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水仙爺爺廟,位於香港赤桂西灣。
交通
中環6、6A、260號,北角碼頭乘63號,華富村乘73號巴士到赤柱站下車。
歷史
中國民間信奉的水仙神共有四位:
第一位即河伯,叫馮夷,他將黃河上的八處礁石炸毀,使黃河暢通而成仙的;
第二位是伍子胥,古書稱他,凌威萬物,歸神大海,後人亦立他為水仙之神;
第三位是屈原,屈原投江死而成神,亦是水仙之神;
第四位是郭璞,《神仙傳》說他是水仙爺爺。
古時候沒有燈塔,漁民們在礁石上建水仙爺爺廟,有二個作用,第一是禱告祈福;第二則是把廟建於礁石高水位上,在遠處就能望到該處是礁石區,行船時不可駛近,含有燈塔的作用。在廟內上香,夜間看來,有如燈塔。 赤柱水仙古廟十分不顯眼,可能連很多本區年青一輩也未有留意其存。它位於赤柱半島之西 ,赤柱大街最南端海濱,「八間屋」毗連之西北,即臨時新街市填海區堤岸南端對出的海角石岬之巔。仙乃古字,即仙也;故名思義,供奉的是一位水神,名水仙爺爺。( 有雲即為「河伯」,待考。)
建築年份不詳,據史家推算,應在清朝乾隆之前 (18世紀)由漁民興建。它可能比赤柱天后廟更久遠,受重視程度卻遠不及,就連旅遊發展局在赤柱豎立的景點指示牌也隻字不提。
廟高及深均只有二米半,寬三米,以綠色琉璃瓦為頂,廟內神牌竟兩仙並放,即除擺放「護國庇民水仙爺爺之神位」外,另兼奉「都天至富財帛星君之神位」。前者庇蔭海事平安,後者賜福漁獲豐收。
明白水神與財帛星君在漁民心目中的角色,才能領悟門外對聯:「水德長垂海天碧,仙恩普蔭民物豐。」
據稱古時沒有燈塔,故此廟不但供漁民禱告祈福,更成為漁民海上導航的地標及明燈。
現今壇上兩端還擺放一小尊關帝像及一以相架鑲好的手寫「達摩祖先之寶座」的神牌,似是後人所加,亦有好一段日子。
同時供奉水仙爺爺的廟宇:
滘西洲洪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