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至神湯[中藥]

水腫至神湯[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水腫至神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重訂通俗傷寒論》引《隨山宇方鈔》。具有健脾利水之功效。主治脾虛水腫。

組成

浙茯苓(切小塊)二兩(60g),生於術(黃土炒)、杜赤小豆、車前草各一兩(30g),大麥須五錢(15g),小枳實二錢(6g),六神曲四錢(12g)。

用法用量

大罐濃煎,須一日夜服盡。連服三劑,尿暢腫消。

功用

健脾利水。

主治

脾虛水腫。

方義

方中白朮、茯苓、大麥須健脾補中,利水滲濕;赤小豆、車前子滲濕利尿,使水濕從小便而行;枳實理氣,神曲健胃,合助脾之運化。六藥相伍,可使脾健濕行,水腫自消。

運用

治療慢性腎炎腎病型、營養不良性水腫、心臟性水腫等,見水腫反覆消長,腰腹以下腫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納食減少,四肢倦怠。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增訂通俗傷寒論》:“脾氣虛不能為胃行津液,致水聚膜絡而為腫者,烏蠡魚湯(生於術、雲茯苓各二錢半,廣皮紅、木瓜蜜炙、桑皮各二錢,秦艽三錢酒洗,生薑皮錢半,蘇葉一錢,用大烏蠡魚一枚、河水五碗,煎至三大碗,去魚骨濾清煎藥。繆仲淳驗方)不應,則用水腫至神湯(浙茯苓二兩切小塊,生於術黃土炒、杜赤小豆、車前草各一兩,大麥須五錢,小枳實二錢,六神曲四錢,大罐濃煎,須一日夜服盡,連服三劑,溺暢腫消。汪氏方原名水腫神方),大補中氣以消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