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博物館

永安市博物館

永安市博物館將成為閩中地區最大的博物館,能滿足城市歷史文物的陳列和引進外地中型規模的展覽,博物館常年舉辦外地文物展覽、博物館項目為建設集文物展覽、文化用品超市及旅遊商品購物集散中心,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基本信息

館址位置

永安市博物館位於永安市大同路46號。郵編:366000

管轄隸屬

永安市博物館成立於1988年10月。隸屬永安市文化局。

館舍介紹

博物館館址設在市區文廟大成殿及右側五號樓內。文廟是明代建築,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後經多次重修,1985年再修。大成殿面闊三間,進深四間,面積307平方米。文廟系統木結構梁架,磚牆,重檐歇山頂。重檐之間木飾件為如意斗拱和象鼻昂,殿內天花板上繪有彩色雲紋。木隔扇門,石質檐柱,上為出挑偷心造斗拱。柱礎為鼓鏡式,雕有龍紋及如意雲紋。殿前有台基,雙踏步間有石雕立體正面龍。文廟建築現為永安市博物館的歷史文物展覽廳。五號樓是50年代建築,平房,面積246平方米,1990年加以改建。原磚系舊城牆磚砌成,寬大厚實,建築屋面高,正面門窗造型為半圓型,加以花格裝飾,頗具特色。五號樓現為博物館的辦公室,文物庫房、值班室、“抗日戰爭時期永安進步文化活動陳列室”等。

展覽設定

該館基本陳列兩個,即“永安歷史文物展覽廳”和“抗日戰爭時期永安進步文化活動陳列室”。前者地點為文廟大成殿,內容展出新石器時代、商周、唐、宋、明、清歷史文物約360件,品種有石器、陶器、瓷器、銅器、玉器、木雕等。
“抗戰時期永安進步文化活動陳列室”面積100平方米,內容主要反映抗日戰爭時期的1938年5月至1945年10月間,作為當時福建省戰時省會的永安,一批專家、學者、文化界愛國人士和中共地下黨員匯集在此,開展各種形式的進步文化活動和抗日救亡運動的史實。陳列室內容分為“背景”、《永安進步文化活動的形成和發展》、《永安進步文化活動在鬥爭中走向新的高潮》、“羊棗事件”、《四十年後的回顧》五個主要部分。陳列室有26個版面,8個展櫃。展品230幀照片和25件實物,30件複印件和材料。

館藏作品

永安博物館共有藏品375件,其中2級品6件分別為商周刻劃紋折腹罐、唐代佛造像陶印板、宋抄手石硯、北宋桶形陶灶、南宋醬釉繪花卉盞、明木雕黑紅漆貼金座像。較有特色的藏品是商周時代和宋代的文物。商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有石錛、石斧、石戈、石環、石鏃、陶罐、陶豆、陶紡輪、陶網墜等,器型工整,品種較全。宋代文物有陶灶、陶爐、陶香薰、瓮穀倉、碗、盤、碟、壺、瓷、石硯、銅鏡等,種類繁多。上述文物都是出土文物,有的還有準確紀年。
此外館藏的一批明清時代銅器也具有一定特色。這些銅器大多是民間流散文物,品種有觚、鼎、爐、神像、銅鏡等。器物製作精細、頗能反映當時的工藝水平和審美。
曾出版《抗戰時期永安進步文化活動陳列室解說詞》。

開放時間

永安市博物館節假日開放。 上午 8:00 - 11:00 下午 14:00 - 17:00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