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永樂御碑位於上海市浦東區高橋鎮東北7.5公里處。明永樂十年(1412年),平江伯陳瑄在長江出海口的南岸築土山一座。為“收泊之準”,永樂皇帝親筆為文,後泐石成碑,現安放在川沙縣高橋中學新建的御碑亭內。寶山碑即明永樂《御碑》,撰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五月。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嘉定縣誌·山崗》記載:“寶山西北四里有御製碑”。蓋是明寶山城處。《江東志》中載:“在山西南清浦東石橋北堍之左隅”。並“樹碑亭以幕之”;光緒《寶山縣誌》也說:“御碑亭在清浦鎮東橋街北”。東石橋或東橋街即現高橋鄉清寶山遺址南的東橋頭。亭毀後,又移至高橋中學校園內。1983年12月23日,經原川沙縣人民政府批准,將此碑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御碑概況
在高橋中學古木參天、花草長艷的校園中,有一座立於山石高阜上的六角飛檐古亭--明御碑亭,亭中的鋼化玻璃密封罩內立著一塊高約1.8米、寬約0.8米、厚約0.3米的青石碑,這就是浦東新區古老的地面文物永樂“御碑”。碑額中部是篆體“御碑”兩字,二邊飾雲龍紋。碑文楷書,凡17行,滿行23字,共391字,明永樂帝朱棣撰文:“……今年春,乃海運將士,相地之宜,築土山余丈。上建烽堠,晝則舉煙,夜則明火,海泮空闊,遙見千里,於是鹹樂其便。不旬日而成,周圍樹以嘉木,間以花竹,巍然奇觀。……”此碑在歷史上也稱“寶山烽堠碑”。1984年,高橋中學根據上海市文管會意見,仿照寶山制式,壘石為阜,建碑亭,把永樂“烽堠”御碑移入“明御碑亭”。2002年1月14日,由浦東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立“浦東新區文物保護單位”於亭右。2004年8月,高橋中學請工匠對碑亭油漆修繕一新,碑石外的保護罩換成密封玻璃罩,使永樂御碑得到更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