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門街,得名於太原城之水西門。明代太原城共有八座城門,東西南北各有兩座。兩座西門中,位於城北者叫阜城門;位於城南者叫振武門。因太原城東最高,北次之,最低的地勢在西南角,所以,每遇水患,振武門一帶必遭水淹。輕則街巷院落積水,久而不退;重則房倒屋塌,街衢不通,生靈塗炭。所以,城中父老皆稱“振武門”為“水西門”,久而久之,“振武’”之雅號,遂被“水西”之俗稱所取代,成為僅見於書載的名稱。
太原城
說水西門,自然會涉及太原城。追溯太原城八座城門的歷史,水西門為其最古老者。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潘美所建的太原城只有四座城門,東曰朝曦、西曰金肅、南曰開遠、北曰懷德。明初擴建太原城時,“永平候謝成,展東南北三面”,唯有西邊向南北延伸外,故址未動。於是宋代所建太原城的東門、南門和北門,都在這次擴建中毀於一旦,只有西門即金肅門未拆,略事修整後更名振武門,迄今算來已是1000多年的歷史了。
明清兩代的水西門街,西至城門,東與西米市街隔“四神閣”連通,南入滿洲城,北去都司街,是太原城中最寬的街道之一,寬達“塗容四軌”,可並列平行四輛馬車。直至解放之前的民國年間,依然如舊,變化不大。
而今的水西門街,則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將西米市街併入,合二而一,為原水西門街長度之三倍。今水西門街中段和東段,即原來的西米市街,是明以來太原城中最大的米粟業貿易之所。清末至民國年間的太原米粟業公會,就坐落在這條街的東段南側,至今磚刻的匾額仍然清晰可辨。
西米市街,在清以後遠比水西門街繁華熱鬧,米鋪、米店、糧行、油店,一家連線一家。直至太原淪入日軍之手後,才日趨蕭條,一蹶不振。解放初期,西米市街的米粟行業,在黨的政策的保護下,重新蓬勃發展起來。1956年之後,這些米粟業合併為大糧店,分設於太原城中各主要街道,形成糧食供應網點。大約是50年代末期,太原市對城市街巷進行規劃管理,西米市街遂併入水西門街,成為其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