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泰山岩有土地廟、山門、彌勒大佛、主殿、涼亭等景致,西側門上的石匾額“小天下”為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所書,岩後與檐尖同高的石壁處有有一凹入的龕狀洞穴,是當年黃公祖師修行的棲身之所。
由來
永春泰山岩的由來,需從黃公祖師說起。
黃公祖師(顯應祖師),出生於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俗姓黃,名惠勝,是河南省昔威鎮人,據說他“幼不茹葷,預知禍福”,出家為僧,精通禪理。時當北宋末年,北方動盪不安,黃惠勝遂雲遊到南方宣揚佛法,一路穿州過省,最後來到有“世外桃源”之稱的永春縣,眼見泰山幽靜清雅,於是欣然棲禪於此。泰山茂林繁密,半山至巔峰則奇石洞岩遍布,黃惠勝在半山 岩壁間開鑿了一個可容身的龕形洞穴,每日趺坐其間,靜修參禪 。
清乾隆《永春州志》記載:“歲大旱,語人曰:吾能致雨。禱經罷,忽曰:眾可急歸。未及半途,大雨滂沱”,求雨甚驗,故人稱“黃水車”。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黃惠勝從永春轉到安溪感化里小尖山,繼續築庵修行,後又移居大尖山(又名翠屏山,今屬湖頭鎮前溪村)。
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黃惠勝圓寂於大尖山。永春百姓聽說黃惠勝“坐化成佛”,集眾前往瞻仰,並集議在泰山建岩廟,稱“泰山岩”。為黃惠勝塑造佛像金身,設龕供奉,稱“黃公祖師”。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朝廷敕封黃公祖師為“顯應普濟大師”,民間稱其“顯應祖師”,俗稱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