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從城西青磁窯村獲得大量的打制石器及一批哺乳動物化石證明大同城區在舊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時代已是人類的聚居地。夏商周及春秋時代為北狄和樓煩所居。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於公元前300年(趙武靈王二十六年)置雲中、雁門、代郡,派名將李牧守衛,為趙國北部重地,大同城始建制。
秦代屬雁門郡,秦大將蒙恬率兵30萬北擊匈奴,徵集民眾在城西十里河谷築城以備胡。
西漢時置平城縣,屬雁門郡。漢高祖元年(前201年)封此為代國,先後派兄弟和兒子鎮守。王莽時改為平順縣,屬并州填狄郡。
東漢時稱平城縣,屬雁門郡。漢靈帝末年,匈奴入侵,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代地,安集民眾,平城縣易地為今代縣東。
晉代時鮮卑人拓拔猗盧封為代公,建興元年(313年)修平城為南都,平城復還故治,屬代國。
北魏時,拓跋珪於公元398年遷都平城,改元天興,置司州,治平城。北魏在大同城區建都97年,歷經六變七世,平城為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太和十八年(494年)遷都洛陽後,置恆州,治平城。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改恆州為恆安鎮,隸屬恆州太平縣。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太平縣為雲中縣,恆安鎮隸屬雲中縣。
隋開皇元年(581年)改雲中縣為雲內縣,恆安鎮隸屬雲內縣。
唐鹹通一年(869年)置大同軍節度使。
五代時期,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雲州在內。
遼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雲州為西京,設西京道,置大同府,大同城始得其名。
宋宣和五年(1123年)置雲中府路,治雲中府。
遼保大二年(1122年)金占大同,改西京為西京路,府治、縣治不變。
元金貞佑三年(1215年)元攻占大同,初為西京。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大同府為大同路,隸屬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大同始屬山西管理。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攻占大同,洪武五年(1372年)建大同城池。洪武七年改大同路為大同府,大同為九邊重鎮之一。駐軍達13萬。
清朝設大同府,治大同縣,隸屬山西省。順治六年(1649年)因姜壤之變,大同府移治陽高衛,名陽和府,順治九年(1652)還故治。
民國元年(1912年)大同廢府留縣,民國二年(1913年)置雁門道,
治大同,民國十六(1927年)年廢道後,屬山西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13日)日軍入侵大同,10月15日成立“晉北自治政府”,屬偽蒙疆聯
合委員會,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為“晉北政廳”,屬偽蒙古聯合自治政府,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改為“大同省公署”。日本投降後,為國民黨政
府第二戰區司令部大同領導組管理,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為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理。
1949年5月1日大同解放後,改縣為市,屬察哈爾省領導。城內設一區,二區,三區和四區,並成立區政府,後改為區公所。同年7月28日,大同市部分農村歸城內一、二區。同年8月19日又將周家店劃歸四區。
1950年3月,城區四個區改為三個區。一區管城內東北隅和北關地區,二
區管城內西北隅、西南隅地區,三區管東南隅、東關和南關地區。1952撤消三區,城內只設兩個區:一區轄東北隅、北關、西北隅;二區東南隅、西南隅、東
關、南關,區公所改為區人民政府。同年10月撤消察哈爾省建制,大同市城區隸屬山西省管轄。
1954年2月,城內一、二區合併成立大同市市區,隨後改為城區。
1960年成立人民公社,下設的8個街道改為分社。
1967年3月成立革命委員會,復設10個街道。
1979年12月恢復城區人民政府。
1985年底轄街道10個,社區206個。
1986年南關街道分出部分轄地,成立了向陽里街道。
1989年,新建路街道分成新建南路辦事處和新建北路辦事處。北關街道分為北關街道和新華街街道。共有街道13個,居委會268個,街巷567條。
1992年3月14日,居委會調整為112個,新建26個。
1997年,新建南路分出部分街巷成立振華街辦事處,社區共309個,街巷839個。
2000年新編社區108個。
2012年新編社區11個。
至2014年,城區共有社區119個。
文化歷史
這裡曾是秦漢名郡,北魏京華,遼金元三代陪都、明清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千年的歷史為古城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有彰顯皇城氣象,獨具歷史魅力的明代古城牆,與馳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相隔15公里,有代表中國雕塑最高境界的上下華嚴寺、善華寺、九龍壁等眾多名勝古蹟,有法華寺、白塔寺、鼓樓、朝陽寺等古建築,這些建築殿宇巍峨,金碧輝煌。有引領中華文化數百年風騷的“平城文化”。與渾源懸空寺遙相呼應,形成別具一格、雄渾質樸的塞外勝景,中外遊客絡繹不絕。
交通
這裡有得天獨厚的人文資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雄厚的經濟基礎和聞名遐邇的餐飲美食。是鐵路、公路運輸的樞紐所在,扼晉、冀、蒙三省區的咽喉,是首都的屏障,交通之要衝;東距北京380公里,南離省城太原352公里,京包、同蒲鐵路,京大、大運、得大高速公路在此交匯,大秦鐵路以此為起點;便利的交通條件帶來了繁榮的市場景象,已成為晉、冀、蒙商貿圈的輻射中心。
行政區劃
區劃變遷
大同城區解放前歸大同縣一區管轄。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2日大同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在城區正式宣告成立,隸屬察哈爾省直轄,省會在張家口市。大同市委設在帥府街(現城區醫院),市政府設在大東街(現東街古玩市場東)。大同市下設五個區。除五區管轄口泉、平旺一帶外,一區管轄城內東北隅;二區管轄城內西北隅;三區管轄城內東南隅和東關;四區管轄城內西南隅和南關。設區人民政府。一區下設大北、仁和、東站、西站四個街道委員會和新華一個街公所;二區下設帥府、西門兩個街道委員會;三區下設雲路、解放、東關三個街道委員會;四區下設太寧、永泰、南關三個街道委員會。
1950年3月8日,大同市政府將城內四個區改為三個區,撤銷四區,將四區分劃給二區和三區管轄。1952年11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撤銷察哈爾省,大同市改歸山西省管轄。12月市政府決定城內三個區合併為兩個區,同時決定兩個區的十二個街道委員會下設社區。1954年2月24日,城內一區、二區合併為市區。4月14日改稱為城區。至2014年,城區轄15個街道,136個社區。
區劃現狀
行政單位 | 下轄社區 | |||||
---|---|---|---|---|---|---|
南關街道 | 福康里社區 | 小西門社區 | 新勝里社區 | 平康里社區 | 興國寺社區 | 西後場社區 |
東後場社區 | 友誼社區 | 御河南路社區 | 柳航里社區 | 永昌里社區 | 府南街社區 | |
永泰社區 | - | - | - | - | - | |
北關街道 | 鐵牛里社區 | 西馬路社區 | 雁同西路社區 | 安益園社區 | 站東社區 | 白泊窪社區 |
操場城西街社區 | 操場城東街社區 | 豐社區 | 紅衛里社區 | - | - | |
東街街道 | 東關南園社區 | 東門大巷社區 | 東史宅社區 | 雁塔街社區 | 七佛寺社區 | 大廟角社區 |
鼓樓東街社區 | 御馨花都社區 | 橋北社區 | 橋南社區 | 水泉灣龍園社區 | 御錦源社區 | |
財富官邸社區 | - | - | - | - | - | |
西街街道 | 帥府街社區 | 雁同西路南社區 | 朝陽寺社區 | 大十字街社區 | 寧馨社區 | - |
南街街道 | 善化寺社區 | 鼓樓社區 | 福興園社區 | 園通寺社區 | 華嚴寺社區 | - |
北街街道 | 塔寺街社區 | 西柴市社區 | 仁和美社區 | 大有倉社區 | 十府街社區 | 皇城街社區 |
御河北路社區 | 御馨花城社區 | 岳翠園社區 | 龍園社區 | 太陽城社區 | 御華帝景社區 | |
新建南路街道 | 北馨園社區 | 永康路社區 | 和平里社區 | 迎賓路社區 | 康樂里社區 | 建設里社區 |
幸福里社區 | 振興街社區 | - | - | - | - | |
新建北路街道 | 互助里社區 | 團結里社區 | 蘋果園社區 | 花園裡社區 | 衛星里社區 | 大齒社區 |
惠達社區 | - | - | - | - | - | |
大慶路街道 | 同興街社區 | 企業街社區 | 慶豐園社區 | 文化西街社區 | 文化東街社區 | 大慶東路社區 |
新華街街道 | 擁軍路社區 | 臥虎灣社區 | 岳秀羅社區 | 局東社區 | 山橡社區 | 新華北街社區 |
橋西社區 | 局前社區 | 局西社區 | 新華南街社區 | 東風園社區 | 局內社區 | |
躍進街社區 | - | - | - | - | - | |
西花園街道 | 槐園社區 | 柳園社區 | 梨園社區 | 桃園社區 | 華泰園社區 | - |
老平旺街道 | 電力技校社區 | 王家園社區 | 老平旺社區 | 糖廠社區 | 一電廠社區 | - |
向陽里街道 | 青年路社區 | 向陽西街社區 | 向陽東街社區 | 工農路社區 | 福寓苑社區 | 齒欣社區 |
柳港園A社區 | 柳港園B社區 | 柳港園C社區 | - | - | - | |
振華南街街道 | 育才街社區 | 迎春里社區 | 振華南院社區 | 同泉里社區 | 綠園社區 | 永安里社區 |
雲泉里社區 | 新世紀社區 | 明珠社區 | 振華北院社區 | 賓西路北社區 | 惠民里社區 | |
開源街街道 | 民和社區 | 民諧社區 | 民康社區 | 民泰社區 | 民悅社區 | 民富社區 |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城區位於大同市中部,大同盆地中心。北鄰內蒙,東望河北,距北京380公里,離太原市352公里。城區皆被南郊區屬地包繞四周。城區東鄰御河,西毗馬軍營、平旺鄉,南瀕東河河、時莊,北抵白馬城、安家小村,是京包、同蒲兩大鐵路的交匯點和大秦鐵路的起始站。城區總面積為46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3°11'一113°19',北緯40°01'一40°08'。
地形地貌
轄區西北略高,東南稍低,區內無高山丘陵,座落在大同盆地腹部。基本為平原地帶,西北東三面環山。北部是陰山山脈,東南部是恆山山脈,西部是洪濤山山脈,北、東、西三面為群山環繞。城西有七峰山、武周山,平均海拔為1700米;城東部有馬鋪山、采涼山,最高峰海拔1830米;城北有方山,方山左右分切鎮川水和得勝河;城西北有雷公山。
水文
轄區主要的河流是桑乾河、御河、十里河。
桑乾河
桑乾河自應縣經鄭家莊,流入城南,再通過渾河轉入大湯頭、五漸疃,向東過佛堂寺、吉家莊,再轉左馬村、東冊田等村流入廣靈縣,澆灌了大片良田,其冊田水庫存水數億立方米,為北京供水之儲水庫之一。
得勝河
得勝河亦名三台道河,發源於內蒙,向東南流入豐鎮,經得勝堡,由東北方過堡子灣,宏賜堡,在榆澗村附近與北面來的鎮川水匯合,過孤店,白馬城,經城東流過艾莊,周家堡,注入桑乾河。
十里河
十里河本名武周河,發源於內蒙的菱角海,經左雲縣,向東流經高山、雲岡、小站,過城南流入御河。
護城河
明清時代到解放初期,有護城河流經大同城四周,經水泉灣流入御河,八十年代初期因城建而填埋。
氣候
城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春季氣溫回升快,平均氣溫6.5℃~9.1℃之間,乍暖還寒,有嚴寒無酷暑,因受季風影響,四季分明,多風沙半乾旱的氣候。春季一般70天左右,常飛雪相伴,且下且化。夏季短,僅40天左右,氣候舒適,多溫和東南風,平均氣溫19℃~21.8℃之間。秋季來臨後氣溫便逐漸下降,平均氣溫在5.8℃~8.4℃之間,69天左右。9月下旬出現霜凍(終霜期二年的4月)。冬季漫長,西北風吹入,日短天寒,平均氣溫-12.8℃~6.3℃之間,溫差較大,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11.3℃。
最熱月為7月份,平均氣溫21.8℃。極端最高溫度為37.7℃,極端最低溫度為一29.1℃。主要風向為西北風,初霜期較早,終霜期較晚,無霜期為130天至140天。素有“雁門關外野人家,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之說。
降水量年平均為384毫米。春季平均為56.1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4.6%,夏季平均降水量為246.9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4.3%;秋季平均降水量為72.96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9%;冬季平均降水量為8.0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1%。城區平均相對濕度為50~56%,夏冬為65~68%,秋季為50~65%,冬季為48~52%,春季為40~44%。
年平均太陽輻射強度為140千卡/平方厘米·分,最大年均太陽輻射強度為150千卡/平方厘米·分,最小平均太陽輻射強度為135千卡/平方厘米·分。5月、6月、7月的月均太陽輻射強度最大,約17千卡/平方厘米·分。12月、1月的月均輻射強度最小,約6千卡/平方厘米·分。
四季太陽輻射強度,夏季最大,約47千卡/平方厘米·分,占全年的33%,春季次之,約43千卡/平方厘米·分,秋季較小,約30千卡/平方厘米·分,冬季最小,約24千卡/平方厘米·分。
日照時數平均2822小時。每年5月日均日照時數最多,為286小時,12月曰均日照時數最小,為186小時。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的時間從4月18日到10月10日。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城區常住人口72萬,暫住人口15萬。人口出生率2.93‰,人口自然增長率2.44‰,已婚育齡婦女綜合避孕率87.24%,長效節育措施落實率86.07%,符合政策生育率96.6%,人口計生各項指標均在省市下達標準之內。
民族
城區有23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有22個,共有9106人,分別為:回族6662人、滿族1617人、蒙古族490人、藏族24人、維吾爾族2人、苗族21人、彝族15人、壯族25人、朝鮮族58人、侗族8人、瑤族5人、土家族42人、哈尼族4人、傣族2人、黎族75人、傈傈族1人、畲族33人、土族3人、達斡爾族6人、錫伯族39人、鄂溫克族4人。
經濟發展
綜述
2010年底,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9.8億元,年均增長13%(註:2008年-2010年);財政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分別達到21.04億元和2.07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1億元,為“十五”期間的47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22億元,年均增長20%(註:2008年-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102元,較2005年淨增9400元,年均增長13%。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全省排名由2006年的63位晉升到2009年的35位,三年晉升28位。職工人均年收入由“十一五”末的21516元增加到31716元,年均增長9.4%。
工業經濟
2010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42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7家,其中10億元以上企業3家,億元級企業8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99.3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27.9億元。累計實施重點建設項目95個,項目總投資75.4億元,其中,屬於工業的項目只有6項,分別為“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年產12000噸有機肥生產線”、“廢水減排與回用”、“六軸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國產化技術改造項目”、“箱板紙節能減排綜合利用項目”、“獸藥生產線項目”,屬於服務業的項目有“桐城怡景綜合項目”、“金地豪生大酒店”、“雲岡建國賓館”、“沃爾瑪購物廣場”、“富臨寶城寫字樓”、“雲岡美高大酒店”、“大有廣場寫字樓”、“紅星美凱龍”等總計72個。屬於為民生項目的有“城區數位化城市管理項目”、“計畫生育生殖健康服務中心”、“城區青少年活動中心”、“14個社區服務中心”、“兩座中型垃圾中轉站”等總計17個,至2010年底完成投資48.7億元,69個項目已經建成。
商業貿易
2010年,城區建成亞新大富翁購物廣場、東方家園、華林新天地、雲岡建國酒店等現代化服務項目40多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20%以上,第三產業占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達到51.4%。非公經濟納稅50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2家,稅收總量與2005年相比翻了兩番,達到4.6億元,占地方本級稅收比例達到84%,發揮著支柱作用。“以三產為主,二產、三產協調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得到有效落實,二次、三次產業比重分別占生產總值的48.6%和51.4%。
社會發展
教育事業
至2010年,城區共有直屬國小38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職業中學1所,幼稚園1所,共有教學班899個,學生51027名。轄區有26所學校的實驗室統一配備了較高級的實驗台,17所學校實現區域網聯通。2006-2010年間,投資2.4億元相繼完成了對8所學校的遷建、重建、擴建及16所學校教學樓的加固工程。適齡兒童的入學率、普及率、鞏固率保持在100%,合格率在99%以上,在校生輟學率為零。
社會團體
至2010年,城區正式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有20處,分別為:佛教7處,
有上華嚴寺、圓通寺、東關華嚴寺、雲龍禪寺、法華寺、華嚴精舍、淨覺寺;道教4處,有玄真觀、朝陽宮、純陽宮、帝君廟;基督教6處,有基督教東堂、基督教西堂、機車廠基督教堂、東花園基督教堂;天主教1處,為天主教教堂;伊斯蘭教2處,有清真大寺、站東清真寺。其中有幾處為市管場所,信教民眾據不完全統計約15000餘人。
社會保障
到2010年底,社會養老保險實際繳費人數突破7000人,占參保人數的95%,每年足額發放率均達到100%。征繳企業養老保險金達到3600萬元,發放4800萬元。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38651人,醫療基金征繳收入達到1116萬元。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7820人,失業保險基金征繳收入達到78.92萬元。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000人,工傷保險基金收入達到51萬元。城市低保大幅擴面,低保對象達到7.5萬個,城市低保保障面達12.05%,已實現應保盡保。各類居民補貼資金、困難學生資助金,以及各項惠民工程逐步落實;城鎮居民就業率穩中有升,新增就業人數總計50412人,援助了460多戶零就業家庭,失業登記率始終保持在4%以內。
醫療衛生
2006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均在5.5‰以下,07、08兩年連續被評為全國人口計生優質服務先進區。公共衛生防治成效顯著,成功防治甲流、手足口疫等流行病;食品衛生監管力度加大,居民衛生健康狀況明顯改善;衛生投入大幅增加,先後完成了1個區級社區服務中心和14個標準化社區服務站建設,城區醫院改造全面啟動,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高。
文化科技
十一五期間共完成科技投入1800萬元。截至2010年末,各類文化經營場所達到159家,文化產業增長值占GDP比重達到3.57%。
民間風俗
婚喜風俗
解放以後,隨著時代變遷,大同地區的結婚禮節逐漸簡化。為了取結婚吉利,
迎親時,新郎一般要戴紅花。儐相由新郎的姐夫或者好友擔任,新郎要給新娘帶去一根紅布褲帶,名曰:“喜結良緣”;帶去一個瓶子,瓶中插一棵蔥,名曰:“生根立後”;還要帶五根肋骨的豬肉一塊,叫做“離娘肉”,名曰:“五方吉慶”。新娘上車時,女方家中定要送給新郎家中一盤餃子,上面蓋著紙剪的大紅喜字,名曰:“合家歡樂”;與此同時,女方家中要將“離娘肉”劈出幾根肋骨來交給新郎帶回,表示婚後夫妻和睦,名曰:“筋骨不離”。新郎與新娘在舉行婚禮時,院中
懸掛紅旗。
誕生風俗
在嬰兒出生後,其外祖父和外祖母必須給新生嬰兒贈送衣服、被褥、枕頭、鞋襪等禮物。在孩子生下12天時,親友中的婦女,要來看望孩子的母親,名曰:打聽。要給產婦帶來些紅糖、掛麵、蛋糕等禮物,表示慰問。產婦家中也須設便飯招待客人。在產期內,忌諱外人進產房,尤其是忌諱外家男性進產家門,為了防止有人冒然闖進,特在門上掛個紅布條,表示家中有產婦,禁止外人入內。在滿月之前,要由嬰兒之父母或者其它長輩給嬰兒起一個名字,一開始要有個“乳名”,也稱“小名”。嬰兒生下一個月,父母要給過“滿月”,一百天則要過“百日”,一周年還要過生日。待到孩子長到12歲時,要慶賀“圓鎖”。
喪殯風俗
古代大同的喪俗,禮儀繁瑣,分為小斂、大斂、燒紙、送燈、辭靈、出殯、復三等程式。解放以後,隨著時代變遷,喪俗大為簡化。1966年大同市建起火葬場後,土葬已逐漸淘汰,一般人員只採用召開追悼會的形式,親朋好友前往致哀,然後將死者送到火葬場火化。這種文明簡樸的葬禮形式,已逐漸為民間普遍接受。
旅遊景點
華嚴寺
華嚴寺亦名大華嚴寺,位於大同城內清遠街中段西側。南北長207.6米,東西寬298米,占地面積61865平方米。依契丹族崇日習俗,寺址坐西朝東,始建於遼,現存最早建築為薄伽教藏殿,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清寧八年(1062)重建,是年並“奉安諸帝石像、銅像”,兼具皇室宗廟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