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電體

永電體,最早製造的永電體是像蠟一樣的物體。他們把熔化了的蜂蠟、樹脂等不導電的物質放在電容器(兩塊金屬板,中間用空氣隔離開,就構成一個電容器)中,加上強電場(使電容器的兩塊金屬板分別帶上止負電荷,兩極間就產生從正極到負極的電場),不導電的蜂蠟、樹脂與電場垂直的兩表面就分別帶上了正負電荷。

永電體實例

通常我們只聽說過永磁體,極少聽到永電體。自然界中有永久磁鐵(永磁鐵)。鋼塊經過人為磁化後,也可變成永久磁鐵,只要不受熱或打擊,它的磁性就會長期保留下來。永久磁鐵有著十分廣泛的套用。人們很自然地聯想到,有沒有永久帶電的永電體呢?100多年以前,法拉第就確信有這種物質,不過當時沒有找到。1919年,日本科學家製造出了第一塊永電體,在博物館里放了45年後,經測量,它帶的電荷量只減少了約1/5。

永電體的產生

永電體是什麼樣呢?最早製造的永電體是像蠟一樣的物體。他們把熔化了的蜂蠟、樹脂等不導電的物質放在電容器(兩塊金屬板,中間用空氣隔離開,就構成一個電容器)中,加上強電場(使電容器的兩塊金屬板分別帶上止負電荷,兩極間就產生從正極到負極的電場),不導電的蜂蠟、樹脂與電場垂直的兩表面就分別帶上了正負電荷。讓它們在電場中冷卻,這樣即使離開電場以後。它表面的電荷也會長期保持下來,即成為永電體。由於所帶的電荷可以長久“駐紮”在它的表面,所以人們又稱這種永電體為駐極體。
駐極體與永磁體有許多類似的性質。例如,把一根條形磁鐵折成兩段,每段仍具有南北兩極;若把駐極體分割開來,則每一部分的表面也都出現正負電荷。要長期保存永久磁鐵的磁性,應當用一塊軟鐵把它的兩個磁極連線起來,使磁路閉合;要想把駐極體的電荷保持得更良久,也要用一根導線把兩極連線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