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汾水

麓(lù):山腳。 作品譯文《十三州志》說:(汾水)源出武州的燕京山。 (燕京山)也就是管涔的別稱。

作品原文

《十三州志》①曰:出武州之燕京山②。亦管涔之異名也。其山重阜修③岩,有草無木,泉源導於南麓④之下,蓋稚水濛⑤流耳。又西南,夾岸連山,聯峰接勢。

作品注釋

①《十三州志》:北涼時人闞駰(kàn yīn)所著。闞駰字玄陰,敦煌(今甘肅省敦煌市)人。
②武州:東魏置,治今山西省繁峙縣東。燕(Yān)京山:即管涔(cén)山,在今山西省寧武縣西南。
③阜:山。修:長,高。
④導:發源。麓(lù):山腳。
⑤稚:小。濛(ménɡ):小雨的樣子,引申有“小”義。

作品譯文

《十三州志》說:(汾水)源出武州的燕京山。(燕京山)也就是管涔的別稱。這座山峰巒重疊岩石很高大,只有雜草沒有樹木,泉源從南麓流出,只是小水細流罷了。再向西南,兩岸連山,山峰綿延不斷。

作品賞析

這一卷列名的河流共有八條。其中最大的是汾水,今稱汾河,全長近七百公里,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僅次於渭河)。其餘涑水(今稱涑水河)在今永濟附近單獨注入黃河,是僅長二百公里的小支流。湛水是一條從今山西省南流到河南省注入黃河的小支流,地圖上雖仍繪有此河,但已不記河名。其餘澮水(今稱澮河)、文水(今稱文峪河)、原公水(今稱禹門河)、洞過水(今稱蒲河)、晉水(實即晉祠泉水),都是汾水的支流。

創作背景

酈道元為何要為《水經》作注呢?在他自己序文中就寫道:首先,古代地理書籍,《山海經》過於荒雜,《禹貢》、《周禮·職方》只具輪廓,《漢書·地理志》記述又不詳備,而一些都、賦限於體裁不能暢所記述《水經》一書雖專述河流,具系統綱領,但未記水道以外地理情況。他在遊歷大好河山時所見所聞十分豐富,為了把這些豐富的地理知識傳於後人,所以他選定《水經》一書為綱來描述全國地理情況。
正如王先謙所說,酈道元注《水經》的目的在於“因水以證地,即地以存古”(《王先謙合校本序》)。其次,他認識到地理現象是在經常變化的,上古情況已很渺茫,其後部族遷徙、城市興衰、河道變遷、名稱互動更替等等都十分複雜,所以他決定以水道為綱,可以進而描述經常變化中的地理情況。而更重要的是,他當時身處政局分裂時代,他嚮往祖國統一,著眼於《禹貢》所描寫過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版圖廣大的祖國,他利用屬於全國的自然因素河流水系來作綱,可以把當時人為的政治疆界的限制打破了,從而充分體現他要實施祖國統一的決心。由此說明酈道元是一位愛國主義者,他所著的《水經注》是一部愛國主義著作。

作者簡介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漢族,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他博覽奇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遊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蒐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可稱為我國遊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遊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