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一九五七年,朱生明阿訇被離任,劉子傑阿訇上任,一九五八年宗教改革時期,該寺被關閉,被改為大夥(集體食堂),後被改為寶昌里糧店。一九七四年市政府建造中原大廈,該寺房產被拆除,土地被占用,從此,寶昌里清真寺在鄭州市消失了。
一九八六年,遷至中原區的汝河新區的寶昌里及火車站地區的回族居民,深感生活不便,由袁聖訓、李慈憫、方學尚、劉德印、丁建設先後醞釀建寺事宜,一九八七年由回族青年幹部李慈憫執筆起草:“要求在汝河小區恢復開放寶昌里清真寺”的報告,由袁聖訓、巴喜瑞、方學尚、海廣武(台胞)、劉德印、劉本亮、李再田等人簽名,他們先後和同劉興廣(阿訇)、閃平俊等老者,不顧年邁體衰,歷盡坎坷,不屈不撓,奔波於各級政府部門之間,多次反映回族民眾的正當要求。1991年3月6日—1996年3月6日期間,在汝河小區48—49樓間空地上租用4間簡易平房60m2,每年租金1500元,後增至2000元做汝河小區臨時清真寺,院中壘起露天火灶,燒水洗浴,其間先後請了劉興廣、李玉傑、巴東選阿訇任職,95年7月12日主麻日,經民眾推薦選舉出第一屆清真寺管理委員會,主任:袁聖訓,副主任:劉本亮、閃平俊,委員:虎忠仁、孫廣恩、趙玉祥、海國福,初步完成了該清真寺的雛形。
由於回族民眾常年的不懈努力和省人大代表馬景雲(女)的多方奔走呼籲,市政府終於在1995年元月5日下午召開“關於解決汝河小區清真寺問題”的專題會議,並發出[1995]3號會議紀要,按特事特辦的原則,要求相關部門協助清真寺的選址、規劃、審批、發證等各項建築程式,劃批出0.3畝土地,同意在現址上建立鄭州市汝河小區清真寺,以滿足該地區回族民眾的生活需要。
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一日至二OO一年九月三十日期間,在袁聖訓阿訇帶領下的社首民眾,先後對該寺進行四期擴建工程,他們多方奔走,四處集資籌款,終於建設成占地約473㎡,房屋41間,約計871㎡之規模的景觀寺院。
該寺一九五四年整修一次,朱生明阿訇奔走西北各地,募集3000元(幣種不詳),鄭州回聯會捐資10,000,000元(舊幣),整修大殿和其它房屋。據一九六二年市宗教局統計資料顯示,該寺的寺內房產18間、寺外2間,合計20間。
規模建制
該寺占地約473㎡,房屋41間,約計871㎡之規模的景觀寺院。
該寺遵奉伊斯蘭教的伊赫瓦尼教派,在中國俗稱新派,先後請姚金銘阿訇(寧陵人),朱生明阿訇(臨夏人),劉子傑阿訇(通許人)任職。寺師傅為一帖姓人氏,常禮拜的多為火車站前做小生意的扶溝回民等。
寺院阿訇
目前,該寺阿訇由利比亞留學歸回的李玉傑阿訇復任,學生20多人,該寺正常的開支及辦學費用除少量捐款外,大部由袁聖訓阿訇和虎忠仁教胞合捐,袁阿訇2001年12月16日歸真後,其款項由袁氏子嗣繼捐。
地理交通
鄭州市中原區的汝河新區的寶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