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池流水高密度鱘魚養殖技術

鱘魚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最珍奇的魚種,被古生物學家稱為“活化石”。其營養之豐富,味道之鮮美,無一能比。

鱘魚的人工養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在我國還是個新興的產業。由於鱘魚身體各部分都能食用,其味道鮮美獨特,另外,鱘魚也是稀有的觀賞魚。這些決定了鱘魚人工養殖的高效益。

鱘魚養殖的方法有多種,下面介紹一種水泥池流水高密度養殖鱘魚的方法。
1、水源
井水、水庫水、河水都可作為養殖用水,要求水質好,無污染,溶氧不低於6mg/L。養殖用水可一次性使用,也可以通過回收、過濾處理後,循環使用。
2、養殖池
養殖池形狀不限,可為圓形、正方形或長方形,面積10?20m²,池深1.2?1.8m,水深1.0?1.5m,養殖池必須有良好的水交換條件,供水為上進下排,水交換量根據養殖品種、魚的大小、養殖密度以及水質狀況,控制在每天全池水更換4?8次。同時配設氣泵作為增氧設備。池底一端設排污孔,池底向排污孔有一定的坡度(3%?5%),排污閥定期排污。
3、水溫調控
鱘魚適宜生長溫度一般在17?27℃,最適溫度20?24℃,有條件最好設定配套的鍋爐加熱設備。低溫季節加熱升溫,為鱘魚提供最適宜生長條件。
4、PH值
鱘魚可生活在PH值為6.5?9.0的水體中,但生長最佳的PH值為7.0?8.0。
5、鹼度
鹼度適中的水體有利於生物的生長,並能調節水體PH值,相對穩定在適合魚類生長的範圍內,同時還能減輕重金屬對魚類的毒性。養殖鱘魚水體總鹼度以90?100 mg/L為宜。
6、放養密度
放養密度應根據魚種規格而定:
規格(g) <30 31?120 121?300 301?600 601?1500 2000?3000
密度(尾/m²) 60?80 40?55 25?40 15?25 10?15 5?10
7、飼料與投餵
一般多用配合飼料。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2%?4%,日投飼4?6次,根據水溫和魚攝食情況適當調整。鱘魚忌強光,應有適當遮光設施。投飼時,應減少或暫停池內水的流動,以利攝食,並注意觀察鱘魚攝食情況。
8、日常管理
⑴每天上、下午各測水溫一次,每周測溶氧、PH值各一次,並做好記錄。
⑵經常觀察池底排污口集污情況,及時打開排污閥門排污。
⑶每月抽樣檢查鱘魚的生長情況,測量體長。根據生長情況適時調整放養密度。如池內魚的生長有差異,大小不齊時,應把大小魚分池飼養。

作者單位:濟源市漁政監督管理局 (本文已被瀏覽 1995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