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氣象學是研究大氣運動同大氣中污染物相互作用的學科。它是現代氣象學的一個分支,也是環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海、陸、空是無窮盡的,所以從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海洋。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點廢物算什麼?我們錯了,其實地球雖大(半徑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範圍內生活,而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3公里的範圍內,人竟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膠、橡膠、玻璃、鋁等廢物,它們成了城市衛生的第一號敵人。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毛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淨土可住的地步我國的水環境污染以有機物污染為主,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污染在“七五”期間曾得到較好控制,但近幾年又有所惡化。
(l)河流
全國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水質普遍超標。例如,淮河在評價的2000公里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飲用水標準,79.7%的河段不符合漁業用水標準,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標準。近幾年來共發生大的污染事故54起,對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造成極大危害,直接經濟損失2億元;江蘇邳縣污水灌溉農田,造成小麥平均每畝減產40~50公斤,水稻平均每畝減產60~90公斤。1989年春節之際,上游開閘污水下泄,致使淮南、蚌埠兩市自來水受到嚴重污染而不能飲用,100多萬市民的飲用水發生危機,老百姓怨聲載道。淮河流域許多地區癌症發病率比正常地區高出十幾倍到上百倍,一些村莊2/3的人肝腫大。除淮河之外,松遼水系、海河水系、珠江水系的污染也十分嚴重。據15個省市29條江河不完全統計,2800公里河段漁類基本絕跡,有漁業價值的中小河流50%不符合漁業水質標準,平均每年發生大面積污染死魚事故約1000起,直接經濟損失4億元。同時由於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魚蝦資源遭到破壞,產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內灣漁場荒廢。
(2)湖泊
我國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屬污染和富營養化問題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飲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於昆明市及滇池周圍地區大量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屬污染和富營養化十分嚴重,作為飲用水源已有多項指標不合格,藻類叢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類覆蓋。昆明市第三水廠1993年被迫停產43天,直接經濟損失4000多萬元;沿湖不少農村的井水也不能飲用,造成30多萬農民飲水困難;由於飲用污染的水,中毒事件時有發生,1987年昆明市肉聯廠100多名職工中毒;滇池特產銀魚大幅度減產,1987年產量僅為最高年產量的1/10,魚群種類減少,名貴魚種絕跡。
據全國飲用水源調查,全國約7億人飲用大腸菌群超標水,1.64億人飲用有機污染嚴重的水,3500萬人飲用硝酸鹽超標水。近年來我國傷寒、細菌性痢疾、傳染性肝炎、腹瀉等疾病屢有發生,都與水污染有關。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特別是北方缺水問題已十分嚴重,水污染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全國5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個城市缺水,40多個城市經常鬧水荒。據統計,全國因缺水造成糧食減產50多億斤,工業產值損失近千億元。
3.噪聲和固體廢物污染亟待解決
全國的城市道路交通噪聲聲級基本在70~76分貝之間,據42個城市監測,92.8%的城市交通噪聲平均聲級超過70分貝的限值;多數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污染狀況也呈惡化趨勢。全國2/3城市居民在噪聲超標環境下工作和生活。
我國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量和堆存量以平均每年2000萬噸的速度增長。1992年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達到6.2億噸,堆存量達到59.2億噸,占地5.5萬公頃。城市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1992年達到8262萬噸,造成垃圾包圍城市的嚴重局面。固體廢物中含有各種有毒有害物質,揚塵污染大氣,滲濾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堆存物污染農田,造成土壤質量下降,並成為重大的環境隱患。目前全國遭受工業固體廢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危害的耕地已達1000萬公頃,每年損失糧食120億公斤。
(二)環境污染從城市向農村擴展
隨著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出現了由城市向農村急速蔓延的大趨勢。據調查,鄉鎮企業現有1800萬家, 1992年其廢水排放量為36.6億噸,全國2/3的河流受鄉鎮企業污染,污染土地2000多萬畝。
近十年來,我國使用農藥防治蟲害效果顯著,每年使用農藥面積為23億畝次,每年化肥施用量達2930萬噸(折純),但農藥、化肥有效施用率僅為30%(僅為國外先進農業區的1/2),其餘都揮發到大氣中或隨水流入土壤和江河湖泊,造成水域富營養化或飲用水源硝酸鹽含量超標。農用塑膠的大規模使用,對土壤物理性狀有極大的影響,全國平均每畝農田殘留地膜5公斤左右,地膜殘留率為20%~30%,對土壤破壞很大。由於鄉鎮工業的總體技術水平和“三廢”治理能力低,排出的污染物嚴重污染周圍環境,有的地區已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例如,一個小造紙廠污染一條河,全國1萬多家小造紙廠造成農村水環境嚴重惡化;土法煉焦、煉硫磺、金屬冶煉產生的大氣污染使大面積植被壞死、糧食絕收;亂采濫挖、采富棄貧致使資源破壞、草場退化、土地沙化、河道淤塞,其後果不僅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危害農民的健康,貴州、雲南等省出現了明顯的公害病,如鉛中毒、砷中毒、鎘中毒等。
農村環境問題如不及早重視和防範,將會造成比現在城市環境更複雜、更有害、更難治理和恢復的被動局面;生態破壞是涉及長遠的根本性的問題,農村生態環境一旦被破壞,需經過幾代人才能恢復,甚至難以逆轉!
(三)生態破壞態勢
我國的生態破壞態勢日益嚴峻。由於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不合理利用,引起了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和自然生態嚴重失衡。
1.物種滅絕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生動物物種均占世界的10%左右,其中約有200個特有屬。然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導致了動植物生境的破壞,物種數量急劇減少,有的物種已經滅絕。據統計,我國高等植物大約有4600種處於瀕危或受威脅狀態,占高等植物的15%以上,近50年來約有200種高等植物滅絕,平均1年滅絕4種;野生動物中約有400種處於瀕危或受威脅狀態。近年來,非法捕獵、經營、倒賣、食用野生動物的現象屢禁不止。廣東省吳川縣非法出售犀牛角,廣東珠海活熊取膽等案件已在國際上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2.植被破壞
森林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一個良性生態系統要求森林覆蓋率不低於30%。然而,據1993年林業部公布,我國森林覆蓋率僅13.9%。盡管建國後開展了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但森林破壞更為嚴重,特別是用材林中可供採伐的成熟林和過熟林蓄積量已大幅度減少。同時,大量林地被侵占,1984~ 1988年全國每年被侵占750萬畝,而1989~1991年達年均837萬畝,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植樹造林的成效。草原面臨嚴重退化,幾十年來,由於過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億畝草原嚴重退化、沙化、鹼化,加劇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
3.土地退化
我國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十年來土地沙漠化急劇發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積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擴大到2100平方公里,總面積已達20.l萬平方公里。我國還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建國初期水土流失面積約153萬平方公里,40年來初步治理了50多萬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79萬平方公里。我國的耕地退化問題也十分突出。如原來土地肥沃的北大荒黑土帶,土壤的有機質已從原來的5%~8%下降到l%~2%(理想值應當是不小於3%)。同時,由於農業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調,全國每年因災害損毀的耕地約200萬畝。
(四)面對全球環境問題,中國的形象堪憂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全球環境正在急劇惡化,臭氧層破壞、熱帶雨林消失、溫室效應和酸雨等全球環境問題正嚴重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南極上空出現“臭氧空洞”以及橫跨美國、日本、中國、前蘇聯等廣闊地帶上空的臭氧已經減少3%的警報,正受到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臭氧層破壞將導致皮膚癌發病率增加,明顯損害人體及動物免疫系統。我國已於1989年和1991年先後參加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和修正後的《蒙特婁議定書》。《議定書》規定:經濟已開發國家將於1994年全部停止使用哈龍類物質,1996年全部停止使用氯氟烴類物質。雖然我國與開發中國家有10年寬限期,但已開發國家全部停止使用後,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生產與使用受控物質數量最多的國家,難免受到巨大的國際壓力。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時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氣體所致。目前,我國人均使用能源水平低,但使用煤炭的總量占世界第三(美國、前蘇聯、中國),而且,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形式,在短期內不可能根本得到改變。部分已開發國家提出到200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那時,我國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而成為眾矢之的。
我國是生物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並已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上籤字,承擔了履行公約的義務。但是,由於一些人缺乏認識,濫捕亂殺野生動物、濫砍亂挖野生植物現象依然存在,走私販賣珍稀物種屢禁不止,這不僅嚴重破壞我國的生物資源,也造成了極壞的國際影響。
(五)與國際經濟接軌,環境保護面臨巨大壓力
1992年我國GNP增長12.8%,1993年GNP增長13.4%。但是這種增長基本上是靠外延擴大再生產,靠拼資源、拼能源取得的。這種以高物耗、高能耗、粗放經營為特徵的傳統發展模式,如不徹底改變,既難以持久,也無法同他國競爭。
同時“貿易與環境”也是當今世界的又一熱點。隨著關貿總協定的控制領域不斷拓寬,談判範圍已由貨物貿易到勞務市場、由智慧財產權到環境保護。美國等西方國家已正式要求中國開放環境保護產品與服務市場。此外,環保條件也正在成為影響貿易和投資的重要條件之一。工業化國家正在提倡“清潔生產”和對生產過程進行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過程控制。對於屬於這類生產的產品,一些國家頒發了“環境標誌”、“生態標誌”或“綠色標誌”,沒有標誌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將不得不喪失競爭力。從發展趨勢看,開發“環境標誌”產品是國際接軌的必要,否則,國外的產品進得來,我們的產品出不去。
綜上所述,我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同時又面臨著全球環境問題和國際貿易競爭的巨大壓力。為了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於那些突出的環境問題和相關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了
我國的水環境污染以有機物污染為主,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污染在“七五”期間曾得到較好控制,但近幾年又有所惡化。
(l)河流
全國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水質普遍超標。例如,淮河在評價的2000公里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飲用水標準,79.7%的河段不符合漁業用水標準,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標準。近幾年來共發生大的污染事故54起,對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造成極大危害,直接經濟損失2億元;江蘇邳縣污水灌溉農田,造成小麥平均每畝減產40~50公斤,水稻平均每畝減產60~90公斤。1989年春節之際,上游開閘污水下泄,致使淮南、蚌埠兩市自來水受到嚴重污染而不能飲用,100多萬市民的飲用水發生危機,老百姓怨聲載道。淮河流域許多地區癌症發病率比正常地區高出十幾倍到上百倍,一些村莊2/3的人肝腫大。除淮河之外,松遼水系、海河水系、珠江水系的污染也十分嚴重。據15個省市29條江河不完全統計,2800公里河段漁類基本絕跡,有漁業價值的中小河流50%不符合漁業水質標準,平均每年發生大面積污染死魚事故約1000起,直接經濟損失4億元。同時由於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魚蝦資源遭到破壞,產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內灣漁場荒廢。
(2)湖泊
我國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屬污染和富營養化問題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飲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於昆明市及滇池周圍地區大量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屬污染和富營養化十分嚴重,作為飲用水源已有多項指標不合格,藻類叢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類覆蓋。昆明市第三水廠1993年被迫停產43天,直接經濟損失4000多萬元;沿湖不少農村的井水也不能飲用,造成30多萬農民飲水困難;由於飲用污染的水,中毒事件時有發生,1987年昆明市肉聯廠100多名職工中毒;滇池特產銀魚大幅度減產,1987年產量
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二、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污染成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環境污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三、歷年環境日主題
1974年:只有一個 地球
1975年:人類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和人類食物鏈;防止有毒化學品污染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年,提高環境意識
1983年:管理和處理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們的地球、家園、居住地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