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頭村[北京房山水頭村]

水頭村[北京房山水頭村]

水頭村位於房山西南大石窩鎮北部山區,因南泉水河發源源頭而得名,千年古剎雲居寺坐落於該村境內,使該村雲居文化源遠流長。 2009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 北京美麗鄉村聯合會會員村。

該村介紹

水頭村位於房山西南大石窩鎮北部山區,因南泉水河發源源頭而得名,千年古剎雲居寺坐落於該村境內,使該村雲居文化源遠流長。村域山青水美、文化底蘊厚重,是市級文明村和集觀光、休閒、民俗於一體的市級民俗旅遊村。全村農戶186戶,農業人口490口人,農村勞動力人數380人,土地面積1.58萬畝,民俗旅遊、溝域休閒觀光產業、農產品加工、菱棗採摘四大產業拉動全村經濟健康快速增長和勞動力100%村內實現就業。2008年入圍北京最美鄉村“提名”。該村發展歷史及特點可概括為一首小詩:元代初建水頭村,石經山下扎深根。伴隨古剎數百載,幾多興衰到如今。村興人旺日益新,民俗素齋迎嘉賓,觀光採摘和小憩,歡樂映襯新農村!

四美介紹

生產美

近年來水頭村依託雲居文化優勢和地處房山旅遊黃金帶中心的獨特優勢,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大膽突破,因地制宜,一是大力發展民俗旅遊產業,2009年新發展民俗戶50戶,民俗旅遊產業鏈條的日趨完善,做強了“文化水頭、吃住農家、採摘聖果、歡樂度假”為一體的民俗旅遊項目。二是加工生產的以村名命名的素齋、菱棗、雜糧、乾菜、柴雞蛋、醃菜系列品牌農特產品廣受城裡遊客青睞,發展成為富民支撐產業。三是傾力培育的溝域經濟,以引進項目北京天德園生態種植園帶動,初具規模。四是村內由過去皇家貢品——菱棗發展而成的菱棗採摘產業業已形成規模。以上四大產業帶動了全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就業,實現了集體增收和農民致富雙贏。

生活美

通過新農村建設,農民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村容環境整潔優美,素齋區和農家特色區在全力打造民俗接待餐飲精品的同時,更加注重遊、購、娛等與石經文化相關的特色項目。全村勞動力實現100%全就業,百姓生活逐漸殷實。

水頭村在大力發展村內環境建設和經濟建設的同時,注重精神文明建設。設定了桌球台、DVD、卡拉OK等,村里還組建了以“高蹺”為特色的秧歌隊、腰鼓隊、等民間文藝演出團體,定期開展文藝演出活動。深入開展移風易俗、計畫生育宣傳等活動,民風淳樸,百姓生活富足,社會安全穩定。

環境美

水頭村是南泉水河源頭所在地,一汪淨水途經全村。為充分發揮水資源優勢,該村不斷加強生態治理,投資140萬元,對村內河道進行綜合治理,治理河道200米,建塘壩14座,漫水橋2座,打造水環境;開發了兩道溝域旅遊區,對村內街道實施綠化美化工程,栽植精品花草樹木,營造秀美街巷景觀,扮靚村容村貌,逐步形成了山青水秀、河光塔影、花木成廊、清新潔淨的自然環境。

人文美

自古南有少林,北有雲居,武出少林,文字雲居,水頭村境內的雲居寺是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珍藏著舉世聞名的房山石經和眾多文物古蹟而被譽為“北京的敦煌”。石經文化享譽國內外,有“北方巨剎”的盛譽。寺內珍藏著的石經、紙經、木版經號稱“三絕”。刻經事業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綿延1039年,鐫刻佛經1122部、3572卷、14278塊,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見的壯舉,堪與文明寰宇的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相媲美,同時也是世上稀有而珍貴的文化遺產,被譽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村內蘊含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蘊,因此形成了水頭村特有的幽靜秀麗環境,奇特迷人風光,吸引著八方遊客來此藏經納寶之地、祈福迎祥之所一游。

發展

村域山青水美、文化底蘊厚重,是市級文明村和集觀光、休閒、民俗於一體的市級民俗旅遊村。

全村農戶186戶,農業人口490口人,農村勞動力人數380人,土地面積1.58萬畝,民俗旅遊、溝域休閒觀光產業、農產品加工、菱棗採摘四大產業拉動全村經濟健康快速增長和勞動力100%村內實現就業。

2008年入圍北京最美鄉村“提名”。

該村發展歷史及特點可概括為一首小詩:元代初建水頭村,石經山下扎深根。伴隨古剎數百載,幾多興衰到如今。村興人旺日益新,民俗素齋迎嘉賓,觀光採摘和小憩,歡樂映襯新農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