1983年 東山街道竹山
參考資料來源

民俗文化

銅山高台獅子舞

銅山高台獅子舞 銅山高台獅子舞

江寧區祿口曹村、沈莊一帶流傳“高台獅子”相傳悠久、技巧較高,動作細緻,情趣可掬,口耳眼尾均能活動。演員在疊起的3張桌子和1張板凳上表演自如,並能在高台上翻滾倒立。

春牛首踏青

春牛首踏青習俗始於東晉,盛於清代,傳承至今,歷史久遠。每年春季慕名而來踏青的遊人如織,人們流連於青山綠水之間,或登山觀景,或燒香拜佛,使牛首山成為南京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春牛首踏青這一民俗內容豐富,涵蓋了宗教、廟會、歷史、旅遊、園林文化等諸多方面。

傳說軼事

神虎刨泉

在江寧區淳化街道東山附近,有一處絕幽名勝——虎洞。相傳,有一天干旱無雨,從東山的石洞中跑出一隻猛虎刨出一口清泉,眾人都說這是“神虎”搭救。從此,人們就把“神虎”奔跑出來的洞口叫做虎洞。“神虎刨泉”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

風景名勝

截至2017年底,江寧區有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市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等級景區11個;星級旅遊飯店6個;江蘇省星級鄉村旅遊示範村24個,是江蘇省擁有四星級鄉村旅遊示範點最多的區;省級工業旅遊示範點2個,省級自駕游基地2個,省級房車露營地1個。擁有星級賓館飯店7家,其中四星級以上酒店4家。擁有各類旅行社30家,其中具有組織出境遊資質的旅行社2家。

江寧區主要景點
簡介景點圖片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區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區位於江寧區谷里街道,牛首山又名天闕山,是金陵四大名勝之一,因山頂東西雙峰形似牛頭雙角而得名。古有牛首煙嵐、獻花清興、祖堂振錫等金陵美景,還遺存了很多歷史古蹟,吸引無數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在此修身養性、品茗作賦,留下詩詞400多首。牛首山文化旅遊區以“補天闕、藏地宮、修聖道、現雙塔、興佛寺、弘文化”為核心設計理念,長期供奉佛頂骨舍利。整個文化旅遊區涵蓋佛頂聖境、寶相獻花、隱龍禪谷、謐境禪林、天闕小鎮五大功能區,是融佛禪文化、金陵文化、生態景觀為一體的生態勝景、文化聖境、休閒勝地。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區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區
南京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南京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位於江寧區湯山街道,是集碑、泉、洞、湖、寺為一體,融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是世界著名溫泉療養區,居中國四大溫泉療養區之首,是中國唯一獲得歐洲、日本溫泉水質國際雙認證的溫泉,有“千年聖湯,養生天堂”之美譽。湯山古名“溫泉”,因溫泉而得名,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千年前,湯山溫泉就曾於南朝蕭梁時期封為皇家的御用溫泉,自南朝以來,歷代達官顯宦,文人雅士來此遊覽沐浴,南北朝蕭梁時期被皇帝封為“聖泉”。湯山溫泉日出水量5千噸,常年水溫60-65℃,含30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皮膚病、關節炎、風濕症、高血壓多種頑疾療效顯著。
南京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 南京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
楊柳村古建築群 楊柳村古建築群位於江寧區湖熟街道楊柳村,是南京現存規模最大的明清民宅遺存之一,也是江南地區典型的古民宅建築,帶有典型的南京地域特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柳村古建築群始建於明代,清康熙、乾隆年間先後改建。古建築群坐北朝南,背靠馬場山,前臨楊柳湖。原有宅院36個,今存較完整的有17個,共36進、366間房屋,占地面積1.12公頃。建築群均為多進穿堂式的高牆深院,其中最大的翼聖堂有7進、18道門檻。宅院間閭巷相連,青石鋪路。
楊柳村古建築群 楊柳村古建築群
佘村明清代建築群佘村明清代建築群位於江寧區東山街道佘村社區,由潘氏住宅和潘氏宗祠組成,潘氏住宅位於宗祠西側10米處,為潘恆才建造。住宅南向,共有三個宅院組成,每宅三進,總計60餘間,占地約750平方米,建築主體結構為三房兩進式,占地面積約350平方米這組建築民國十年修造過。該建築群是由潘氏住宅和潘氏宗祠兩部分組成。據《潘氏宗譜》記載,該組建築是清朝順治初年始建,後又多次重新改造。
佘村明清建築群 佘村明清建築群
湖熟清真寺湖熟清真寺位於江寧區湖熟街道水北大街39號,是湖熟街道回民進行教禮活動的主要場所。該寺始建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修理,重建大殿。清真寺內刻有兩塊碑文,相繼記載著清真寺歷代史記與三次創傷後的癒合。
湖熟清真寺 湖熟清真寺
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位於江寧區橫溪街道呈村社區,原為大地主於少璋的住宅,建於1913年,號稱九十九間半。1938年新四軍第二支隊進橫山,粟裕司令員及鍾期光主任曾在此住過。1940年8月“橫山事變”後,江(寧)、當(塗)、句(容)、溧(水)中心縣委派員重返橫山。1941年8月恢復橫山縣委,並成立橫山縣抗日政府,經常移動。1943年橫山抗日民主政府指揮機關設在呈村,領導抗日。解放後作為革命紀念地加以保護,1982年8月13日被列為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陽山碑材 陽山碑材位於江寧區湯山街道西北側的陽山南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明成祖朱棣為頌揚其父明太祖朱元璋功德而開鑿的神功聖德碑遺址,為取此石材,有“天下第一碑”之稱。陽山碑材利用該處山體中完整性好又十分巨大的棲霞灰岩開鑿出,由碑座、碑額、碑身三部分構成。將上述三部分按碑式壘起,總高度達78米,總重31167噸,堪稱絕世碑材。附近的明文化村,就是以開採陽山碑材為主脈設計建造的,力求再現歷史場景。
    陽山碑材 陽山碑材
    南唐二陵南唐二陵位於江寧區谷里街道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后的欽陵和李璟及其皇后鍾氏的順陵,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帝王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唐二陵由南唐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東為欽陵,西為順陵,二陵均為磚結構多室墓,陵墓建築完整。前者刻字填金,標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後者有數以百計的男女宮中侍從俑、舞俑以及各種動物俑,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見。南唐二陵發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冊、陶俑等尤為珍貴。玉哀冊記錄了封建帝後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據。為研究五代十國時期的帝王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
    上坊孫吳墓上坊孫吳墓位於江寧區東山街道上坊,是中國發現的規模最大、結構最為複雜、出土瓷器最多的大型東吳磚式墓葬,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坊孫吳墓於2005年12月22日發掘,為土坑豎穴磚室墓,由封土、墓坑、斜坡墓道、排水溝和磚室等組成。前室頂部置巨型覆頂石、前後室四隅嵌獸首形石燈台、後室有大型虎首狀石棺座等墓葬設施。墓主身份不明,但確定為帝、王級別。
    上坊孫吳墓 上坊孫吳墓
    鄧演達烈士殉難處鄧演達烈士殉難處位於江寧區湯山街道晨光社區沙石崗,鄧演達於1931年11月29日被蔣介石秘密殺害在麒麟門外沙石崗,時任京滬衛戊司令陳銘樞出資在鄧演達殉難處附近將他埋葬,並書墓碑:“故友鄧擇生先生之墓”。1957年,中央人民政府出資在紫金山南麓靈谷寺修建鄧演達烈士墓,將其遺骸重新安葬。2001年鄧演達殉難處由江蘇省政府出資重新修整為陵園。園內建有紀念碑1座,紀事碑1通,漢白玉石雕花環1組,台階四層22級。園內植有松柏和冬青,環境清悠高潔。
    鄧演達烈士殉難處 鄧演達烈士殉難處
    鄭和墓鄭和墓位於江寧區谷里街道,南北長300米,東西寬60米。墓周原有三、四十畝耕地,為鄭和香火田。西邊有一村叫鄭家村,為鄭和墓的墳親家守墳所居。1985年重修,有墓園、墓蓋石、台階、神道、碑亭、陳列室接待室等。石質墓包保持回族和穆斯林葬儀與規格,建築為仿明代風格建築。鄭和墓為鄭和重要遺蹟,具有重要的歷史、學術價值。200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鄭和墓 鄭和墓

    地方特產

    湖熟板鴨

    湖熟板鴨是江寧湖熟久負盛名的特產。相傳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時作為貢品進獻皇宮,稱為“貢鴨”;官吏之間也經常以板鴨為禮物互相饋贈,名曰:“官禮板鴨”。

    金陵金箔

    金陵金箔的歷史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為中華傳統生產工藝。1克黃金錘打出來的金箔可覆蓋0.47平方米的面積。主要用於建築、服飾、工藝品、佛像裝飾貼金以及名貴中成藥的配方。

    其他特產

    東山老鵝、紅燒麻鴨、橫溪西瓜、香藕、周崗紅木等。

    著名人物

    東吳·甘寧——今江寧土橋人

    東吳·陸績——今江寧陸郎人

    東晉·謝安——居今江寧東山

    南朝·陶弘景——今江寧陶吳人

    唐·李白——居游東山,作《東山吟》

    唐·法融——居牛首,牛頭宗創始人

    北宋·王安石——三次出任江寧府尹

    南宋·岳飛——牛首抗金

    南宋·秦檜——今江寧湯山樺墅人

    元·文天祥——於江寧麒麟作《金陵驛》

    明·方孝儒——今江寧祿口人

    清·袁枚——江寧縣令

    清·鄧廷禎——今江寧麒麟人

    民國·史量才——愛國報業巨子,江寧龍都人

    當代·單霽翔——南京江寧人,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級)、故宮博物院院長

    榮譽稱號

    榮譽時間
    2018年工業百強區2018年11月
    2018年中國百強區2018年9月
    第一批全國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範單位2017年12月
    2017年中國工業百強區第六位2017年12月
    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2017年9月
    2016-2020年全國科普示範區2016年5月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批)2016年2月
    首批江蘇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範區2015年5月
    江蘇省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江寧區司法局)2015年3月
    2014年度全國優秀農村經濟動態監測點(江寧區發改局)2015年3月
    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先進集體(江寧區地稅局)2015年2月
    南京市2014年度安全生產工作優秀單位2015年2月
    首屆全國教育信息化區域套用典範推選活動特別實踐獎2015年1月
    江蘇省雙擁模範區2014年7月
    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基地2014年6月
    國家新能源示範區(江寧開發區)2014年2月
    江蘇省交通運輸行業作風建設優秀單位(江寧區交通運輸局)2014年2月
    2010-2012年江蘇度省文明單位2013年11月
    2010-2012年度南京市文明單位2013年11月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連續12年)2013年11月
    江蘇省糧食流通監督檢查示範單位(江寧區糧食局)2013年10月
    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2013年9月
    2012-2013年度全國農機安全監理“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示範視窗2013年7月
    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2013年5月
    2012年度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2013年4月
    2012年度平安法治創建工作先進集體(江寧區交通運輸局)2013年2月
    江蘇省有線電視“戶戶通”區2013年2月
    江蘇省有線電視“先進縣(區)”2013年2月
    江蘇省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區域試點示範單位2012年11月
    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2012年9月
    2012年江蘇省老齡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江寧區老齡辦)2012年9月
    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2012年5月
    中國建築之鄉2012年4月
    2011中國最佳休閒小城2011年11月
    國家火炬智慧型電網產業基地2011年8月
    2006-2010年全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區2011年8月
    國家生態區2011年7月
    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區2011年7月
    江蘇省村莊綠化先進縣(區)2011年1月
    首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2010年12月
    全國陽光體育先進區2010年7月
    全國法治區2010年3月
    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建設先進區2010年2月
    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區)工程試點區2010年
    江蘇省“五五”普法中期先進單位2008年
    首批江蘇省法治區創建工作先進單位2008年
    全國科普工作示範區2007年12月
    江蘇省社區教育實驗區2007年
    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範區(江寧開發區)2006年12月
    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2006年12月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2006年3月
    江蘇省智慧財產權示範區2005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