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莊村

永順莊村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政府駐地以北2.9公里處,原為齊國故城內花柳巷,至宋代齊故城敗落,漸成村莊,仍沿名花柳巷,後呼近音“瓜里莊”。因村名不雅,清鹹豐年間改名“永順莊”。

基本信息

永順莊村

鎮永順莊村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政府駐地以北2.9公里處,原為齊國故城內花柳巷,至宋代齊故城敗落,漸成村莊,仍沿名花柳巷,後呼近音“瓜里莊”。因村名不雅,清鹹豐年間改名“永順莊”。永順莊明清時屬臨淄縣安仁鄉。1912年屬臨淄縣北三社。1930年,廢社改區,該村屬臨淄縣一區。1944年1月屬臨淄縣城關區。1953年7月至1958年8月屬臨淄縣城關鎮。1958年10月至1961年12月屬益都縣古城公社。1962年1月後,屬臨淄縣城關公社。1970年1月後屬臨淄區城關公社。1984年4月至今屬臨淄區齊都鎮。晏嬰墓地處永順莊東南。晏嬰一生參政50多年,曾輔佐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代國君,“三世顯名於諸侯”。是晚於管仲的春秋著名政治家。晏嬰墓周圍松柏森森,走過松柏夾道的路面,迎門是兩低一高三座墓碑,其中一塊鐫題“齊相晏平仲之墓”。碑為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欽差巡撫都察院御史尹應元所題。繞過石碑,冢西側有一個大而深的洞穴,洞口跡象陳舊,不是考古工作者所為。晏嬰生前節儉,不會有任何陪葬,盜墓者難免大失所望。據考古專家介紹,晏嬰墓內發掘出的只是一些瓦片。晏嬰身為國相,“居老屋,不衣帛”“食不重肉,妾不衣帛”。齊景公得知他生活節儉,命人送去糧黍酒肉,來回三次,晏嬰始終不肯收下。明代嘉靖《青州府志》評價:齊地漢以後尚儉倡廉,與晏晏嬰墓子的移俗思想影響不無關係。永順莊是民間藝術“踩寸子”起源地。“踩寸子”是一種類似秧歌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永順莊人劉本忠(生於1919年)是踩寸子傳人,祖孫三代都是演寸子的主角,傳至他已有150餘年的歷史。相傳踩寸子最初是由來此討飯的樂陵縣一對姐妹傳授給本村村民的。據當地踩寸子老藝人孫建梅講,根據“前走走,後倒倒”的步法特點,踩寸子是由隋朝宮中“拉旱船”的遊戲演變而來的。傳說隋煬帝時,宮中有一條扎縛精緻的旱船,由四個姿容秀麗的宮女牽拉著,邊走邊唱《姐兒》,隋煬帝則端坐船中取樂。為尋找開心,皇帝便命人在地面上撒滿紅黍子,使宮女行走困難,遊戲時則表現出前走後倒的窘態。“踩寸子”的角色有傻公子、花姐(踩寸子)、鼓手、老媽媽和打鞭手等。花姐和老媽媽舊時全是男扮女裝,後花姐逐漸演變為由女性扮演,服飾也隨著時代變化。舊時花姐是新媳婦裝束,後被古裝戲行頭所替代。舊時音樂伴奏只有打擊樂,以梆子擊節,後增加了二胡、板胡等弦樂器。伴奏和演唱的曲調都是臨淄地區的民歌小調,唱詞多為歷史典故和民間歌謠。鼓手身上的挎鼓,既是舞蹈道具,又是伴奏樂器。“踩寸子”演出分“行進”和“圓場”兩段。“行進”是在街道上邊走邊表演,“圓場”是在廣場上正式表演。角色的排列順序分傻公子、花姐和鼓手、老媽媽、打鞭手幾個層次。表演風格介於高蹺和地秧歌之間,花姐的表演動作,既有高蹺抖動的“艮”勁,又有地秧歌的扭擺勁,在抖、扭的動律中表現出花姐的青春活力。花姐和鼓手的表演是秧歌的精彩部分。花姐含情脈脈,穩重大方,鼓手圍繞花姐奔騰跳躍,全場氣氛歡快熱烈。加上優美的曲調,通俗易懂的唱詞,使觀眾百看不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