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筆歷史
最早的人類發現,木炭可以拿來作畫,遠在文字發明前,人類就用木炭來作畫,在歐洲的岩洞中仍然能看的到碳粉,或者木炭所做的壁畫。到了中世紀,人們開始發現,用石灰加水,可以做成塊狀的物體,可以用類似木炭筆的方法,去紀錄在深色,或者是堅硬的表面。(那個年代紙張是很昂貴的物品,刻在木板岩石上用炭筆又容易模糊)。 當然經過近千年的時間,現在已經很難去考證到底是誰第一個想到這個主意,但最早,粉筆的作用,絕對不是拿來教學用。 要廣泛的套用到教學上,黑板的重要性比粉筆重要的多。在19世紀以前(1801ADearlier)那用黑漆塗在木板上,是為了保護木板不受侵蝕。也兼用於公布重要事項,比較類似現在的公布欄的作用。但那時候的“黑板”都很小,而且目的並非用於教學。但到了19世紀中期,世界各地的大學開始興盛,原本的教師口述,學生口記的教學方式,因為學生人數增多而越來越顯現他的不便,因此在歐洲,在美國都開始普遍的把原本小型,非固定的黑色布告欄增大,用來教學之用便利遠處的學生抄寫教師的口述。因此這近兩百年的緩慢演進,終於把原本極難普及的教育,經由便利的工具,讓更多的莘莘學子,得以學得足夠的知識,掃除文盲無知的大眾。
粉筆是日常生活中廣為使用的工具,一般用於書寫在黑板上。古代的粉筆通常用天然的白堊製成,但現今多用其他的物質取代。粉筆的成分是硫酸鈣的一種白色沉澱物,不容易被分解,顆粒比粉塵大。現在,國內使用的粉筆主要有普通粉筆和無塵粉筆兩種,傳統粉筆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石灰石CaCO3)和硫酸鈣(石膏),氧化鈣,以及其它少量的金屬元素,如鉛、錳、鋇、鎘等。
第一代、二代粉筆是普通粉筆和無塵粉筆兩種,基本由石灰和石膏組成,粉塵污染大。
第三代粉筆,指水溶性粉筆,主要成份是鈦白粉和植物油脂等組成。成份能溶解於水,百分之百無塵並不改變使用習慣。
第四代粉筆,指液體粉筆,環保水性筆,容易擦除,百分百無塵。
優點
1 不改變原有的黑板。環保水溶性粉筆能用在玻璃、塑膠板、塑膠膜、白板、綠板、鋼板、水泥板等所有板面上。所有的學校都能直接使用。為大面推廣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2 書寫手感比傳統的粉筆更加細膩、容易、不費力氣,捏在手上的感覺像蠟筆一樣。
3 顏色更加鮮明,耐用、不折斷。
4 不燒手。
5 真正做到了100%無粉塵。書寫與擦拭時都不產生任何粉塵。
6 使用濕潤板擦擦拭後即可書寫,乾濕板面都能書寫。
7 經國家環保質量檢疫局檢驗合格產品,對皮膚無刺激,是無毒無味無刺激,放心使用的產品。
傳統粉筆
教師常需在黑板上書寫、繪圖進行講解。在45~50分鐘的一節課里,就要擦寫數次,下課時,往往在手上、袖子上,甚至頭髮、肩膀上都留下一層白色粉筆灰。天天如此,年復一年,工作20~30年後,消磨了數以萬計的粉筆。不可避免地從鼻孔吸入一些粉筆灰。吸入粉筆灰是否致病,是廣大教師至為關切的問題。 粉筆是由石膏製成的。石膏的成分是硫酸鈣。石膏性能穩定,無毒。數千年來,中醫用生石膏(含有結晶水的硫酸鈣CaSO--4·2H2O)煎服,外用煅石膏(熟石膏)敷患處。認為能清涼解熱,生津止渴,生肌斂瘡。 用粉筆書寫板書,是將石膏粉末塗在黑板上。擦拭黑板時,石膏粉塵(粉筆灰)在空氣中短暫飄揚後墜落在黑板附近的物面和地上。其顆粒較大,多在100微米以上,較重,落下較快,在空中飄浮時間短。 據勞動衛生有關資料,生產、生活環境空氣中的粉塵微粒,直徑在10~20微米以上者,經鼻孔吸及時多數被鼻毛、鼻、咽、喉部阻擋,附著在黏膜小氣道及肺泡。若為對機體有害的物質(如二氧化矽、石棉),在肺泡及小氣道中積存較多,將對人體造成損害。由上述可知,粉筆灰塵的顆粒較大,大多不會吸入到下呼吸道,又加上石膏本身對人體無毒,醫學界至今也尚無因吸入粉筆灰引起肺部疾病的報導。中國勞動衛生部門,在職業塵肺的有關規定中,也沒將粉筆灰作為肺的病因。 儘管粉筆灰對人體並無大害,然而中國數以百萬計的教師,每天都要用粉筆作板書,每天都生活在擦拭黑板後的粉筆灰塵中,仍可引起鼻、咽、喉部不適。
生產與使用
國內大概百分之十五的使用率, 全國生產廠家僅有少數幾家,分布在北京、湖南、浙江、成都、深圳丶重慶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