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永興鎮位於江津區中南部,距城區34千米。面積平方千米,人口人(2007年)。轄新橋社區,黃莊、暘岩、汪莊、謝家、萬獅橋、艾家、大塝、周岩8個行政村。白(沙)毗(羅)、永(興)鵝(公)、永(興)大(橋)公路於此交會。
代碼
500116106:~001新橋社區 ~200黃莊村 ~201暘岩村 ~202汪莊村 ~203謝家村 ~204萬獅橋村 ~205艾家村 ~206大塝村 ~207周岩村
沿革
1940年建永興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9年建鎮。1997年,面積88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胡莊、汪莊、紅、葛堰、黃莊、塘堰、橋溝、岩、兩河、澄心、萬世、玉龍、海石、獅橋、謝家、文筆、瓦子、箭灘、花灘、清勝、犀牛、瓦房22個行政村和梁子上、新街、三岔3個居委會。
附:毗羅鄉位於江津市西南部,距城區37千米。 [沿革]1953年為毗羅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毗羅、艾家、放生、平壩、新房、大 、亂石、周岩、方家、支峰、上壩11個行政村。
鄉鎮概況
2004年地區生產總值(GDP)21654萬元,三次產業比為75:10:15 ,財政總收入4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211元,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大鎮 。
自然資源
土地肥沃,大部分土壤含鋅、硒微量元素,是發展農、林、牧、漁的好地方。驢子溪河由大圓洞流經永興七個村,到蟬魚洞處與白沙交界匯合流入長江,境內全長15公里,最大流量為800立方米/秒,一般流量為100立方米/秒,終年有水。建成水力發電站5座,總裝機達到2000千瓦。石油與天然氣蘊藏豐富。董四井於1982年開採鑽探,日產天然氣250—300萬立方米,蘊藏量7000萬億立方米。董13井重新鑽探,日產原油100噸,初步估計為一中小油田。
產業結構
適宜的生態環境和優質的土地資源,促進了江津優質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的形成,優質晚熟柑橘和草食性牲畜逐漸在永興農業發展中占主導地位。主要農副產品有水稻、玉米、水果、蔬菜、水產等。2004年全鎮農業增加值1.61億元,糧食總產量30089噸,水果產量2911噸,蔬菜產量2.52萬噸;出欄小家禽41萬隻,生豬26291頭,牛112頭,羊2840隻,兔9750隻;存欄小家禽26萬隻,生豬23098頭,大牲畜1141頭,羊4500隻,兔8420隻。
城鎮建設
城鎮現有面積30公頃,城鎮人口5400人。完成了場鎮總體規劃,到2010年,城鎮城區規劃面積183公頃,場鎮人口規模為1.7萬人。大圓洞街從2000年動工建設,完成建築面積8000㎡,新汽車現已基本竣工。
交通情況
白永公路打通了與外界聯繫的瓶頸制約,重丘二級水泥路面,結束了永興鎮全為泥石公路的歷史,距江津主城區60公里。鎮內公路縱橫交錯,自成網路,已實現村村通公路。
旅遊資源
林木資源豐富,森林面積5800公頃,森林覆蓋率36%。大圓洞森林公園現已獲得國家級森林公園殊榮,已完成整體修編,是江津境內與四面山齊名的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區,並與四面山一起被納入“川渝黔金三角旅遊區”共同打造,發展形勢喜人。
社會事業
鎮內有中國小校5所,在校學生3017人。醫療衛生機構1所,病床數30張,醫療衛生人員43人。全鎮設廣播電視站1個,郵政所3所。村村通廣播、電視,廣電覆蓋率100%。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通訊,安裝程控電話4214門,農話到達戶數3056戶,實現社社通電話。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公司在鎮內建有機站,保證全鎮任何角落都能進行無線通訊。開通有線電視寬頻網和國際網際網路,各種信息傳播迅速快捷。
經濟發展
以“一路二化一游”發展戰略為指導,著力打造快捷便利的綜合交通網,推進農業產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旅遊業的發展,建設“三區一帶”,打造暘岩工業園區、黃莊苗圃花卉區、大圓洞風景旅遊區,白永公路兩旁的綠色經濟帶,實現老百姓糧增產、錢增收的目標。
重點項目規劃
(一)以農業產業化為抓手,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在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方面,逐步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移。實行與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延長產業鏈條,形成種養加、貿工農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建設有規模、有地方特色、有市場競爭力優質農副產品基地。
1、優質晚熟柑橘發展
在胡莊村已發展優質晚熟柑橘1500畝的基礎上,投資3200萬元,規模擴大到胡莊、陽岩、黃莊、汪莊等村,形成10000畝的優質晚熟柑橘基地。預計2008年全面完成。
2、種草養畜
利用永興天然草場資源豐富的優勢,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種草規模,積極發展南江黃羊、成都黑山羊、肉牛等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草食性牲畜。投資1000萬元,現現全面啟動,預計到2010年實現新增草場20000畝,草食性牲畜10000頭。
3、土地開發整治
利用全市大力實施土地整治的時機,努力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做好以整治促調整這篇文章。在黃莊村開發整治土地10500畝,預計在2006年動工,總投資1500萬元。
4、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
充分發揮山區生態條件好,污染程度小的優勢,結合大圓洞森林公園旅遊開發的機遇,建設具有永興特色的無公害蔬菜基地,以周岩為重點,發展以墨西哥海椒為主的特色無公害蔬菜基地5000畝。
(二)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搞活大圓洞生態旅遊經濟。
1、大圓洞綜合開發
(1)公路改造:投資10000萬元,修建 “永興—大圓洞—中山”寬8.5米的二級水泥路35公里。
(2)大圓洞水庫:投資20000萬元,建成庫容450萬立方米,配套1008千瓦的水力發電站和占地3000平房米的度假村。
(3)大圓洞森林公園:投資20000萬元,建成具有避暑休閒、旅遊觀光、特色農產品出產銷售等特點的旅遊勝地,並大力開發當地溫泉資源,形成具有保健旅遊特點的時尚特色。
2、驢溪河綜合開發
投資10000萬元,發揮驢溪河小流域開發資源,形成生態、旅遊、休閒、觀光為一體的旅遊風景線。
(三)以城鎮化建設為突破,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加快永興小城市建設,到2010年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2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到1.7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0%。預計總投資5000萬元,實施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0.2平方公里。
新村居民點作為城區拓展居住功能的補充,突出以城市帶農村的功能,以農村居民居住點為主,形成鎮域片區中心,起到聯接永興城鎮和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紐帶作用。加快陽岩、毗羅等新村居民點建設,傳遞、輻射、帶動作用,提升農民的居住條件和環境,為農村居民全面建設小康創造良好條件。
歷史文化
永興鎮鄉境內至今尚存漢代崖墓二處共三穴,可見境內2000年前已有人定居從事生產活動。行政區劃自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58年)改江陽縣為江津縣,永興一直隸屬江津縣。江津解放後,1950年全縣劃為10個區,永興屬第五區。1953年,民主建政,實行小區小鄉制,永興鄉劃分為永興、暘岩、毗羅3個小鄉。1956年,小區小鄉合併擴大,全縣劃為13個區,第七區改為永興區。1985年,全縣劃為14個區,2個鎮,永興區轄8個鄉,分別是:永興鄉、暘岩鄉、高屋鄉三口鄉、几子鄉、塘河鄉、鵝公鄉、毗羅鄉、1993年12月,撤區並鄉建鎮中,撤消了永興區、永興鄉、暘岩鄉重新組建為永興鎮。2001年5月,江津市進一步調整鄉鎮建制,毗羅鄉劃歸為永興鎮管轄。現全鎮幅員面積162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105個經濟合作社,4個居民小組,總人口4.5萬人。
永興場的來歷:清康熙初年,由於人口繁衍,生產發展,人們在原川主廟進行商品交換,後遷至梁董廟。後來,隨著生產發展,供需日益興盛,逐漸形成場市,經由兩河口陳農初取名為“永興場”。建場至今,一直都是永興人民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商品交易的中心。
地理環境
永興鎮位於重慶市江津區西南部。地處東經106°10′-106°12′,北緯28°59′-29°50′之間,東西寬48公里,南北長50公里。東連江津李市、蔡家兩鎮,南與江津中山鎮和四川省合江縣接壤,西鄰江津白沙鎮,北接江津慈雲鎮。鎮域東、南、西三面地形以山崗深丘為主,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東西兩側之間的中間部位海拔較低,由南向北逐漸傾斜形成夾溝槽形,長江水系的支流河——驢溪河起源於大圓洞森林公園。鎮域北部的謝家、汪莊、暘岩、黃莊四個村以中淺丘陵地帶為主,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土壤多為棕紫色和黃棕色土壤,土壤肥沃深厚,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驢溪河穿境而過。
永興氣候屬北半球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尚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8℃,冬季平均氣溫7.7℃,夏季平均氣溫28.5℃。年日照時數1253小時,年降雨量900毫米,無霜期335天,年濕度81%,太陽總幅射量86.5千卡/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