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與詳解
1. 節候的流轉變化。
三國 魏曹植《節游賦》:“感氣運之和順,樂時澤之有成。”
2. 氣數,命運。
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戴公見林法師墓,曰:‘德音未遠,而拱木已積;冀神理綿綿,不與氣運俱盡耳。’”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小則人之眾疾,亦隨氣運盛衰。”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尚書郎以下,皆自出城樵採,多有死於頹牆壞壁之間者。漢末氣運之衰,無甚於此。
清侯方域《朋黨論下》:“一關於國家之氣運,一關於國家之風俗。”
老舍 《駱駝祥子》九:“他覺出一個車夫的終身的氣運是包括在兩個字里--倒霉!”
其它相關
復言氣運, 陶隱居歌中說:“甲己五年乙庚四,丙辛三歲丁壬二,戊癸須從一歲推,又有納音行運氣,相生福德相剋凶,五行恭順皆如意。金人遇金犯凶禍,木人見木營求遂,水人值水主動搖,運順逆氣須還記。’’假如癸酉男命,出生於三月,三月建丙辰,就從丙辰起三歲,丁巳土兩歲,這五年納音是土,並沒有刑克,戊午住一年,己未住五年,這六年的納音是火,金遇火凶,庚申上四年,辛酉三年,這七年納音是木。從十二歲到十八歲,做什麼事都能稱心如意,其它的依此循環類推。有的一宮住五年,有的住一年,故云去住之期。大運假如住在旺鄉,假設其氣有物前來克制,也難以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